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495章 温暖的四合院

第495章 温暖的四合院


新华社对于这个项目的结束日期是在年底,刘一民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去培养这些新闻专业的研究生关于国际传播的理解。

    刘一民将李良荣汇聚上来的研究资料做了一个批改,又给他们开了会,做了具体的讲解。

    “好了,大家回去工作吧,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问我。”刘一民笑着合上了资料。

    下午最后两节有课,闫真询问刘一民是否还要自己带课,刘一民说道:“我自己来吧,要不然学生都不认识我了。”

    闫真松了口气:“有很多别的系的学生在打听今天是不是您讲课呢,要看到是我的话,估计要被骂了。”

    学生们都想听刘一民讲一讲新加坡之行,刘一民上课前去了严家炎办公室一趟,告诉他陈立人会在5月10号来京,建议典礼于11号举行。

    “行,我去给丁校说一声。陆遥是你朋友吧?”

    “怎么了?严教授?”

    “没什么,《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写的很不错,像这样愿意深入土地去思考去写作的作家不多了。你的评论写的也好,我最近跟几位教授探讨,我们都在想如果没有你的文学评论,学界会如何看待陆遥的《平凡的世界》。”

    陆遥的《平凡的世界》在2月份写好,真正发表排期一直排到五月份。

    “定然是贬大于褒。”严家炎肯定地说道,他和几位教授认为,正是因为有刘一民,学界和文学界才没有过多的去批评《平凡的世界》。

    “我认为《平凡的世界》值得有更多的受众群,陆遥的作品是土里长出来的,但并不“土”,能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这样的作品才是我们需要的。”

    严家炎说道:“写了农村,但他笔下的农村,物质上是贫穷的,但整体上是昂扬向上的。下次有机会,你们那个《青年夜话》栏目也让他上上,很多青年可能想听一听。”

    眼看要到了上课的时候,刘一民和严家炎同时离开了中文系。

    走到教学楼,大教室外面已经围的密密麻麻,一个劲儿往前挤的学生猛然回头,看到了无奈的刘一民。

    “别挤了,别挤了,刘教授还没进去呢,刘教授没进去,你们听狗屎啊!”学生忍不住骂道。

    刘一民笑着说道:“同学,不要骂人嘛,他们往里面挤,发现我不在,还是得让出一条道请我进去。”

    不过这名学生的声音很快起了效果,不断地有学生往前面喊,让他们让一让,给刘教授让个位置。

    看到前面主动留出来的道路,刘一民笑着说道:“同学们不要挤。”

    “不挤听不到啊。”

    “你们想听的内容,已经录制在《青年夜话》上了,等到下一期播出,大家听也一样。”

    学生闻言情绪冷静了许多,不过还是不愿意放过这一节现场课。

    刘一民从后门进去,正好看到黑板上写的几个大字“欢迎刘教授从新加坡归国!”

    台阶上坐着学生,刘一民好不容易才挤到了前面:“多谢同学们的欢迎,大家实在是太热烈了。”

    “刘教授,您在新加坡是如何说服那些岛上作家的?”大三的孔庆冬急忙站起来问道。

    他坐下后,其余学生好奇的声音此起彼伏。刘一民冲着大家摆了摆手,现场迅速安静了下来。

    “同学们,我接下来会慢慢地跟大家讲。”刘一民让人打开了窗户,人太多,站在台上有点透不过气。

    刘一民尽量把声音讲的大一点,让外面的学生也能够听到。

    “说服,很简单,摆事实讲道理,另外还有诉诸感情,感情输出有时候比讲道理更有用。气氛烘托起来了,他们也就抛却了那些顾忌。”

    “刘教授,他们回岛上后被惩处了吗?”

    “目前从我接到的消息看,并没有,大家知道这说明了什么吗?说明,我们都想走到一起。但目前岛上TD思想也不能不防,这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刘一民一连讲了两节课,中间连休息都没有休息,几乎没有学生主动离开。幸亏刘一民膀胱够好,要是换了其他的老教授,估计早就憋得满脸通红了。

    下课的铃声响起,学生才反应过来。刘一民合上书本:“最后,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叫做《平凡的世界》,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个人在改革潮流中的应该何去何从,处于迷茫中的青年如何去奋斗。”

    看学生仍然不愿意散去,刘一民无奈地说道:“同学们,散了吧,要不然一会儿可抢不到饭菜了。”

    学生听到后才慢悠悠地起身,外层的学生最先走,由于人太多,将近二十分钟教室才宽松起来。

    刘一民快速地走到厕所,最后打一个寒颤,舒服的离开了教学楼。

    严家炎站在教学楼前等刘一民,看到他后迅速走过来说道:“学生是真多。”

    “严教授,您等我干什么?”

    “这是校办下午整理出来的捐赠典礼环节,你看看如何?”严家炎将一张纸递了刘一民。

    刘一民将流程看了一遍,还有邀请教育部门的领导列席,燕大校长、陈立人和刘一民发言,另外组织学生唱《毕业歌》。

    “严教授,我没什么意见,校办整理的挺好。”刘一民说完后停顿了一下,觉得还有个人没有邀请:“全聚德的经理也邀请一下吧,毕竟他的钱是奖学金的第一笔捐赠。”

    严家炎也反应了过来,连忙说道:“应该应该,要是不邀请人家会让人寒了心,该说咱们燕大见钱眼开,见利忘义了。”

    “就这些,严教授,我先走了。”刘一民拍了拍衣服说道。

    “行,有什么情况再及时跟系里讲。”

    翌日,刘一民又参加了电影局举办的《南侨赤子》电影的座谈会,闽省电影制片厂厂长和导演也参与其中。

    电影局主要是强调电影拍摄的重要性,宣布《南侨赤子》正式开拍。

    刘一民做了一个简短地发言,电影局那边念了中侨电影发过来的电文。

    “同志们,《南侨赤子》东南亚华人和人民群众都等着呢,八一厂和闽省电影厂的同志要紧密合作,将刘一民同志剧本里的内容真实生动的呈现出来。”夏言重重地敲了敲桌子。

    两大电影厂赶紧表态,表示一切听安排,一定拍出精彩的作品出来。

    从电影局出来,李俊跟刘一民握手告别直接带着闽影厂的导演朝着郑庭笈的家里面去了。

    刘佩然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说道:“老李这一次也不容易,漂洋过海,再去滇省,对导演而言也是一个体力活。”

    “那就要刘厂和闽影厂的同志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了。”

    东南亚提供的五百万美元拍摄资金已经到账了两百万,所需的设备已经在采购的进程中了。

    书房内,刘一民望着手上《上岛老兵何日可见爹娘?儿盼娘,娘盼儿,坟茔天各一方!》的草稿,对面坐着的是叶圣陶和另外一名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学语文编辑。

    叶圣陶他们此行是为了这篇文章的改编工作,使它适合在教材上出版。

    叶圣陶是首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目前虽然已经不是,但他长期参与教材的审定工作。

    “叶老,这名字改成《隔海相望》或者《故乡的依恋》怎么样?”刘一民问道。

    这篇文章首先要改的就是标题,这种行文格式自然不能当教材标题。

    “《故乡的依恋》吧,听起来更为抒情。”叶圣陶笑着说道。

    他走进书房就一直观察着刘一民,他早已经听过刘一民的名字,可惜两人没见过。

    这次他本来不用来,是他坚决要来的。

    “行,接下来我将整个行文修改的更规矩一点,语言不适当的地方也改改,您觉得有什么地方需要改?”刘一民询问道。

    叶圣陶提议刘一民在“分土而食”的故事和最后民族大义的衔接方面更自然一点,以刘一民亲身观察的角度:“比如,‘当我从朋友口中听到后,我泪流满面’,接着引出下文。加上你的视角,让学生感到更多的真实性。

    学生毕竟是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很多东西他们不懂。”

    刘一民加入之后,果然如叶圣陶所说,更增添了几分真实性,让接下来的输出更让人觉得完全是刘一民个人内心情感的迸发。

    “叶老,您不愧编写了多年的教材,一针见血。”刘一民称赞道。

    “哈哈哈,都是练出来的。咱们都是教育工作者,都知道不能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得从学生的角度。什么内容适合学生?什么内容适合教育学生,这都是有学问的。”

    旁边的编辑接话道:“我们准备把这篇文章列入到初中一年级的学习里,而且通过部里,向各个省份的语文教材推广。”

    刘一民目前有好几篇文章出现在初中和高中各年级的语文课本里了,《理想》的诗歌现在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在背。

    “而且是重点考察课文,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就明白,两岸永远是同胞。”叶圣陶说道。

    刘一民一想到考官看着这篇课文抓耳挠腮地找出题角度,学生左顾右盼的想解题思路就觉得下笔有劲儿。

    叶圣陶来找刘一民主要目的是跟他聊天,《故乡的依恋》这篇课文倒在其次。

    “我老了,总想找你们年轻人说说话,可不要烦我。”叶圣陶将手中的拐杖拄在手里。

    “叶老,我也最喜欢跟您们这些老前辈交流,每次都能有收获。”

    叶圣陶聊到刘一民的文研所编写高校教材的指导思路,认为他的思路很正确。

    “教材是学生学习之本,甚至说,有什么样的教材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尤其在这个舆论复杂的时候。改革开放,各种观点争锋,我们更要守住教材的底线。”叶圣陶既是向刘一民说,也是告诫旁边的教材编辑。

    甚至叶圣陶提议,刘一民以后要多多参与到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审定里面。

    “一民,教材编写和审定的工作并不复杂。现在教材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往前走的,改革也不会改很多。审定,审定就更简单了,看看内容合不合适。”叶圣陶向他讲解目前中小学教材编写重点所做的工作。

    叶圣陶越说越起劲儿,刚开始是觉得刘一民可以加入,到最后觉得必须加入。

    编写大学教材都敢于坚守立场的人,编写中小学教材能坏到哪里去呢?

    目前中小学语文教材开始陆续引进国外的文章或者是国外名人的故事,叶圣陶虽然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坏事情,但口子一开,未来如何就不一定了。

    “一民,你觉得如何?”叶圣陶看向刘一民。

    “如果人教社愿意聘请我做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工作的话,我责无旁贷。”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264/11110619.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