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王瑶:你是历史的功臣
对于加入人教社的语文教材编辑委员会,刘一民没有任何抗拒。这个工作并不会占用他太多的时间,因为他的工作并不是去组稿,去编书,更多的是顶层指导和最后审核。
有了这层身份,加上刘一民在文学界和教育界的影响力,很多事情就有了发挥的空间。让教材真正做到正本清源,什么《爱迪生救妈妈》,什么《华盛顿与樱桃树》统统滚蛋。
《爱迪生救妈妈》这件事情本身就非常扯,如果硬要说为了表现孩子的聪明和母子情的话,你为什么不编一个中国科学家救妈妈的故事?战士野外作战受伤,用镜子创造条件做手术的故事?
叶圣陶见刘一民答应,高兴地说道:“我回去就跟人教社讨论此事,相信有了你的加入,国家语文教材编写的队伍就更加强大。”
旁边的人教社编辑赶紧说道:“先恭喜刘教授了,相信有了刘教授的加入,教材编写工作一定更加顺利。”
“一民,教材的编写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也要以儿童、国家的发展为己任。你的批驳西化的观点以及正确向西方学习的观点很对,我们正确看待己身的问题,以平等的态度学习对方的长处。
我们不能从小就向孩子们树立西方优越的观点,要不然,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还是别人的孩子呢?”叶圣陶略带担忧地说道。
刘一民笑着冲他说道:“归根到底是价值观的问题,不培养自大的孩子,也不培养自卑的孩子,而是培养自信的孩子。”
叶圣陶对此很认同,他以前写过一篇论文,批判了许多儿童受到不良作品影响的问题。
之后话题转换到《虹猫蓝兔七侠传》上面,叶圣陶本身就是一名童话作家,对于《虹猫蓝兔七侠传》能够在小孩子这个群体产生影响力非常好奇,为此自己做了不少的研究。
五月份的《虹猫蓝兔七侠传》首印了五十万份,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火热。
不过此时郑渊杰还在下面追查盗版,从刘一民出发新加坡后,他就开始追,找到了两个印刷盗版的印刷厂,也不知道最近有没有收获。
“其实我就是在套用成人武侠小说的皮,对于中国人来说,受到英雄、功夫、侠气、行侠仗义这些文化影响非常深,小孩子也是如此。所以这种类型的童话故事,非常受欢迎。”刘一民说道。
“你这故事我每期都会读一读,至少读到现在,我个人非常满意。虹猫这个形象很正义,至少不会带坏小孩子。”
叶圣陶看到刘一民书房里面有《童话大王》杂志,翻开里面的内容跟刘一民探讨。
中午,刘一民热情地挽留叶圣陶在四合院吃饭,下班回来的朱霖看到叶圣陶,差点以为看错。
“叶老,我们俩都读过您主编的教材呢。”刘一民笑道。
叶圣陶询问朱霖在人艺的工作,对于朱霖的回答时不时的沉思一下再进行回复。
“家宝公还好吧?”
“万老师身体不错,开始逐渐放手退居二线。”
叶圣陶说道:“他退也只是身体退,名字可退不了。我们这群老家伙都这样,虽然不管事儿,但还得挂个名。家宝公是人艺的定海神针,甚至说他就代表了燕京人艺。”
曹禹在世一天,他就一天是人艺院长。等他去世,这棒子才能交出来。
叶圣陶吃完饭和人教社的编辑离开了四合院,朱霖好奇地询问他是来干嘛的。
“为了我在《联合早报》上发表的那篇文章,《儿盼娘》,以后要入选初一的语文教材。当然,叶老一个人也寂寞,想找个人聊聊天。”刘一民解释道。
朱霖露出了一丝了然的神色,接着关上四合院的门走回二进。刚吃过饭的刘雨和刘林正在玩耍,喜梅在旁边看护着他们,朱母从刘一民回来就结束了休假,已经回医院上班。
刘一民走进书房,拿出杨秀云和刘福庆寄过来的书信,同时还有一个包裹。
包裹里面装着杨秀云给刘雨和刘林做的衣服和一摞鞋垫,大小都有。
衣服针脚织的很细,跟刘一民以前穿的粗针大线不一样。朱霖看着衣服和鞋垫说道:“咱妈从过年估计啥都没干,时间功夫全用来做衣服和鞋垫了。”
“要是搁以前肯定还纳的布鞋,知道咱们现在都不爱穿,她便不做了。唉,等暑假让爸妈过来见见两个小家伙,反正天太热也干不了多少农活。”刘一民准备回信的时候,跟二老讲讲这个事情。
等以后两个小家伙大了,暑假可以送回去,让他们见见广阔的农村天地。
朱霖把刘雨和刘林叫了过来,让他们试试奶奶做的衣服。
刘雨看着身上的衣服喊道:“奶奶?”
“奶奶做的?”刘雨问道。
朱霖捏了捏刘林的脸蛋:“奶奶做的,让你们不要忘了她。”
两人年纪小,对很多事情都是转眼就忘。不过杨秀云的苦心没白费,两人还记得她。
两人穿着衣服玩了一会儿,等到热情散去,困意就来了,喜梅给两人洗了洗手和脸,带着他们午休去了。
刘一民也准备去午休,崔道逸的电话打了过来:“一民,《平凡的世界》势头不错,我们想给陆遥开一个《‘平凡的世界’文学座谈会》,让你也列席怎么样?”
“好啊,什么时候召开?正好抓住陆遥这小子,上一档《青年夜话》栏目。”刘一民笑着说道。
“时间定在五月底,估计在28—30号之间,我们还得根据陆遥到京的时间定。”
“好,到时候通知我。”刘一民挂断电话,和朱霖一起回到卧室午休。
五月上旬,气温比四月底陡然增高,从书房到卧室这段路,晒得头皮竟然有些疼。
5月8号,最新一期的《青年夜话》因为刘一民分享新加坡之行,听众从上一期增加了约五百万。
大家如痴如醉地听着刘一民在新加坡的见闻,听到华商踊跃捐款时,无一不感叹华商实力的雄厚。
粤省和闽省的侨乡,单独转播了这期的《青年夜话》,不仅如此,报纸上也大力进行了报道。
尤其是福清当地的报纸,重点介绍了林日顺、林绍良等福清籍商业大亨,并号召更多的侨商回乡投资建厂。
已经抵达闽省的李俊关掉收音机,他这阵子没少在闽省转,尤其有下南洋的侨乡,了解他们的宗族文化和出海的故事。
“也不知道一民剧本什么时候寄过来!”李俊感叹了一声,另外一方面,李俊也隐隐期待这次的下南洋之旅,他还没有出过国呢。
想到这里,李俊再也睡不着了,走到了招待所楼顶,看着漫天的繁星,再次将自己的拍摄思路在脑海中过了一遍。
姚雪垠、秦牧、蒋子龙等人也守在录音机旁,仿佛是自己几人在讲述这次新加坡之行。
他们几人回来之后,接受过当地媒体的采访,一个个还写了篇散文将这段历程写的精彩纷呈。
“刘老师,该睡了。”朱霖“吧嗒”一声将收音机给按灭。
“睡觉睡觉。”刘一民在床上做了几个动作,将身体拉伸了一遍。
刘一民躺在床上,朱霖侧着身子跟他讲今天在人艺遇见的人和事儿。
刘一民发现,随着结婚时间的变长,朱霖晚上越来越碎嘴子了。
“你做的对!”刘一民回道。
“刘老师,你真的觉得?”
“对,你做的对。”
过了一会儿,朱霖踢了刘一民一脚:“光说我做的对,怎么对你又不说。”
“因为你美!”刘一民坚定地说道。
朱霖笑嘻嘻的看向刘一民:“刘老师说得好,奖励一下。”
5月9号,黄祖默终于赶到了燕京,从燕京火车站出来,他就迫不及待地找到了刘一民。
黄祖默看到刘一民,感动地说道:“一民,感谢你给我找了个活,我听到后激动地两天没睡着。想迫不及待的来燕京,可惜又遇到你去新加坡领奖。你回来后,厂里面又有事儿走不开。”
黄祖默将从沪市带来的土特产交给了喜梅,里面七七八八地装了一大堆。
“老黄,你这可见外了。”刘一民拉着他走进书房。
黄祖默笑着说道:“都是沪市的特产,不值什么钱。”
到了书房,刘一民将《忠犬八公》的剧本交给了黄祖默,让他先过一遍。
黄祖默看的非常认真,像是一位背面试题目的求职者,生怕自己看的不仔细,失去了这次导演机会。
等他看完,刘一民说道:“我知道你也有疑问,为什么要跟国内主流拍摄手法不同,台词温馨充满希望,还与原著也有所不同,没有那么多声嘶力竭的段落。
这是《忠犬八公》在美国的话剧版本,这个版本靠着草根团队演出,感动的美国人捐钱捐物,自然是有原因的。”
“一民,我肯定是相信你。”黄祖默连忙说道。
刘一民轻声一笑:“老黄,你相信归相信,原因我也得给你说明白,要不然你不懂,拍出来也不一定好。你放心,你听我的,我一定让你成为闻名遐迩的国际大导演。”
黄祖默一下子精神了,闻名遐迩的国际大导演,谁还没有这个梦想啊:“一民,你让我咋拍我咋拍,刘厂也说过了,让我听你的。你的话,比厂里面的话级别还高。”
刘一民又带着他看了几部外国片,黄祖默认认真真地分析着镜头,等看完之后,黄祖默说道:“我明白了,看完这几部我明白了。
不单单要拍的温情,主人公选择也是个问题,得选择有魅力的主人公。”
刘一民拍腿道:“老黄,你真是个天才,像你这样的人,就应该当国际大导演,你就是题材不适合才埋没了你。”
黄祖默扭捏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道:“一民,你真的这么认为?”
“真的,自从《庐山恋》我就知道了,你适合拍感情真挚的电影。你说说,主角选什么样的比较好?”
“高大,帅气,看起来就有魅力。你瞧这电影上的,一个个饱受磨难,但穿着打扮依然不是非常邋遢,不修篇幅,而是向上、温暖,充满了感染力,角色的魅力和感情完美融合在了一起。”
黄祖默说的没一点错,美国那些让人流泪的感动电影,无一不是如此。
《当幸福来敲门》、《遗愿清单》、《闻相识女人》莫不是如此,真要是选择一个猥琐的主人公来拍摄,效果绝对大打折扣,甚至是对着脚脖子砍。
有《忠犬八公》一个案例以后,这些剧本国内也可以拍。
“说到我心坎里了,你觉得谁合适?”刘一民问道。
黄祖默在脑海里盘算了一下,终于确定了一个人选:“沪市话剧团的焦晃,今年刚好五十岁。我看过他演的话剧,演秦王李世民,身上那种贵气完全演了出来。不知道你觉得他怎么样?”
黄祖默说完,立即拍了拍脑袋:“忘了,你应该没见过他,我一时也没照片,我立即给他发电报,让他寄一张照片过来。”
刘一民面上不动声色,暗道这年头焦晃老爷子可五十岁了,《雍正王朝》里饰演康熙是97年。
这要是真的出演,可能是焦晃老爷子饰演过最小的官了。不过他要是一头白发,身后跟着一只黄狗,刘一民认为拍出来会很不错。
“行,老黄,演员的事情你准备。适合了就让人家试戏,别有那么大压力,拍出了问题我负责。”刘一民拍了拍黄祖默的肩膀。
“出问题肯定是我的问题,不能让你担责。”黄祖默执拗地说道。
“好了,还没开拍呢,别说这丧气话。”
黄祖默走出书房,看到树下的黄狗富贵儿,笑着说道:“你家这条狗通人性吗?这个狗也得找。”
“一般,没有专门训练过。”刘一民蹲到富贵儿面前,它立即冲着刘一民的脸伸出了舌头,刘一民赶紧往后退了一下。
“我去问问,看哪里有专业训练过的狗,电影里得表现出人与狗的亲近感。”黄祖默逗了一下富贵儿,也觉得不行。
刘一民没有让黄祖默单独去八一厂,而是亲自将他送了过去。
刘佩然握住黄祖默的手说道:“老黄,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你盼来了。一民说这电影非你不可,厂里资金都批下来了,就等你到位了。”
“刘厂,一民抬举我,也谢谢咱们八一厂信任,我就算是拼了命,也把这电影拍好。”黄祖默立马向刘佩然表态。
“好,有这信心我就放心了。八一厂的人你可以挑,有什么需要直接找我。”刘佩然拍了拍黄祖默的手,让他放心在八一厂拍戏。
黄祖默向刘佩然汇报了一下跟刘一民刚才的聊天,刘佩然摆了摆手:“老黄,不用跟我讲,你跟一民商量着来就行。”
等黄祖默在八一厂安顿下来,刘一民去跟翟俊杰和卫廉见了一面,北影厂的李文化也在,三人正在激烈地讨论《绣春刀》的拍摄。
他们的桌子上摆着画稿,是锦衣卫的制服样式,刘一民指着飞鱼服说道:“这飞鱼服不错。”
“我们还在讨论其它锦衣卫的穿着,这里有一些香江电影常用的服装。”卫廉将画稿递给了刘一民。
飞鱼服在历史上并不是所有锦衣卫都穿着,影视剧里只是为了展现统一的视觉效果,或者为了耍帅才这样穿。
刘一民看都没看:“咱们不要选用香江的服装,太过简单,甚至来说他们为了省事,连朝代特色服装都不分。”
李文化感叹道:“《绣春刀》光服装道具费用,就要花几万乃至十万块钱,要是没有部里面专项资金支持,靠电影厂自己还真是拍不起。”
李文化夸赞刘一民为国内电影事业所做的贡献,刘一民拍了拍李文化的肩膀:“好了,老李同志,您是老前辈,就别拍我的马屁了。数百万人民币,砸下去是要听个响的。”
“放心,我们一定尽最大的努力,找最好的武术动作指导。”李文化向刘一民保证道。
刘一民和三人一起,将演员的服装给确定了下来。画稿一确定,就立即送到了服装车间准备制作。
“服装制作出来也得半个月,我们这半个月将最后的演员给选定,另外进行选场地、选影棚或者搭景。”
“好,诸位导演,祝大家旗开得胜。”
刘一民离开电影厂去了一趟燕大,明天陈立人就要抵达燕京了。刘一民先通知学校的车队,留出最好的一辆轿车,明天跟他一起到机场接人。
严家炎又跟刘一民交流了一下流程,确保到时候捐赠仪式不会出错。
“严教授,瞧您紧张的,放心吧。”
“不紧张不行啊,咱们缺乏办这种仪式的经验,得给以后打个样子,希望会有越来越多的捐赠涌入咱们燕大。”
看严家炎一脸畅想的样子,刘一民实在不忍心打断他。
吴组缃进来拿一份文件,打断了严家炎的美梦。
“我先出去了,严教授。”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264/11110618.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