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搬出去
随着炼钢厂和造船厂的建设步入正轨,一个全新的,更加庞大的工程,被提上了日程——建造一座新城。
这不是嬴衍的突发奇想,而是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数十万的工人、士兵、工匠以及他们的家眷,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东海郡,他们需要一个家,一个能够安居乐业的地方。
原有的东海郡城,早已不堪重负。临时搭建的劳工营,也只能解燃眉之急,长远来看,隐患无穷。
“我们不能只建工厂,而不建城市。”嬴衍在沙盘前,对扶苏和蒙恬说道,“一个成功的工业基地,必然伴随着一个繁荣的城市。工人在这里流汗,我们就要让他们在这里,能有尊严,有盼头地活下去。”
他指着沙盘上,那片位于炼钢厂和造船厂之间的广阔空地。
“这里,将是我们的新城。我叫它,‘东海新城’。”
嬴衍拿出他早已画好的,厚厚一叠城市规划图。
“大哥,蒙将军,请看。”
扶苏和蒙恬凑了过去,立刻被图纸上那清晰、规整的布局所吸引。
整座新城,被几条宽阔的,纵横交错的大道,分成了数个方方正正的区块。
“这是‘工业区’,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炼钢厂和造船厂所在地。未来,所有的工厂,都将集中在这里,并且与生活区分开,避免烟尘和噪音的干扰。”
“这是‘居住区’。我把它分成了十几个坊。每个坊,都将建造统一规格的住宅。根据工种和级别的不同,分为独门独院的‘匠师院’,和可以容纳十户人家的‘标准楼’。每个坊内,都必须配套建设公厕、浴室、以及一个专门倾倒垃圾的‘清洁站’。”
“这是‘商业区’。位于全城的中心,用一条‘十’字形的,宽达三十步的大街贯穿。所有的商铺、酒楼、客栈,都将集中在这里。我们鼓励全天下的商人,来这里做生意。”
“这是‘行政区’。未来的郡守府,海军衙门,银行分号,都将设在这里。”
“还有‘仓储区’,紧邻港口,用来堆放钢材、木料和粮食。‘军事区’,用来驻扎我们的海军陆战队……”
嬴衍的规划,细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道路的宽度,下水道的走向,绿化带的预留,甚至连每个坊应该配备多少个公厕,他都计算得清清楚楚。
这已经不是一个城市的规划图,这是一个精密运转的社会机器的设计蓝图。
扶苏和蒙恬听得心驰神往。他们能想象到,一旦这座新城建成,将会是何等一番繁荣、有序、干净、高效的景象。那将是整个大秦,不,是整个世界上,都从未有过的,一座为“工业”和“民生”而生的城市。
“好!太好了!”扶苏激动地一拍桌子,“小衍,你的这个规划,简直是……是为我大秦的万世基业,打下了一个样板!以后,我们大秦所有的新建城市,都应该照着这个章程来!”
他看向嬴衍的眼神,充满了敬佩。他知道,这份规划的价值,绝不亚于炼钢和造船的技术。它解决的,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问题——如何管理急剧增长的人口,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
“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办!”扶苏主动请缨,他指着图纸上的居住区和商业区,“我来负责新城的建设和管理!我要亲手,把小衍你画出来的这座城市,变成现实!”
他的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从一开始面对皇帝旨意的无措,到后来铁腕治理工地的果决,再到此刻主动扛起建造新城的重任,扶苏,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蜕变。
他不再是那个只懂仁义礼法的儒雅太子,他正在变成一个有担当,有魄力,懂得如何处理复杂实际问题的,合格的帝国继承人。
这项繁重而琐碎的工程,对他来说,是最好的历练。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扶苏几乎把家都安在了新城的工地上。
他每天穿着一身普通的布衣,和工匠、官员们一起,丈量土地,规划地基,研究建材。
他遇到了无数的难题。
比如,建材。建造一座能容纳数十万人的城市,需要的砖石、木料,是一个天文数字。光靠现有的窑厂和采石场,根本供应不上。
扶苏没有再像以前一样,遇到问题就去找嬴衍。
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研究了嬴衍给他的“隧道窑”图纸,然后召集工匠,下令在城外,一口气建造了五座大型的隧道窑,专门用来烧制建房用的青砖。
同时,他派人溯流而上,在沂水的上游,组织了数千人的伐木队,利用水力,将砍伐好的木材,顺流而下,直接运到东海郡。
再比如,资金。虽然有东瀛运回的金银作为启动资金,但如此庞大的工程,花钱如流水,很快就见了底。
扶苏没有向咸阳伸手要钱。
他找到了那些闻风而来,想在新城商业区里占据一席之地的商人们。
“诸位都是大秦的豪商,眼光独到。”扶苏对着一群珠光宝气的商贾,开门见山,“东海新城的未来,有多繁华,想必不用我多说。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以后都是寸土寸金。”
“今天,我把大家请来,不是要向大家借钱,而是要给大家一个发财的机会。”
他拿出一张新城的规划图,指着中心的商业区。
“这条‘秦商大道’,两侧的一百个标准铺位,今天,公开进行‘预售’!”
“预售?”商人们面面相觑,这又是个新词。
“没错,就是提前出售。”扶苏解释道,“每个铺位,占地五十平方步,上下两层。起拍价,一万钱!价高者得!诸位今天交了钱,等商铺建成,你们就是第一批主人!而且,我保证,三年之内,所有预售的商铺,免除一切商税!”
商人们的呼吸,一下子变得急促起来。
起拍价一万钱,对于他们来说,不算什么。但“免税三年”的诱惑,太大了!更重要的是,他们都看好东海新D未来的潜力,能在这里抢先占据一个铺位,就等于抢占了未来的财富。
“我出两万钱!”一个胖商人第一个站了起来。
“我出两万五!”另一个不甘示弱。
“三万!”
一场激烈的竞拍,就在郡守府的大堂里展开了。
仅仅一个下午,一百个商铺,就被抢购一空。成交总额,高达五百多万钱!
扶苏看着手下人抬进来的一箱箱铜钱,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他用未来的财富,解决了眼前的危机。这种“空手套白狼”的金融手段,他从嬴衍那里,学到了精髓。
他用这笔钱,支付了工人的工钱,购买了更多的粮食和材料,新城的建设,非但没有停滞,反而进行得更快了。
扶苏的成长,嬴衍都看在眼里。
“我这个大哥,越来越有霸道总裁的范儿了。”嬴衍心里偷笑,“不错不错,孺子可教也。”
他很清楚,自己不可能永远待在扶苏身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扶苏自己学会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他才能在未来,真正地撑起整个大秦帝国。
半年后,东海新城的雏形,已经拔地而起。
一排排整齐划一的住宅楼,拔地而起。宽阔平坦的石板路,四通八达。道路两旁,挖好了排水的沟渠,上面盖着石板,干净而整洁。
第一批工匠和家属,喜气洋洋地搬进了新家。
他们住着宽敞明亮,冬暖夏凉的砖房,用着从炼焦厂通过管道接过来的煤气,烧水做饭,再也不用为柴火发愁。
他们的孩子,可以进入新城里,由朝廷开办的“启蒙学堂”,免费读书识字。
他们的工钱,按时发放到手里。他们可以用这些钱,去商业区新开的店铺里,买到来自天南地北的商品。
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扶苏站在新城最高的钟楼上,俯瞰着这座由自己亲手缔造的城市,看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听着远处工厂传来的,充满力量的轰鸣声。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座城市。
这是大秦的未来。
这是他,扶苏,向他的父皇,向整个世界,交出的第一份,完美的答卷。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100/4432917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