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北地悍枭 > 第144章 北风烈与雪花盐

第144章 北风烈与雪花盐


燕北郡,青阳城。

祥云街上,清风酒楼的三层飞檐在日光下格外气派。

未及午时,街上行人稀疏,酒楼门口却已停满车轿,店内人声鼎沸。

跑堂伙计端着盘子穿梭其间,吆喝声、谈笑声、划拳声不绝于耳。

近来,风雪漫天,这清风酒楼生意反而愈发红火。全因多得了一种名为“北风烈”的独家好酒。

此酒不同于已知的各种酒类,酒液清澈透亮,毫无寻常浊酒的杂质,无需筛滤便可直接饮用。

闻之酒香诱人,初入口时,只觉一股微辣却淳厚。

稍待回甘,便觉口齿间醇香弥漫,回味悠长,更是浑身暖和、舒适,令人忍不住再饮一碗。

因其性烈淳厚,驱寒效果极佳,在这北方极为畅销。尤其受往来商队和城中富家子弟的偏爱。

掌柜的会做生意,此酒论往来卖,往往推荐客人以油炸酥脆的花生米、爽口的凉拌猪耳、酱香的兔肉,驴肉火烧等小菜佐酒,更是风味一绝。

然而,此酒虽好,但每日供应量极少,价格自然不菲,仍供不应求,每日不到傍晚便售罄。

二楼雅座包厢早已被预定一空,就连一楼大厅也座无虚席。

许多慕名而来的客人若无座位,却不肯离去。宁愿站着等候,也要尝一尝这“北风烈”。

这日晌午刚过,酒楼便已是客如云来,人声鼎沸。

正忙碌间,店门外忽地传来一阵笑闹,喧哗,只见一群锦衣华服的年轻公子哥儿,簇拥着一位头戴新玉冠、意气风发的青年走了进来。

为首那青年正是城内张家的小公子,今日恰是他二十岁行冠礼的大日子,特来此设宴庆贺。

张家是燕北郡数一数二的大户,良田万亩,家资钜万。

张公子此刻被人偷拥入众星捧月,正觉脸上有光,扬声道:“伙计!快给本公子把你们这儿最大的‘凌云阁’打开,店里招牌在尽管上。

再搬十坛‘北风烈’来,今日我要与诸位好友痛饮一番,不醉不归!”

迎客的伙计闻言,脸上顿时露出难色,赶忙躬身赔笑:“张公子,恭喜恭喜!只是……

只是这‘凌云阁’早已被客人预定,此刻正在宴客。至于‘北风烈’……实在抱歉,今日库存已不多,按规矩都是散卖,从未一次出过十坛之数,您看……”

张公子正在兴头上,被当众拂了面子,笑容立刻僵住,眼看就要发作:“什么?没了?

岂有此理!是怕我张家付不起银钱么?今日我这冠礼宴,莫非还要挤在你们这大堂不成?”

伙计为难,现场气氛一时有些僵持。

正在此时,一位身着貂皮袄、面容精干的中年男子快步从柜台后转出,圆脸上带着圆熟却不失分寸的笑容。

——正是清风楼的常掌柜。

“原来是张公子大喜!小店未能远迎,恕罪恕罪。”

常掌柜先拱手道贺,稳住场面,随即压低声,言辞恳切地解释:“公子爷,您乃贵客,小店岂有不愿做生意的道理?

只是那‘凌云阁’确已有贵客在先。至于这‘北风烈’,酿制工艺苛刻,得稍等好酒极其不易。

酒坊那边每日供量有限,定死了规矩,小人实在不敢擅专,一次取出十坛,其他慕名而来的客人便一滴也尝不到了,还请公子体谅小人的难处。”

他见张公子面色稍缓但仍有不豫之色,话锋一转,立刻送上解决方案:“这样,公子爷您看可否通融?

三楼‘听雨轩’亦是雅致宽敞,丝毫不逊于‘凌云阁’,小人这便去与‘凌云阁’的贵客商议,请他们移步‘听雨轩’,将‘凌云阁’给您腾出来。

为表歉意,您今日的酒水,小店一律给您算八折。

只是这‘北风烈’……十坛确是拿不出,小人豁出脸面去库里再找找,给您凑出几坛,连同今日份额的散酒一并先紧着您这宴席,如何?”

这番话既给足了张公子面子,又点明了规矩和难处,还拿出了实实在在的优惠和解决方案。

张公子听闻能拿到最大的包厢,还有折扣,甚至有几坛“北风烈”供应,心中那点不快,这才散去,便顺势下了台阶,矜持地点点头。

“既如此,就劳常掌柜快些安排吧。”

常掌柜连连称是,立刻转身亲自上楼去与“凌云阁”的客人低声商议。

他言语周到,又许了那桌客人八折优惠,并附赠几样精细小菜,那桌客人倒也通情达理,笑着应承了下来。

一场风波,就在常掌柜这娴熟老练的应对中消弭于无形。他招呼伙计上酒,心下也松了口气。

这常掌柜名叫常远。他是常九的亲信,派来帮忙接管酒楼打理,经营酒楼十余年,经验丰富。

常掌柜做事极有章法,对铁血军寨那边的吩咐更是严格执行,尤其是这“北风烈”,连同那风味独特的几类下酒菜,皆出自秦猛之手。

每隔三两天,由军中专人护送商队定时定量送至酒楼。那位秦将军有转告,酒水不可多卖,每日限量贩卖,大把客人来得晚,品尝不到。

常远做事谨慎,为平息众多盼酒而不得的普通食客的怨言,更为防止有人借机来生事或炒作酒价,特地在酒楼门外立起一块醒目木牌。

上书:“承蒙厚爱,北风烈酒乃新法初酿,产量有限。

然酒坊工匠正竭力熟稔技艺,待工艺成熟,产量必增,届时必有价格更亲民之佳酿普惠大众,敬请期待。”

此牌一立,非但未减热情,反让更多平民百姓心生期待,每日前来打探消息之人络绎不绝。

既来了,少不了点上几个小菜,叫一壶寻常水酒,顺便听听关于那神秘烈酒的议论。

酒楼的人气上来了,这生意因此更上一层楼。

与清风酒楼招牌“北风烈”的高调稀缺不同,南河雪花盐的销售,则悄然无声却又迅猛异常。

近来,城中几家最大的粮油铺子悄然多了一样新品。一种雪白细腻、毫无苦涩之味的优质精盐。

此盐价格分为上中下三个档次:

一种是用粗纸简单包裹,一斤仅售百文甚至有时更低,专供寻常百姓。

一种则以细白瓷罐盛放,一斤一装,贴红纸,系红绳,显得精致贵重,专供富户豪门,这售价自然是更高,高达一两贯钱乃至更高。

上等货色,用精美白玉瓷甚至翡翠罐,来盛装。瓶罐上勾勒精美图案,由常家商队专门送到中原,供应给那些达官显贵,价格高得离谱。

总之,同样的盐,包装不同,价格自然就不同,有钱人买的是地位,与产品的好坏无关。

故而,三类盐,其品质都远胜市面常见的青盐、粗盐。

入菜味鲜,且无杂味。

消息在平民百姓之间,悄无声息地流传开来:“城西韩记粮油铺,有好盐,价贱,速去,莫声张!”

买到盐的百姓无不惊喜,但彼此心照不宣,相互叮嘱:“可千万别四处嚷嚷,掌柜说了,知道的人一多,要么涨价,要么就不卖给我们了!”

于是,大家极有默契地三缄其口,只是默默排队。趁着买米面之时,快速购买,匆匆离去。

而那些富户家的采办,则对那精美罐装的盐更感兴趣,价格虽高,但其洁白如雪、品质上乘,用作礼品亦或是自家享用,都极有体面,纷纷解囊。

特别是粮铺掌柜会做生意,按货物价格收钱,虚报的高价利差,悄然落入采买人员的腰囊里。岂能不叫这些采买心花怒放?守口如瓶。

一批货送来,常常两三日功夫,库房便已见底。官吏们早就收到上面命令,根本不会过问。

这雪花盐利润丰厚,虽低价售予百姓,但靠走量及高价供应富户盐,利润可观,堪称暴利。

短短几天,便打开市场,开始盈利,各个粮铺如同一条隐形的血脉,开始持续为铁血军寨输送着宝贵的银钱,助其自我造血,稳固根基。

……

郡守衙门后堂暖阁,烛火摇曳。

燕北郡守林安国埋首于成堆的公文案牍之中,朱笔不时批下,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窗外夜色渐浓,更鼓声遥遥传来。

当他批阅到一份关于边塞粮草调拨的文书时,笔尖微微一顿,眼前不由得浮现出那不辞而别,偷偷溜进运粮队前往边塞军营的女儿的身影。

他放下笔,揉了揉眉心,一丝疲惫和担忧浮上眉宇。

“这个丫头,一去便是这些时日,军中苦寒,伙食极差,尽是些粗鄙军汉,也不知习不习惯。”

“哎,鞑子即将大举来袭,秦猛那小子,一介武夫,只知道好勇斗狠,带兵打仗,能否照料周全?”

想到此处,林安国忍不住低声埋怨起来:“真是女大不中留,偷偷溜走便罢了,连封像样的家书都没有,净让她父亲我在此徒增牵挂。”

他叹了口气,语气充满无奈。

静坐片刻,林安国收敛心神,重新拿起朱笔,将注意力放回政务上,只是依旧是眉头紧皱。

无他,这边陲郡县,就是个烂摊子!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2894/43850230.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