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第263章 261:俗

第263章 261:俗


晚宴在宾主尽欢的氛围中散去,醇厚的酒意与热络的寒暄仿佛还萦绕在沈城宾馆温暖如春的走廊里。

    徐市长一行人亲自将王盛和韩三坪送到电梯口,又用力握了握手,这才在秘书的陪同下离去。

    王盛和韩三坪下榻的房间就在宾馆的行政楼层,两人房间相邻。

    韩三坪掏出房卡,却没有立刻刷开自己的房门,而是朝王盛偏了偏头:“盛子,来我屋里坐坐,醒醒酒,再说说话。”

    王盛自然没有异议,跟着韩三坪进了套房。

    套房的客厅宽敞,带着这个年代高级宾馆特有的厚重与奢华。

    韩三坪脱下西装外套,随手搭在沙发扶手上,松了松领带,走到小吧台给自己倒了杯温水,又给王盛递了一瓶矿泉水。

    “坐。”他在主位沙发坐下,喝了大半杯水,脸上的酒意似乎消散了些,眼神恢复了惯有的锐利与清明。

    韩三坪目光直视王盛:“盛子,别跟我打马虎眼。晚宴上你提的那个‘闯关东’影视基地,或者说更大的影视城项目,脑子里有谱了没有?具体想怎么搞?”

    王盛拧开瓶盖,喝了一小口水,姿态放松地靠在沙发背上,脸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谦逊甚至是一丝“为难”:“韩叔,您这可是把我架在火上烤了。这么大的项目,涉及土地、政策、地方关系、巨额投资……

    我一个民营公司的小老板,哪敢想怎么‘搞’?也就是借着酒劲,顺着徐市长的话头,描绘个远景蓝图,给咱们的合作添点彩头。”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极为恭维和恳切:“这种级别的文化产业项目,必须得是国家级的力量来牵头主导才行。放眼全国,现在还有比咱们中影集团更合适的吗?这项目,天然就该由韩叔您来掌舵主导。

    我们盛影,能在您这艘航空母舰后面,跟着喝点汤,做点具体执行的活儿,就心满意足了。东北这地界,水太深,关系盘根错节,没有您和中影这面大旗,我们这点小家小业,可把握不住。”

    韩三坪是何等人物,在王海盛宴上都能周旋自如的老江湖,岂能听不出王盛这话里的“奉承”?

    这小子,明着是诉苦和捧他,实则是把最大的政策风险、协调难题和最光鲜的“主导之功”一并塞到他手里,自己则躲在后面,攥住实际运营和未来收益的大头。

    他指着王盛,笑骂了几句:“滑头!跟我这儿还玩这套虚的?你王盛要是怕水深,当初就不会去粤东验那批水货摄像机,更不会拉着三十一家电影厂搞什么联盟!我看你不是把握不住,是精得很,想把我这老头子推出去顶雷,你好在后面闷声发财!”

    话是这么说,但韩三坪脸上并无愠色,反而带着一种被取悦了的、心照不宣的笑意。到了他这个位置,需要的就是能干事、会来事、还能把功劳主动让出来的“自己人”。

    王盛这份“奉承”,他收得很舒服。

    “不过你说得也对,”

    韩三坪收敛了笑容,正色道:“完全让你们民营企业冲在前面,确实容易惹来非议,也容易在地方上遇到不必要的麻烦。中影这块牌子,在很多事情上,确实好使。”

    今年通过中影这个平台打出去的一系列手笔,让韩三坪体会到了和当北影厂厂长完全不同的掌控感,行政级别虽没啥变化,但能调动的资源,行业内的话语权,向上的狗叫权,都获得了大幅增强。

    就比如建立对影院的监察体系,这是北影厂厂长完全做不到的,但是可以通过垄断进口片发行权的中影做到。

    韩三坪沉吟片刻,显然心中已有决断:“这样,项目主体,就按你说的,由中影集团来牵头。但是,资金方面,集团刚成立,家大业大开销也大,一下子拿出太多现金不现实。

    我的想法是,我们三家合作,中影集团、你的盛影传媒,再加上沈城当地政府。

    中影出品牌、出政策支持、负责与更高层面的沟通协调;沈城方面出地、出配套政策、负责本地关系的疏通和基础建设保障;你们盛影,负责主要的资金投入,以及——最重要的是,项目的整体规划、建设和日后长期的运营管理。”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王盛:“经营权给你们。我看得出来,你对怎么搞这个影视城,心里肯定有想法,不只是拍《闯关东》搭个景那么简单。

    是像苏省锡城那边,还是有什么新花样?交给你,我放心。中影嘛,就做个‘安静’的投资人,顺便帮你挡一挡可能来自各方各面的‘地头蛇’。”

    这番话,基本确定了合作的基调和权力分配。

    中影拿名分和顶层庇护,沈城拿政绩和拉动的本地经济,盛影出钱出力并掌握核心的经营权与收益权。

    一个典型的政企合作、国企与民企联手的模式,各取所需。

    王盛知道这是韩三坪能给出的最优厚条件,也是对他极大的信任。

    他不再“推辞”,坐直身体,表情认真起来:“韩叔既然这么信我,那我肯定把这事办好。

    经营权我们要,相应的投入和风险我们也担起来。初步构想,这个影视城不能只为一个《闯关东》服务,那样太浪费。

    要立足东北,辐射全国,做成一个集明关东村落、林场雪原、近代工业风貌等多时期、多题材的外景拍摄基地,同时配套完善的酒店、餐饮、后期制作中心、甚至影视教育培训机构,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未来,不仅可以接待剧组,还能发展旅游业,打造成一个中影在东北的文化名片。”

    韩三坪听得频频点头,王盛的思路显然比他预想的还要宏大和清晰。

    “好!有这个格局就好!具体细节,你这几天就和沈城方面先谈起来。我明天一早就得飞回京城,集团里一堆事。我会让我的助理留下来,暂时全权代表中影,配合你考察、谈判。等我回去,立刻在集团内部推动立项,尽快把合作框架协议签下来。”

    “明白,韩叔您放心。”王盛郑重点头。

    两人又就一些可能遇到的难点和原则性问题交换了意见,眼看时间已晚,王盛便起身告辞。

    ……

    接下来的几天,王盛在沈城的行程排得满满当当。

    白天,他会在沈城方面派出的文化、规划、旅游等部门官员的陪同下,乘车前往市郊各处可能的备选地址进行考察。

    秋末的东北平原,视野开阔,草木枯黄,带着一种苍凉而雄浑的美。

    王盛戴着墨镜,穿着厚厚的风衣,在寒风中仔细查看地形、交通、周边环境,不时与身旁的官员和随行的盛影团队低声交换意见。

    赵苯山作为本地文艺界的代表,以及王盛在东北的重要合作伙伴,几乎全程陪同。

    他那一口亲切的东北话和插科打诨的本事,往往能在略显严肃的官方考察中起到活跃气氛、拉近距离的奇效。

    “王总,您看这块地,平坦,离高速口也近,边上还有条小河沟,弄好了景儿不错!”赵苯山指着眼前一片空旷的土地,热情地介绍。

    王盛微微颔首,对旁边的规划局副局长问道:“刘局,这片的土地性质……”

    晚上,则往往是各种规格的宴请和会议。

    沈城方面对这位刚刚斩获金鸡百花多项大奖、且手握巨大资源的“财神爷”不敢怠慢,接待规格很高。

    推杯换盏之间,合作的意向被一次次重申,细节在酒酣耳热之际被初步探讨。

    王盛保持着礼貌与克制,既不过分热情承诺,也绝不冷场,始终掌握着谈话的节奏和分寸。

    韩三坪的助理作为中影的代表,恰到好处地在一旁补充着国企的立场和要求,为王盛分担了不少压力。

    在紧张的公务间隙,赵苯山也会尽地主之谊,安排一些更具东北特色的“节目”。

    比如去品尝地道的杀猪菜、锅包肉,去体验热闹的二人转剧场……

    俗,太俗了!

    ……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159/11110859.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