游人小说网 > 西游:稳健人生,从高中进士开始 > 第210章 定策西扩

第210章 定策西扩


两仪殿侧殿之内,烛火通明,映照着沙盘上那纵横交错、象征各方势力的棋子。

一场酣畅淋漓的兵棋推演虽已结束,但空气中弥漫的思辨与战略交锋的余韵尚未散去,反而酝酿着更为宏大深远的谋划。

李世民目光灼灼,扫过沙盘上那广袤的西域、辽阔的高原以及更西边那片标注着诸多佛国、妖域、乃至神秘国度的区域,最终落在陈曦、李靖、白起三人身上。

他深吸一口气,帝王的气度与开拓的雄心在此刻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推演已毕,诸位皆是当世乃至千古难寻的擎天玉柱。”

李世民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然,沙盘终究是虚妄,真正的疆域,需铁与血去开拓,需文与治去巩固。今日难得齐聚,朕欲与帝师、卫公、武安君,共议我大唐未来十年、乃至百年的扩张方略!”

他顿了顿,手指重重地点在沙盘上代表长安的位置,然后缓缓向西移动。

“东及大海,北抵冰原,南至烟瘴,此三方或已平定,或暂无忧,或非急务。唯这西面……”

他的指尖划过陇右、河西走廊,越过标注着高昌、龟兹等名的西域诸国,直指那片广袤而神秘的区域。

“丝绸之路,商旅往来,文明交汇,然亦是龙蛇混杂,佛道相争,妖魔潜藏之地。更西之处,天竺佛国,身毒故地,乃至传说中的西牛贺洲深处,资源丰饶,洞天福地隐现,却也是我大唐影响力难以企及之处。”

李世民抬起头,目光如炬,看向陈曦:

“子川,你曾言仙庭之基,在于疆域、气运、资源、人才。西扩,是否当为我大唐下一步之要务?又当以何种策略行之?”

陈曦迎上李世民的目光,神色平静。

他早已料到会有此议,心中亦有成算。

他缓步走到沙盘前,手指沿着那条自长安出发,经河西、过西域、越葱岭、至天竺的蜿蜒路线虚划而过。

“陛下明鉴。西扩,确为当前积蓄力量、图谋长远之关键一步。”

陈曦开口,声音清晰而富有穿透力,“其利有三。”

“其一,资源与洞天。西行之路,看似荒凉,实则蕴藏丰富矿藏、灵脉,尤其是一些上古遗留的洞天福地,其内灵气充沛,时间流速或有差异,乃是培育精锐、闭关悟道的绝佳之所。获取这些资源与秘境,可极大加速我大唐底蕴积累。”

“其二,战略纵深与缓冲。控制西域,乃至影响更西之地,可为中原腹地建立广阔的战略纵深,有效抵御可能来自北方草原残余势力、乃至更遥远域外势力的威胁。将防线推远,则核心之地安如泰山。”

“其三,文明交汇与气运汇聚。丝绸之路本就是文明交汇之地,佛、道、祆、景乃至诸多原始信仰于此碰撞。若能以我大唐文明为主导,整合吸纳其精华,去其糟粕,必将使人道气运更加磅礴浩瀚,为未来仙庭凝聚无上根基。”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李靖和白起,最后回到李世民身上。

“至于路线,陛下请看。”

陈曦的手指精准地点在沙盘上几个关键节点,“河西走廊需彻底消化,西域诸国需分而治之,或羁縻,或直轄,视其国情与我大唐利益而定。关键在于,要打通并牢牢控制住葱岭通道,进而将影响力辐射至吐火罗、迦毕试、直至天竺北境。”

李靖凝神观看,接口道:“帝师所言极是。西域地形复杂,城邦林立,强攻非上策,当以政治分化、经济渗透、文化同化为主,辅以精锐武力震慑。尤其是葱岭以西,气候、地形、民情迥异,大军远征,补给困难,需有良将精兵,步步为营。”

白起血眸中精光一闪,声音带着金铁之音:

“陛下,帝师!既然要打,便要打出威风!末将观此路线,关键节点不过数处。若能以精兵突袭,拔除顽固势力,同时辅以怀柔手段,拉拢当地豪酋,建立前哨基地,则可事半功倍。治理之事,可稍后进行,首要乃是确立军事存在,震慑四方!”

他的思路依旧带着兵形势的凌厉,主张以雷霆手段打开局面。

李世民微微颔首,对白起的锐气表示赞赏,但目光却看向陈曦,显然更期待他的全面考量。

陈曦淡然一笑,接过白起的话头:

“武安君所言,正是攻坚之要。然,我等西扩,非是劫掠,而是要切实扩张版图,将其化为大唐永固之疆域。故而,打下来只是第一步,如何治理,如何使其长治久安,民心归附,才是关键所在,否则便是穷兵黩武,徒耗国力。”

他看向李世民,郑重道:

“陛下,这便是臣要强调的第四点,亦是西扩能否成功之核心——治理。蛮横统治,必生反叛。唯有使其地之民,觉身为唐民优于以往,方能根深蒂固。”

李世民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抚掌道:

“善!子川此言,深得朕心!打天下易,治天下难!而治理之关键,在于教化,在于让新附之民认同我大唐之文明、律法、秩序!而这,正需要子川你一手建立的书院体系,发挥不可替代之作用!”

他走到陈曦面前,语气充满信任与期待:

“独秀书院,格物致知,兼容并包,培养出的人才,不仅精通格物实学,更明晓经义道理,懂得如何因地制宜,推行王化。若能将书院分院开设至西域乃至更西之地,以格物之学改善民生,以儒家经义教化人心,以大唐律法确立秩序,何愁民心不附?何愁疆土不固?”

陈曦颔首:“陛下圣明。书院弟子,可随军出征,或为随军参谋,运用格物之学勘测地形、改良器械、管理后勤;或于战后迅速组建临时官府,推广农桑、兴修水利、建立医馆、开设蒙学,将大唐的先进生产技术与文明制度迅速扎根于新土。此乃软实力之扩张,其效远胜十万雄兵。”

李靖闻言,亦是眼神一亮:

“帝师此策,实乃老成谋国之言!当年平定东突厥、吐谷浑,虽一时臣服,然治理不易,反复时有。若有书院弟子深入民间,从根本上移风易俗,则隐患可消。只是……西域乃至更西之地,语言、文化、信仰差异巨大,书院弟子能否胜任?”

陈曦自信道:“卫公所虑甚是。故书院早已未雨绸缪,设有译馆,钻研各方语言;设有风俗科,研究异域民情;更鼓励弟子博采众长。且格物之道,本身便有沟通万理之基,利于跨越文化隔阂。首批派往西域的弟子,必是优中选优,并能得到随行精锐保护。”

白起虽然更擅长攻城略地,但也并非不通政略,他沉吟道:

“如此说来,这西扩便如同下一盘大棋。军事为先锋,破其壁垒;书院为后手,巩固根基;政治经济手段贯穿始终,分化拉拢。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他看向陈曦的目光,更多了一丝敬佩。

这位帝师,不仅实力超群,谋略更是深远。

“正是此理!”

李世民斩钉截铁道,“军事、治理、教化,三位一体!这便是朕与帝师为大唐西扩定下的总方略!”

他目光炯炯地看向三人:“卫公,你熟知西域情势,善于统筹大局,这前期对西域诸国的分化、渗透、以及大军出动的总体调度,便由你总揽其纲!”

李靖肃然拱手:“老臣领旨!必竭尽全力,为陛下开疆拓土!”

李世民又看向白起,眼中充满期许:

“武安君!你勇略冠世,善于打硬仗、打恶仗!这西扩路上,难免有冥顽不灵、负隅顽抗之辈,亦可能有隐藏的妖魔巨擘。朕欲组建一支全新的西征先锋军,专司啃硬骨头、破强敌、镇妖魔!此军需融合格物新械、符文战法,更要有一股无坚不摧的锐气!练此新军、并为朕执此锋锐之任,非你莫属!”

白起闻言,血眸中战意滔天,单膝跪地,声若雷霆:

“陛下信重,白起万死不辞!必为陛下练出一支百战百胜的虎狼之师,扫平西扩一切阻碍!”

“好!”

李世民亲手扶起白起,然后看向陈曦,语气转为深沉:

“子川,西扩之战略方向已定,具体步骤亦有了框架。然此乃百年大计,非一朝一夕之功。朕予你全权,总揽西扩一切事宜,军事、政事、教化,凡有决断,皆可先斩后奏!朕与整个大唐,都是你的后盾!”

陈曦深深一揖:“臣,领旨。必不负陛下重托,为我大唐,亦为未来仙庭,将这西扩之路,踏为通天坦途!”

四人相视,一股磅礴的信念与力量在殿内回荡。

当世最强的四位战略家,在此刻达成了共识,为大唐这艘巨轮,拨动了驶向西方广阔天地的舵盘。

李世民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望着西方那璀璨的星空,豪情万丈:

“便以三藏法师西行取经之路为引,让我大唐的龙旗,插遍这万里西疆!让格物之光照亮异域,让华夏文明,泽被远人!”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1529/44252799.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