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周五深夜十一点,林晓棠公寓的灯光还亮着。她正在校对专栏稿件的法律引注,电脑右下角突然弹出系统提示框:
【任务结算完成】
【获得技能:规则漏洞洞察(中级)】
【效果:可识别协议/法律条文中的潜在冲突与漏洞】
林晓棠放下咖啡杯,轻轻揉了揉太阳穴。脑海中浮现出类似法律检索软件的界面,但多了高亮标注功能。
她随手点开一份正在审核的劳动合同草案。视线扫过“竞业限制”条款时,几行字自动变成黄色——那里藏着个管辖法院的模糊表述,可能导致员工维权成本增加。
“有点意思。”她打开备忘录记录,“技能效果类似法律智能分析系统,但更直观。”
周六早晨,她照常去律所加班。实习生张辰抱着一摞文件过来:“林律师,客户坚持要加这条补充协议,我觉得有点问题但说不清……”
林晓棠接过文件,目光在第三页停顿。条款中“合理调整工作地点”的字样微微发亮,她瞬间联想到劳动法中对“合理”的司法解释冲突。
“这条不行。”她划出重点,“‘合理’没有明确标准,仲裁时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条款。”
张辰惊讶:“您怎么一眼就看出来了?我查了半天资料……”
“经验。”林晓棠保存标注记录,“去调一下去年类似的劳动争议案例。”
午休时她测试新技能,翻看傅沉渊那份著名协议。当视线落在“赠与物品保留权”条款时,整段文字泛起红色——这里与物权法存在潜在冲突,但当初谈判时双方都没发现。
她轻轻摇头,在技能日志里写:“依赖系统提示仍需人工验证。”
周一下午的客户会议验证了技能的实用性。某企业主得意地展示精心设计的股权协议:“这套方案能完全规避员工离职风险。”
林晓棠平静地指出:“第七页的退出机制与公司法第二十条冲突,可能被认定为恶意规避。”客户脸色顿时变了。
会后合伙人好奇地问:“你怎么发现那个陷阱的?我们团队审核了三遍都没注意到。”
“最近在研究法律条文的内在逻辑。”她打开案例库作掩护。
周三专栏写作时,技能再次生效。原本要写的《合同审查要点》在构思时自动重组,变成更犀利的《合同陷阱的二十个隐藏信号》。发表后读者留言:“像开了天眼!”
但技能也有局限。周四处理一桩仲裁案时,对方律师设置的程序漏洞并未高亮显示。她靠传统检索才发现问题,在技能笔记中补充:“中级技能仅覆盖成文法,对程序规则敏感度不足。”
周五傍晚,张辰红着脸递来音乐会门票:“朋友送的,你有空吗?”
林晓棠本能地要拒绝,却注意到门票背面条款中“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的字样微微闪烁——这属于典型的霸王条款。
“票我收下。”她收起门票,“但建议你向消协举报这条款。”
张辰愣住:“我是请你看演出,不是让你打假啊!”
“一码归一码。”她拍照存证,“维权不影响欣赏艺术。”
周末整理技能数据时,她发现个规律:越是精心设计的法律陷阱,技能反应越明显。而傅沉渊协议中的漏洞提示强度最高,几乎全程标红。
“看来技能升级与遭遇的陷阱复杂度相关。”她记录结论,“建议后续关注判例法漏洞识别功能。”
周一早晨,律所主任召开紧急会议:“客户被竞争对手用合同漏洞坑了,损失惨重!”
众人翻合同时,林晓棠一眼看到异常条款——那里闪着刺眼的红光。她直接指出:“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这条涉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客户激动地握手:“林律师救了我们企业!”
散会后主任私下问:“你最近像有透视眼似的,报了什么高级培训班?”
“只是更注重细节了。”她转移话题,“下周合规讲座的PPT我重做了,新增漏洞识别案例。”
深夜回家路上,她测试技能看公交广告。某理财产品的“保本承诺”微微发黄,提示存在宣传违规风险。
“生活处处是坑啊。”她拍照发给市场监管公众号。
一个月后,技能运用越发熟练。但她开始警惕依赖心理,在日志中警告自己:“技能是工具,法律素养才是根本。”
立冬那天,她收到傅沉渊集团的新合同——对方法律团队明显升级了条款,漏洞提示比往常微弱许多。
“看来都在进步。”她标注出新发现的隐藏条款,在待办事项里加上:“研究对方新策略。”
睡前技能自动生成周报,显示本月识别漏洞数量同比增加300%。她轻轻关掉提示,在黑暗中想:或许该找个时间,系统学习下反漏洞设计技巧。
技能让她更强大,但真正的较量,永远在人心与法律的交锋之间。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096/11110910.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