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长夜寄 > 第180章 行程

第180章 行程


又走了一程后,她勒住缰绳,让马儿在渡头的青石板上停了停。老马垂着头,鼻孔里喷着白气,蹄子蹭过地面时,沾起的泥点里混着细小的螺壳。这江滩的泥,比金陵城巷口的青泥重得多,踩上去能陷到脚踝,拔出来时“咕叽”一声,带着水的重量。

不远处的关隘口,戍卫的兵士正沿着土坡来回走动。他们穿的不是江南唐军那种绣着缠枝纹的软甲,而是硬甲,甲片边缘磨出了锈色。

最显眼的是旗杆上的“宋”字旗,红底黑字,风一吹,旗子展开时,能看见边角处被撕过的小口子,用粗线草草缝补过。

渡口的胥吏正蹲在一张木桌后验户籍,手指沾着唾沫,一页页翻过文书,眼神里带着点警惕,又藏着点底层小吏特有的疲惫。

他的袖口磨破了,露出里面打了补丁的里衣,指缝里嵌着墨痕和泥,验完白未晞的路户籍时,还不忘叮嘱一句:“往北走留意些,濠州那边刚疏完渠,道上泥深,夜里别赶车。”

白未晞接过户籍,她没说话,只点了点头,驱动马车顺着官道往北走。车辕上的靛蓝布巾被风吹得晃荡,上面绣的小兰草沾了点泥,颜色淡了些,却还透着点江南的细巧,在这满是粗粝感的宋境官道上,显得有些突兀。

官道旁的稻田,是此行最触目的景象。春灌的水位本该刚没过田埂,此刻却漫过了秧苗的半截秆子,浑浊的水面上飘着烂草和细碎的浮萍。

白未晞放慢车速,马车“吱呀”地从田埂旁驶过。行至清流关附近的一个小村落,白未晞勒住马,打算让老马饮点水。村子地势稍高,土坯房的墙面上,清晰地留着及脚踝的水线印记,水线以上的墙是土黄色,以下的则泛着深褐,像给房子围了条脏污的裙边。

几户人家的门口,褪色的粗布被子搭在竹竿上,一个妇人正蹲在门口,手里拿着针线,缝补一件打了好几块补丁的短褂,线是深色的,和褂子的浅灰很不相称,却缝得很密。

村口有间简陋的茶寮,不过是搭了个茅草棚,棚下摆着两张缺腿的木桌,桌腿用石头垫着。茶寮老丈正坐在棚下,手里拿着块破布,擦拭着一只陶碗。碗沿有个小豁口,是之前被磕碰的,碗壁上沾着茶垢,擦了半天也没擦干净。

他见白未晞停在门口,抬起头,露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脸,额头的皱纹里嵌着泥,声音沙哑:“姑娘是从南边来的?歇会儿吧,喝碗清水。”

白未晞点头,牵着马走到棚下。老马低头,在棚角的水桶边喝起水来,鼻子里发出“咕噜”的声响。老丈给她端来一碗清水,碗是粗陶的,边缘不太规整。

“这鬼天气,”老丈叹了口气,手里的破布还在无意识地擦着碗,“入春就没晴过几天,田都淹了。好在开封府派了人来,督着修堤坝,还给发了粮种,不是陈粮,是新收的粟米种。要是还像往年那样,这日子真不知怎么熬。”

这时,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从村里走出来,手里捧着一小把野荠菜。荠菜上沾着湿泥,叶子上还挂着水珠,有的叶子被虫咬过,缺了几个小口。

女孩穿着一件打满补丁的短褂,补丁是用不同颜色的布拼的,袖口磨得发亮,露出细瘦的手腕。她的头发用一根红布条扎着,布条已经褪色,松松地挽在脑后,走过来时,辫子晃了晃,上面沾着的草屑掉了下来。

“爷爷,”女孩的声音怯生生的,“我刚摘的。”她把荠菜递到老丈手里,眼神落在白未晞身上,带着点好奇,却不敢多看,飞快地低下头,手指紧紧攥着衣角。

老丈接过荠菜,轻轻拍掉上面的泥,又摸了摸女孩的头,动作很轻,怕碰疼了她:“好孩子,回去跟你娘说,晚上全都煮到粥里。”女孩点了点头,眼角偷偷瞥了眼白未晞,见她没看自己,又飞快地转过身,小步跑回村里,辫子上的红布条在风里晃了晃。

歇了片刻,付了铜板。白未晞赶着马车,继续北行。越往濠州钟离地界走,官道越泥泞。车轮陷进辙印里,发出“吱呀”的响声,老马走得费劲,蹄子拔出来时,带着厚厚的泥,每走一步都沉甸甸的。

大片的田地还浸泡在水里,远处的村落空无一人,屋顶上搭着的茅草被水泡得发黑,有的已经塌了一半,院子里的鸡窝翻倒在地,旁边还散落着几根鸡毛。

沿着官道走的流民渐渐多了起来。他们不是成群结队,而是三三两两,沿着路边慢慢走。有的背着一个破旧的包袱,里面装着几件换洗衣物。有的手里牵着孩子,孩子的脚上没穿鞋,踩在泥里,小脸上沾着泥点,却不哭不闹,只是紧紧攥着大人的手。

一个老汉肩上扛着一把锄头,锄头柄磨得发亮,锄头上沾着的泥已经干了,他走得很慢,时不时停下来,回头望一眼南边的方向,眼神里带着点茫然,又有点对前路的期许。

白未晞放慢马车,一个牵着孩子的妇人经过时,抬头看了她一眼,眼神里没有乞求,只是带着点礼貌的疏离,然后轻轻拉了拉孩子,让他靠路边走。孩子好奇地看着马车的青布帷幔,妇人摸了摸他的头,低声说:“快走吧,前面就快到粥棚了。”

行至一个岔路口,忽然从路边的树林里跳出两个汉子。他们穿着破烂的短褂,裤腿卷到膝盖,腿上有几道浅浅的伤疤,手里握着断了头的木棍,木棍上还沾着树皮。其中一个汉子往前跨了一步,声音有点发紧,却故意装出凶狠的样子:“下车!把马和东西留下!”

白未晞勒住马,静静地看着他们。老马受惊般打了个响鼻,蹄子在泥里刨了一下,溅起几点泥。她的眼神很平静,没有愤怒,也没有害怕。看得两个汉子心里发慌,攥着木棍的手不自觉地紧了紧。

就在对峙的时候,后方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刚才经过的几个流民青壮追了上来,他们手里拿着临时捡的木棍和石块,脸上带着点急切,对着两个汉子怒声喊:“滚开!”

为首的青壮是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短褂,胳膊上肌肉结实,手里握着一根粗树枝,“你们要是饿了,前面有官服的粥棚,别做这糊涂事!”

两个汉子看着围上来的流民,眼神里的凶狠渐渐褪去,露出点慌乱和窘迫。其中一个咬了咬牙,然后拉着同伴,转身钻进了树林,树叶被他们碰得哗啦作响,很快就没了踪影。

流民中的老者走上前,对着白未晞拱了拱手。他的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手里拄着一根拐杖,拐杖头是块磨圆的石头:“姑娘受惊了。前面约莫一里地,就有官府设的粥棚,还有兵士守着,能安稳些。”

白未晞点头,对着老者点了点头,然后驱动马车,继续沿着官道往北走。流民们站在路边,看着马车渐渐远去,直到青布帷幔变成个小点,才慢慢转过身,继续往粥棚的方向走。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夕阳把西边的天空染成了浅红色,洒在泥泞的官道上。白未晞在一处废弃的驿站旁停下马车。

驿站的门框歪歪斜斜地立着,上面挂着半块腐朽的木牌,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只能隐约看见“驿”字的轮廓。门槛上裂着一道大缝,缝里长着点青苔,旁边的墙塌了一半,露出里面的泥土和碎砖。

她牵着老马,让它在驿站旁的草地上吃草,然后走到残存的门槛边,坐了下来。从腰间取下那只朱红酒葫芦,葫芦上的红绳有点褪色,她拔开塞子,轻轻晃了晃,这是她不久前新添的。酒液顺着葫芦口倒出来,带着点琥珀色,落在嘴里,是熟悉的金陵春味道,却似乎比在江南时,多了点沉滞的滋味。

月光慢慢升了起来,清辉洒在马车和驿站的残垣上,给这荒凉的境地添了点冷寂。白未晞望着北方的方向,如今已是大宋的疆域深处。

车厢里,那些从金陵带来的云锦、胭脂、银饰,还带着江南的秾丽与细巧,此刻在这满是泥泞与荒寂的宋境道上,愈发显得格格不入。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2263/4397355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