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试验田的奇迹:科技成果初显
第五十九章 试验田的奇迹:科技成果初显
红枫岭的风,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咸腥味。
脚下的土地泛着一层白霜,那是析出的盐分,踩上去,发出细碎的声响。
这里没有鸟鸣,没有虫叫,只有风声。
“姜同志,这……这地真的能种出东西?”
一个从省农业厅抽调来的年轻技术员,叫孙建国,他蹲下身,捻起一撮土,满脸的愁容。
土质板结,干硬得硌手。
另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农,姓王,吧嗒了两下旱烟,吐出的烟圈都带着一股愁味。
“我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这地……不是盐碱地,它就是盐。谁来都没辙。” 旁边几个人脑袋耷拉着,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
他们是被派来的,但心里没底,甚至觉得这是个笑话。
姜知夏没有反驳。
她只是平静地拿出工具,小心翼翼地取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本,分别装进袋子里。
陆砚舟始终跟在她身侧,帮她拎着沉重的工具箱,一句话不说,却用行动表明了支持。
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姜知夏将土壤样本一一进行分析。
【正在检测土壤成分……】
【盐碱度1.3%,有机质含量0.28%,氮磷钾元素严重缺失,多种微量元素活性为零。】
【土地已处于重度盐碱化末期,常规改良方法成功率低于5%。】
冰冷的数据,比老农的经验更让人绝望。
“改良方案生成中……方案一:化学改良,投入高,见效快,对土壤有长期损伤。方案二:物理改良,工程量巨大,周期长。方案三:生物生态改良,周期适中,成本可控,对土壤有长期修复效果。】
“选择方案三。”
姜知夏在心里默念。
第二天,她将所有人召集起来。
“从今天起,我们的工作分为三步。”
“第一,引水洗盐。第二,种植耐盐碱的绿肥作物。第三,施加特制菌肥,活化土壤。”
她拿出一张图纸,上面是她连夜画出的灌溉渠道路线。
“这……特制菌肥是什么?”
孙建国好奇地问。
“一种特制的微生物菌肥。你们可以理解成,往土里撒了亿万个看不见的小工人,它们专门吃盐,拉出来的……呃,排泄物,就是最好的养料。” 姜知夏尽量用大白话解释。
饶是如此,在场的人还是一脸“你在说啥外星语”的表情。
姜知夏没有过多解释,只是分配了任务。
怀疑归怀疑,工作还得做。
在陆砚舟的帮助下,队伍很快开始行动,挖渠、引水、平整土地。
陈嫂子也被接过来看管后勤,每天变着花样给大家做饭。
夜晚,所有人都睡下后。
姜知夏独自一人来到试验田。
她从空间里取出稀释了无数倍的灵泉水,均匀地洒进灌溉渠的源头。
清澈的水流顺着新挖的渠道,无声地滋润着这片沉睡了太久的土地。
一周后。
按照姜知夏的指示,第一批耐盐碱的苜蓿种子被播撒下去。
所有人都没抱太大希望,只是机械地完成工作。
然而,三天后。
第一个发现异常的是老王。
他清早去田里转悠,习惯性地叹了口气,可眼睛一瞟,差点被自己口水呛到。
他使劲揉了揉眼,那白得晃眼的盐壳地上,竟然真的钻出了一层毛茸茸的绿点子!“娘嘞!出……出苗了!盐疙瘩里长东西了!”老王的声音都劈叉了。
他的一声惊呼,引来了所有人。
大家围在田边,看着那片顽强冒出的新绿,全都说不出话来。
这片被断定为不毛之地的地方,真的长出了东西。
而且只用了三天。
消息不胫而走。
附近的村民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三三两两地过来看。
当他们看到那片绿意时,脸上的表情和试验田的团队成员如出一辙。
“天爷,红枫岭长草了!”
“这怎么可能?我家扔的烂菜叶子在这里都直接烂成泥,长不出芽。”
又过了四天,也就是播种后的一周。
试验田里的苜蓿跟打了鸡血似的,一棵棵都挺着小腰杆,叶子绿得能滴出油来。
巴掌往上一比,好家伙,都快盖不住了。
这长势,把旁边良田里的庄稼都给比下去了。
这下,不只是附近的村民,连省城里的一些人都听说了风声,特意跑来看这块“奇迹之地”。
李嫂子当然也来了。
她挤在人群里,看着那片绿得晃眼的苜蓿,脸上的表情扭曲。
“假的吧?这肯定是他们半夜偷偷铺上去的草皮!糊弄鬼呢!”她尖着嗓子喊,生怕别人听不见。
“这地要是能种出东西,我把头拧下来给你们当球踢!”
旁边一个来看热闹的大娘瞥了她一眼。
“你这人说话咋这么难听?人家种出来了,你眼红啊?”
“就是,没见识就别瞎嚷嚷。”
李嫂子被怼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她不甘心,指着田里忙碌的孙建国。
“你们肯定用了什么见不得人的法子!说,是不是偷偷换了土?”
孙建国现在看姜知夏就跟看神仙一样,一听这话,立马把腰杆挺得笔直。
“这位大嫂,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我们这叫科学!是姜同志独创的“生物循环改良法”,利用微生物对土壤进行深度活化……跟你也说不明白,反正,你这是思想封建,要不得!”
一套套新名词,把李嫂子砸得晕头转向。
她看着周围人投来的鄙夷神情,灰溜溜地挤出了人群。
她的恶意言论,在事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但质疑的声音,并未就此停歇。
几天后,一辆吉普车停在了试验田的土路旁。
车上下来几个人,为首的正是上次在论证会上,强行找场子的那位老专家,姓钱。
钱专家带着几个农业厅的人,脸色严肃地走到田边。
“姜知夏同志,我们接到举报,说你在这里使用违规肥料,搞数据造假。”
他说话的腔调带着一股审问的意味。
姜知夏放下手里的农具,走了过来。
“钱专家,我们所有的操作都有记录,肥料也在这里,你们可以随时检查。”
她的态度从容不迫。
钱专家冷哼一声,一挥手。
“取样!土壤、植株、水源,全都带回去化验!我倒要看看,是什么灵丹妙药,能让盐碱地七天就变良田!”
他的人立刻开始行动,在田里各处取样,连灌溉渠的水都没放过。
整个过程,姜知夏就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
她的镇定,让钱专家心里反而有些打鼓。
两天后,化验结果出来了。
农业厅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周厅长坐在一旁,不动声色地问。
“怎么了?”
钱专家捏着那几张纸,指尖都发白了,嘴唇哆嗦了半天,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没……什么都没有查出来。”他的声音干得像砂纸在搓。
“土壤样本显示,盐碱度确实大幅下降,有机质含量显著提升。植株样本……生长激素正常,没有任何化学催生的迹象。水源……就是普通的水。”
报告上的每一个字,都在抽他的脸。
周厅长拿起报告看了看,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看向钱专家。
“老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在事实摆在眼前,你还有什么话说?”
钱专家的脸涨成了猪肝色,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周厅长不再理他,站起身。
“立刻准备一份详细报告,我要向省里汇报红枫岭的阶段性成果!另外,通知下去,准备召开全省农业技术推广学习会,主讲人,就是姜知夏同志!”
消息传开,整个省农业系统为之震动。
姜知夏的“奇迹试验田”彻底火了。
“姜高产”这个名字,也第一次在省城,响亮地传开。
此时的姜知夏,正站在茁壮成长的苜蓿地里。
再过不久,这些绿肥就要被翻进土里,成为改良土地的养分,为下一季玉米和小麦的播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切,才刚刚开始。
【阶段性任务完成:盐碱地初步改良。】
【奖励:作物基因优化液(初级)x1。】
【警告:宿主行为已引起多方高度关注,后续操作请谨慎,避免暴露系统存在。】
新的征程,伴随着新的考验,已经拉开了序幕。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286/1111106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