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阎王判之神秘快递 > 第70章 深入“工坊”

第70章 深入“工坊”


防空洞入口那锈蚀的铁门被强行撬开,阴冷潮湿的空气裹挟着机油、化学试剂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腥甜气味扑面而来,让所有在场的人都皱紧了眉头。强光手电的光柱刺破黑暗,照亮了向下延伸的混凝土台阶,上面布满了灰尘和干枯的苔藓。

“各小组注意,依次进入,保持警戒!注意可能存在的陷阱和残留危险品!”漆祎凯的声音通过耳机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

特警队员端着枪,小心翼翼地走在最前面,战术手电的光束在狭窄的通道内晃动。辰黎熙、老李和林悦穿着防护服,跟在突击队后面。通道两壁是斑驳的混凝土,上面还能看到几十年前的标语残迹,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沿着墙角铺设的整齐的电线管和通风软管,一直延伸到黑暗深处。

向下走了大约两层楼的高度,通道前方出现了一个相对开阔的空间。空气的味道更加复杂,机器低沉的嗡鸣声也清晰起来。

当先的特警队员打出安全的手势,众人陆续进入这个隐藏在地下的“工坊”。

眼前的景象让人震惊。

空间大约有一个篮球场大小,被各种设备、工作台和货架分割成不同的功能区。

· 左侧区域像一个精密加工车间:小型车床、铣床、3D打印机一应俱全,工作台上散落着各种金属零件、刀具半成品,以及那些熟悉的、闪着寒光的特制剪刀和切割工具的成品。地上散落着一些亮蓝色的塑料颗粒。

· 中间区域是化学实验区:通风橱、实验台、各种形状的玻璃器皿林立,里面装着颜色各异的液体或粉末。林悦一眼就认出了几个装有复合香料和未知生物碱的瓶子,与“黄泉小馆”外卖中检测出的成分一致。空气中弥漫的奇异香味主要来源于此。

· 右侧区域则摆放着几个大型冰柜和真空包装机,旁边还有一个小型的高压灭菌锅。这里显然是“成品”处理和包装区。

· 最里面的角落,用隔板单独隔出了一个小空间,看起来像是生活区,有一张简易床、一个小桌子和一台正在运行的多屏电脑主机。

整个“工坊”虽然位于地下,但供电、通风、排水系统一应俱全,运行得井井有条,其专业和完备程度远超之前的任何一个窝点。

“搜!仔细搜!不要放过任何线索!”漆祎凯下令。

技术队立刻行动起来。

· 老李带人重点检查加工区,对每一台设备进行勘验,寻找指纹、生物痕迹,并对那些特制工具进行编号、拍照、取样,准备与案发现场的痕迹进行比对。

· 林悦和法医团队则直奔化学实验区,小心翼翼地提取各种化学试剂的样本,同时检查冰柜和包装区,确认里面残存的物质成分。

· 技侦人员则扑向那台还在运行的电脑。

“电脑设置了多重加密和自毁程序!”小顾尝试操作后报告,“需要时间破解,不能强行关机!”

辰黎熙则站在“工坊”中央,目光缓缓扫过这个罪恶的巢穴。这里就是“判官”网络的技术心脏,是制造那些特殊工具、调配致命香料的核心。那个“匠人”,是个极其聪明且谨慎的对手。

他的目光落在生活区的小桌子上。上面除了一些专业书籍,还放着一个相框。相框里是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是几个年轻人的合影,背景似乎是一个工厂的车间。辰黎熙走过去,拿起相框,照片里的人笑容灿烂,但他一个都不认识。他小心地拆开相框,在照片背面,发现用极细的笔写着一行小字:“献给时代的清理者——‘工匠’于第三轧钢厂留念。”

第三轧钢厂!又是这里!这个“工匠”或者“匠人”,也与轧钢厂有关!

“老李,重点检查这些设备和工具上,有没有‘工匠’这个名字的缩写或者标记!”辰黎熙立刻说道。

老李闻言,更加仔细地检查车床、3D打印机等设备。果然,在一台老式车床的一个不起眼的铭牌下方,他发现了一个手刻的、极其精细的符号——一个齿轮内部嵌着一个“J”字母(工匠 Jack 的首字母?)!

“找到标记了!”老李兴奋地报告。

与此同时,林悦在检查冰柜时,在其中一个冰柜的冷冻层深处,发现了一个被真空包装的、非同寻常的东西——不是肉块,而是一小捆用油纸包裹的纸质档案袋!档案袋表面已经有些潮湿,但里面的文件似乎保存尚好。

她小心地取出,拿到相对干燥的操作台上打开。里面是几份陈旧的文件,标题是《临安第二化工厂“清道夫计划”事故内部调查报告(绝密)》,以及一些当年的事故现场照片和部分受害工人的医疗记录!

这份档案,比辰黎熙父亲留下的更加官方,也更加详细地记录了事故真相和被掩盖的细节!其中一份人员名单上,有几个名字被红笔圈了出来,包括辰卫东,也包括…周炳坤!而在周炳坤的名字旁边,用红笔标注着一个问号和一个词:“合作?”

“‘工匠’…他不仅知道化工厂旧案,他手里还有更核心的证据!”辰黎熙看着这些文件,心中骇然。这个“工匠”在“判官”网络中的角色,似乎比想象中更复杂。他不仅仅是技术提供者,可能还是某些秘密的保管者?

“工坊”的发现,带来了巨大的物证收获,但也带来了更多的谜团。“工匠”是谁?他现在在哪里?他与“判官”究竟是什么关系?他保存这些旧案证据的目的又是什么?

---------

技术队花费了数小时,终于成功绕过了自毁程序,获取了“工坊”电脑硬盘里的数据。

里面的内容再次让警方震惊。

电脑里存储着大量设计图纸(包括那些特制工具和某种小型蒸馏装置)、化学配方(香料、毒素)、3D打印模型,以及…一个庞大的数据库。

这个数据库里,分门别类地记录着大量人员的详细信息,包括他们的身份、职业、社会关系、甚至是一些不为人知的“污点”或“罪行”。倪娜、王德贵、吴铭等人的名字赫然在列,旁边标注着他们的“罪状”和“审判等级”。这显然是“判官”筛选目标的“罪案库”!

除此之外,还有详细的通讯日志,记录了与“判官”(Judge)、陈超(W)、张建国等已知成员的加密联系记录。但关于“判官”的真实身份信息,依旧被严格保护,没有任何直接线索。

然而,技侦人员在一个隐藏极深的系统日志里,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这台电脑曾多次在深夜,通过图书馆的公共Wi-Fi网络,访问过一个位于海外的私人云存储服务器。

“他在备份数据?或者…在从那个服务器获取指令?”小顾猜测。

警方立刻尝试追踪那个海外服务器,但如同之前一样,遇到了强大的防火墙和反追踪措施。

“这个‘工匠’,是个技术宅,也是偏执狂。”辰黎熙分析着电脑里的资料,“他沉迷于他的‘技术’,为这个网络提供核心支持。但他似乎也有自己的打算,他偷偷保存了化工厂旧案的证据…”

通过对电脑数据、相框线索以及“工坊”内设备来源的综合分析,警方开始勾画“工匠”的画像:男性,年龄在40-50岁之间,拥有极高的机械工程、化学和计算机水平。可能曾在第三轧钢厂工作过,或者与轧钢厂有深厚渊源。性格极度内向、谨慎,可能有一定的档案保管癖好。

警方重新梳理了第三轧钢厂符合条件的人员名单,结合年龄、技术背景和离职时间,最终锁定了几个高度可疑的对象。其中,一个名叫吴天工的人,引起了警方的特别注意。

吴天工,48岁,前第三轧钢厂精密车间技术骨干,多次获得技术革新奖,但性格孤僻,不善交际,十年前因与领导发生争执后辞职离去,此后几乎销声匿迹。据老同事回忆,他有个外号就叫“工匠”,而且他对厂里使用的各种设备和材料特性了如指掌。

“吴天工…‘工匠’…名字都对上了!”漆祎凯看着资料,“找到他!他很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警方立刻对吴天工展开调查。发现他名下没有任何房产、车辆登记,也没有近期的消费记录。他就像陈超一样,把自己隐藏了起来。

但警方没有放弃,扩大搜索范围,排查其亲属和社会关系。终于发现,吴天工有一个关系疏远的表弟,在城北经营一家小型的汽车修理厂。

侦查员秘密走访了那家修理厂。表弟起初声称多年未见吴天工,但在警方的耐心工作和政策攻心下,他最终透露,大概半年前,吴天工曾来找过他一次,借用了一些专业的电路检测工具,闲聊中似乎提到自己在一个“清净的地方搞研究”,还感叹“有些历史不该被忘记”。

“清净的地方…搞研究…历史不该被忘记…”这些词句,与“工匠”的身份和行为模式高度吻合。

“他一定还在临安市!而且可能还有别的落脚点!”漆祎凯判断。

警方加大了对吴天工可能藏身地点的排查力度,尤其是图书馆周边区域、废弃工厂、以及一些管理松懈的老旧小区。

与此同时,对周炳坤的审讯也在持续加压。在得知“工坊”被端掉,大量证据被起获后,周炳坤的镇定明显出现了裂痕。他虽然仍不承认自己是“判官”,但在提及“工匠”吴天工和化工厂旧案时,眼神闪烁,言辞更加谨慎。

他似乎非常害怕“工匠”落入警方手中。

这种恐惧,恰恰说明了“工匠”吴天工掌握着能置他于死地的关键证据。

抓捕吴天工,成为了打破僵局的关键。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062/1111105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