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第262章 260:闯关东

第262章 260:闯关东


颁奖典礼的喧嚣与荣光被隔绝在沈城体育馆之外。

    晚风带着东北深秋特有的清寒,吹拂着宾馆门前悬挂的红色条幅。

    条幅上“热烈祝贺金鸡百花电影节圆满成功”的字样,在灯光下依旧醒目。

    王盛和韩三坪并未多做停留,在婉拒了几波记者的围堵和同行热情的寒暄后,便由主办方工作人员引导,乘车前往本次电影节官方晚宴的举办地——沈城宾馆。

    宾馆宴会厅自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大部分与会者将在此把酒言欢,延续着颁奖礼后的兴奋与交流。

    但王盛和韩三坪的脚步并未在此停留,他们被引着穿过喧闹的主厅,沿着铺着厚实地毯的走廊,走向深处一个更为安静、门扉厚重的包间。

    推门而入,温暖的气息夹杂着淡淡的烟草味和茶香扑面而来。与外面大厅的热烈相比,这里的气氛显得更为沉静,也更为凝重。

    包间很大,装修是中式风格,红木家具显得沉稳大气。

    圆桌旁已坐了七、八个人,见他们进来,纷纷起身。

    “三坪厂长,王导,恭喜恭喜!双喜临门,不,是三喜临门啊!”

    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率先笑着开口,他正是沈城的市长,姓徐。

    “徐市长太客气了,同喜同喜,电影节成功举办,离不开沈城上下的大力支持。”韩三坪立刻换上热情而不失分寸的笑容,快步上前与徐市长握手,姿态放得很低,言语间给足了东道主面子。

    王盛紧随其后,面带微笑,与在场众人一一握手。

    目光扫过,除了徐市长和几位显然是沈城文化、宣传口的官员外,还有几位头发花白、气度不凡的老者,是电影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前面在休息室里也曾有过一面之缘。

    王盛同样执礼甚恭,主动上前问候。

    此外,在场的还有一个熟人。

    “赵老师,您也在。”王盛主动伸出手。

    “哎呀,王总!韩董!俺们这旮沓的盛会,我能不来凑凑热闹嘛!”

    赵苯山双手握住王盛的手,用力摇了摇,又跟韩三坪客客气气的握了握手。

    他在东北地区的名望,尤其是民间影响力和春晚小品的加持,让他有足够的底气出现在这个场合,并且成为连接京城资源与东北本土文化的一个重要桥梁。

    一番寒暄落座,主宾分明。

    服务员悄无声息地开始布菜,精致的东北菜与粤式海鲜交错摆放,显示出主人的用心。

    徐市长作为东道主,率先举杯:“这第一杯酒,我代表沈城,欢迎韩董、王导,还有各位前辈、同仁莅临。更要祝贺王导今晚连中三元,百花、金鸡尽收囊中,年轻有为,实乃我华夏影坛之幸事!”

    众人纷纷举杯应和。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融洽。

    徐市长将话题引向王盛,语气诚恳:“王导啊,你那部《当幸福来敲门》,我是带着全家一起看的。拍得好啊!不仅票房高,更重要的是,它拍出了咱们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转型时期,普通工人的坚韧和希望。这里面有我们东北人的魂儿!欢迎你常来东北,多拍这样的好作品。”

    王盛放下筷子,身体微微前倾,态度认真回应:“感谢徐市长的肯定。东北这片土地,底蕴深厚,故事太多了。《当幸福来敲门》只是其中一个侧面。

    其实,我们盛影传媒一直致力于挖掘地方文化,与影视创作相结合。除了电影,在电视剧方面,我们也在做尝试。”

    他说着,很自然地将目光转向了赵苯山。

    赵苯山心领神会,立刻接过话头,他那带着浓郁东北口音又极富感染力的嗓门一开,瞬间吸引了全桌的注意力:“徐市长,各位领导,这事儿我得说道说道。王总这话可不是客套,他是真干实事儿!

    俺们鼓捣的那个电视剧,《刘老根》,就是扎根咱们黑土地的故事!讲的是农民企业家怎么带着乡亲们搞旅游、办企业,酸甜苦辣,都是咱东北人自己的事儿!”

    他绘声绘色地介绍起《刘老根》的剧情和立意,说到兴奋处还比划起来:“这剧啊,不敢说多高大上,但保证接地气,有乐子,也有琢磨头儿!王总那是真支持,从剧本到投资,到后期的发行,都给了最大的保障。

    这不,已经定档了,十二月,就在咱们辽省卫视、吉省卫视、黑省卫视、京城卫视……还有几十家重要的地方台一起开播!这都是王总一手推动的结果,要不是他那个全国发行网络,俺这剧想这么快、这么广地播出去,难!”

    辽省卫视、吉省卫视、黑省卫视都是今年上星的,京城卫视是去年上星的。

    赵苯山这番话,既捧了王盛,也点明了这部剧对宣传东北乡土文化、展现新时代农民风貌的积极作用。

    在座的官员和前辈们闻言,纷纷点头,看向王盛的目光又多了几分深意。

    能整合资源拍出票房大卖的电影是本事,能放下身段扶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电视剧,并且能将其推向全国,这更是格局和实力的体现。

    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东北文化的挖掘与传播。

    几位本地官员谈起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如数家珍,从清前史迹到民国风云,从工业文明到民俗风情,语气中不无自豪,也带着一丝渴望被更多人了解和认可的期待。

    王盛认真地听着,偶尔插话询问几句,显得极有兴趣。

    待到众人议论稍歇,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看似随意地抛出了一个想法:

    “听了各位领导的介绍,真是受益匪浅。东北文化底蕴确实深厚,尤其是‘闯关东’这段历史,波澜壮阔,充满了开拓、生存、融合的史诗感。

    数百万山东、河北等地的百姓,为了生存和发展,背井离乡,来到这片黑土地,筚路蓝缕,垦荒戍边,最终扎根繁衍……这里面包含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多少复杂的人性挣扎与情感纠葛。”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见包括徐市长在内的几位本地官员都露出了专注甚至有些兴奋的神情,才继续缓缓说道:

    “我在想,既然我们有《刘老根》展现当代东北农村的变迁,是不是也可以,拍一部《闯关东》?不是电影,而是长篇电视剧。就以一个或者几个家族的数代人为脉络,从清末到民国,甚至到建国初期,全景式地展现那段移民史、创业史和融合史。

    这不仅是拍给东北人看的,更是拍给全国观众,乃至全球华人看的,让大家了解我们民族内部这段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迁徙与融合历程。”

    “《闯关东》?”

    徐市长眼睛一亮,身体不自觉坐直了:“王导,你这个想法……很有魄力啊!”

    旁边宣传部的负责人也立刻跟进:“这个题材太好了!绝对是我们东北文化的一张金名片!既有历史厚重感,又有极强的戏剧冲突和家族情怀,容易引发观众共鸣。”

    王盛见对方意动,便进一步细化构想:“这部剧,投资不会小,场景、服装、道具都要考究,要还原历史质感。

    拍摄地可以放在东北,沈城周边,以及更符合当年风貌的林区、农村。剧本我们可以组织最强的历史题材编剧团队来打磨,确保史实准确,故事精彩。”

    他看向徐市长,语气诚恳:“如果沈城的文化部门、宣传部门有兴趣,我们可以尝试合作。

    盛影传媒和光线传媒负责主要的投资、制作,沈城方面可以在政策协调、外景地提供、历史顾问支持、以及本地群演组织等方面给予帮助。

    甚至,我们可以考虑在沈城或者周边,依托拍摄基地,未来打造一个‘闯关东’主题的文化旅游项目,实现影视IP的长期价值。”

    王盛这番谋划,显然不是临时起意。

    他从提出合作《刘老根》开始,就已经在布局更深层次的东北文化资源开发。

    《闯关东》这个题材,格局宏大,意义深远,一旦成功,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将极其可观。

    徐市长显然被这个宏大的计划打动了,他与其他几位本地官员交换了一下眼神,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兴奋与支持。

    “王导,你这个提议非常好!非常有价值!”徐市长语气坚定起来:“这件事,我们沈城方面非常有兴趣合作!这样,晚宴后,我立刻向市里主要领导汇报。

    明天,不,就后天,我们组织一个专门的对接会,让文化局、旅游局、宣传部还有相关区县的负责同志都过来,我们详细谈谈合作框架,争取尽快把这个项目推动起来!需要什么支持,你尽管提!”

    “太好了!有徐市长和沈城方面的支持,我们对拍好《闯关东》就更有信心了。”王盛笑着举杯,“那我们就预祝合作成功,为挖掘和弘扬东北文化,干一杯!”

    “干杯!”

    包厢内气氛达到高潮,酒杯碰撞声清脆悦耳。

    赵苯山也乐得合不拢嘴,他虽然不直接参与这个项目,但王盛在东北文化影视化这条路上越走越宽,对他未来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韩三坪默默听着、看着,在东北搞影视基地吗?这边的投资环境……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159/11110860.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