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靠山


格物院,这个由嬴衍提议,嬴政下令成立的新机构,如今已是咸阳城里最神秘,也最炙手可热的地方。

它坐落在少府官署的旁边,占地广阔,戒备森严,比丞相府的守卫还要多。

这里聚集了全大秦最顶尖的工匠、方士、以及一些思想“离经叛道”的学者。他们不用上朝,不用理会任何俗务,唯一的任务,就是将国师嬴衍那些“天书”一般的手稿,变成现实。

李斯抵达格物院时,负责此处的少府令,早已恭候多时。

“李相,您可算来了。”少府令一脸苦相地迎了上来,“您快去看看吧,为了您要的那个‘纸币’,我这格物院,都快被拆了。”

李斯跟着少府令,穿过几个院子,来到一处被高墙围起来的独立工坊。刚一走近,就听到里面传来各种嘈杂的声音,还伴随着一股刺鼻的化学品气味。

工坊内,几十名工匠正围着几个大池子忙碌。池子里,是正在被石灰水浸泡的破布、旧渔网和树皮。另一边,几个工匠正用巨大的石碓,奋力地捶打着已经泡烂的纸浆。

“这就是国师大人所说的‘蔡侯纸’的造法?”李斯看着这乱糟糟的场面,皱起了眉头。这看起来,比他想象的要原始得多。

“正是。”少府令解释道,“按照国师大人的图纸,先要将这些原料切碎,用草木灰和石灰水蒸煮,使其纤维分离。然后再进行舂捣、漂白,最后才是抄纸和晾晒。工序极为复杂,我们也是试验了上百次,才勉强摸到了门道。”

他指着旁边晾晒架上的一张张成品纸。

李斯走过去,拿起一张。

那纸张入手的感觉,和他之前在宫里看到的样品一模一样。洁白,却又带着一丝韧性。他试着用力撕扯,竟然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撕开一个小口。

“好纸!果然是好纸!”李斯赞叹道。有了这种纸作为基础,纸币的防伪和耐用性,就有了保障。

“李相,造纸只是第一步。”少府令引着他,走向工坊的另一头,“真正的难题,是您要的那个‘印刷’。”

在一个独立的房间里,几个全大秦最顶尖的雕版师傅,正对着一张图纸愁眉苦脸。

那正是嬴衍画的,带有嬴政头像和复杂花纹的“秦圆”设计草图。

“李相,您看。”一个老师傅指着图纸上的头像,满脸为难,“这种……这种明暗交错,宛如真人的图案,我们……我们刻不出来啊。”

传统的雕版印刷,都是刻线条,要么是阳文,要么是阴文,清晰分明。可图纸上的嬴政头像,有光影,有层次,有过渡,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技术范畴。

“国师大人的手稿里,提到了一个叫‘凹版印刷’的东西。”少府令拿出一本册子,递给李斯,“说是要用一种特制的刻刀,在铜板上,刻出深浅不一的凹槽。印刷时,将油墨填入凹槽,再用巨大的压力,将纸张和铜板压在一起,油墨就会转移到纸上,形成有立体感的图案。”

李斯看着那本画满了各种奇怪工具和机械的册子,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还有这个,叫‘水印’。”少府令又指着图纸上一个隐藏在背景里的龙形图案,“国师大人说,要在抄纸的时候,就把这个图案压在纸浆里,让那里的纸浆变薄。这样一来,纸张对着光看,就能看到一条龙。这东西,是仿造不出来的。”

“还有这个,在纸浆里加入彩色的丝线……”

李斯听着少府令的介绍,越听越心惊。

他原以为,发行纸币,最大的困难是让百姓接受。现在看来,光是这纸币的制造,就是一道道难以逾越的天堑。

这些技术,别说见了,他连听都没听说过。

“国师大人……真乃神人也。”李斯喃喃自语。

他现在有点明白,为什么皇帝陛下对那个六岁的儿子,如此看重,如此信任了。这个孩子脑子里装的东西,根本不属于这个时代。

“需要多久?”李斯定了定神,问道。

“这……”少府令面露难色,“凹版印刷的铜板和压力机,我们正在试制。水印的技术,也还在摸索。如果一切顺利,最快……也要两个月,才能印出第一批合格的样品。”

“不行!太慢了!”李斯断然拒绝,“陛下的期限,是三个月!我给你们一个月!一个月之内,必须拿出成品!需要什么人,什么材料,你直接开单子,我亲自去给你调拨!就算是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你们也得给我办到!”

李斯的眼中,透着一股不容商量的狠劲。他知道,对付这帮技术人员,光靠鼓励是没用的,必须给他们上压力。

少府令和工匠们,被他这股气势吓得一哆嗦,连声称是。

就在李斯为了纸币焦头烂额的时候,另一位大秦的重臣,上将军蒙恬,也正经历着他军事生涯中最大的迷茫。

风尘仆仆的蒙恬,带着皇帝的旨意,抵达了东海郡。

他没有先去郡守府拜见太子,而是直接来到了热火朝天的炼钢基地。

当这位一生戎马,见惯了金戈铁马的大将军,亲眼看到那如同巨兽般矗立的高炉,看到那金红色的钢水从炉口喷涌而出,汇成一条奔腾的河流时,他被彻底震撼了。

他戎马一生,对兵器的优劣,有着最直观的认识。他知道,当这种名为“钢”的金属,被大规模地制成刀剑和盔甲时,大秦的军队,将变得何等恐怖。

任何敌人的武器,在钢刀面前,都将如朽木般被斩断。任何箭矢,都无法射穿钢制的铠甲。

“天下……再无敌手。”蒙恬看着那条钢水长河,失神地说道。

然而,当扶苏和嬴衍,将他带到沙盘前,向他展示皇帝陛下的“大秦皇家海军”计划时,这位军神的眉头,却紧紧地锁了起来。

“用……用钢来造船?”蒙恬指着沙盘上那个怪模怪样的船只模型,一脸的难以置信,“殿下,国师大人,你们莫不是在说笑?铁入水即沉,这是三岁小儿都懂的道理。用比铁更重的钢来造船,这船如何能浮在水上?”

他身经百战,指挥过数十万大军在陆地上驰骋,但对于海洋,他几乎一无所知。他的认知里,船,就应该是木头造的。

“蒙将军,你说的对,也不对。”嬴衍笑嘻嘻地开口了。

他让下人端来一个大木盆,装满了水。

然后,他拿起一块拳头大小的铁块,扔进了水里。

“噗通”一声,铁块毫无悬念地沉了底。

蒙恬点了点头,心想,果然如此。

接着,嬴衍又拿起一个同样用铁打造成的,脸盆大小的铁盆。他小心地,将铁盆平放在水面上。

奇迹发生了。

那个沉甸甸的铁盆,竟然稳稳地浮在了水面上,任凭水波晃动,也没有沉下去。

蒙恬的眼睛,一下子瞪圆了。

“这……这是为何?”他指着水里的铁盆,又指了指水底的铁块,百思不得其解。

“因为‘浮力’啊。”嬴衍开始了他的科普小课堂,“一个东西能不能浮起来,不光看它重不重,还要看它排开的水,有多重。只要它排开的水的重量,比它自己还重,它就能浮起来。”

他指着铁盆:“你看,这个铁盆,虽然是铁做的,但它中间是空的,体积很大,所以它排开了很多水。而这个铁块,虽然和铁盆的材料一样,但它是个实心疙瘩,体积很小,排开的水就少。所以,铁盆能浮,铁块会沉。”

“我们的钢铁战舰,也是一个道理。它虽然是用钢造的,但它是一个巨大的,中空的壳子。它排开水的重量,远远大于船本身的重量,所以,它不仅能浮起来,还能装载很多很多东西!”

蒙恬愣愣地看着水里的铁盆,又看了看嬴衍,脑子里一片混乱。

“浮力……排开水的重量……”

这些全新的词汇,冲击着他固有的认知。他感觉自己几十年来建立的军事常识,在这一刻,都有些动摇了。

他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声音有些干涩:“国师大人的意思,我……大致明白了。但是,就算它能浮起来,用钢造船,又有什么好处呢?木船,不是更轻便吗?”

扶苏在一旁接口道:“蒙将军,好处太大了。第一,坚固!钢制的船身,可以抵御任何风浪,甚至,能抵御敌船的撞击!寻常的火箭,也休想点燃我们的战舰!”

“第二,巨大!木材的尺寸和强度有限,造出的船,大小也有限。但钢材可以拼接,理论上,我们能造出山一样巨大的船!能搭载数千名士兵,和足够他们远征一年的粮草!”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嬴衍补充道,“钢船的内部,可以用钢板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小隔间,这叫‘水密隔舱’。就算船底被礁石撞破了一个洞,也只有一个隔舱进水,船绝对不会沉!而木船,只要破个大洞,就只能等着喂鱼了。”

蒙恬的心,随着扶苏和嬴衍的解说,越跳越快。

他是一个纯粹的军人。他从这些描述中,嗅到了无与伦比的,压倒性的军事优势。

坚不可摧,巨大无比,永不沉没!

如果大秦真的拥有了这样一支舰队……

他不敢再想下去。

他看着眼前的两个年轻人,一个沉稳果决,一个智计百出,再想到咸阳那位雄心万丈的皇帝。

他知道,一个他完全无法想象的,波澜壮阔的时代,已经拉开了帷幕。

“好!”蒙恬猛地一拍大腿,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我蒙恬,这辈子只在陆地上打过仗!今天,就跟着太子殿下和国师大人,学一学,怎么在这大海之上,为陛下,开疆拓土!”

这位大秦的军神,在经历了短暂的迷茫之后,迅速地接受了全新的事物,并燃起了熊熊的斗志。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100/4432917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