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七零,我有亿点点物资 > 第58章 省级改革方案,震撼登场

第58章 省级改革方案,震撼登场


第五十八章  省级改革方案,震撼登场

三天后,一份名为《关于农业生产模式改革的若干建议》的方案,被呈送到了省农业厅。

方案的扉页上,只写着一个名字:姜知夏。

省农业厅,一间挂着“农业技术推广站”牌子的办公室里,办公室里烟雾缭绕,几个老头子谁也不说话,只顾着闷头抽烟,烟灰缸都快满了。。

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围坐在一起,面前都摊着同一份方案。

“简直是胡闹。”

一位戴着老花镜,资历最老的专家王教授,王教授把方案“啪”地摔在桌上,搪瓷缸子里的茶水都震了出来。

“高产育种?精准施肥?测土配方?这些词我听都没听过。”

他指着方案上的几个标题,指着方案的手,指尖都在哆嗦。

“还有这个,预测亩产增长百分之三十到五十?这是报告?我看是吹牛不上税!我们搞了一辈子农业,谁敢说这个话。”

旁边一个稍年轻的专家附和道。

“是啊王老,这份报告我看了一上午,里面的很多提法,过于理想化了,完全离了我们省的实际情况。”

“一个军嫂,她懂什么农业?我看就是异想天开。”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厅长周文海走了进来。

他手里也拿着那份方案,周文海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眼神里不是生气,倒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大陆,又惊又疑。

“大家都在啊。”

周文海把方案放到桌上。

“周厅,您来得正好。这份方案,您怎么看?这简直是对我们农业工作的藐视。”

王教授的火气还没消。

周文海没有立刻回答,他环视一圈,缓缓开口。

“这份东西,我翻来覆去看了三遍。”

“里面的很多东西,我也看不懂,甚至觉得匪夷所思。”

“但是,”他话锋一转,“我反复核算了报告里的数据模型,逻辑是自洽的。它提出的问题,也确实是我们目前农业生产的痛点。”

他拿起报告。

“我们不能因为看不懂,就直接否定。老伙计们,咱不能抱着老黄历不放。新的东西,不管好坏,总得让人家亮个相吧。我提议,召开一次方案论证会,让提交方案的姜同志,亲自来给我们讲一讲。”

“这……”

王教授还想反驳,但看到周文海坚决的态度,最终把话咽了回去。

“好,我倒要看看,她能讲出什么花来。”

论证会定在两天后。

省农业厅最大的会议室里,长条会议桌的两侧坐满了人。

一边是省里农业领域的权威专家和各级领导,每个人都表情严肃,带着审视。

对面长桌空荡荡的,就坐了两个人,一个姜知夏,一个陆砚舟。

陆砚舟今天特意请了假,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安静地坐在姜知夏身侧,他没出声,只是把自己跟前的温水杯,轻轻推到她手边。

会议室里安静得能听到纸张翻动的声音。

周文海作为主持人,简单开了个场。

“今天请大家来,是为了论证一份特殊的改革方案。下面,有请方案的提出者,姜知夏同志,为我们阐述她的核心理念。”

姜知夏站起身,对着众人微微欠身。

她没有半分紧张,从容地打开了自己带来的资料。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

“我的方案核心,可以概括为八个字:科学育种,精准耕作。”

她话音刚落,对面的王教授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声音不大,但谁都听见了。

一个领导抬了抬手,示意姜知夏继续。

“所谓科学育种,是建立在一套全新的杂交筛选理论上,通过对亲本性状的分析,大幅度缩短育种周期,并定向优化作物的抗病性与产量……”

“停一下。”

王教授打断了她。

“姜同志,你说的这些,听起来很美好。但育种工作,动辄就是八年十年,你说缩短就缩短?依据是什么?你所谓的全新理论,又是从何而来?”

这个问题尖锐且直接,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姜知夏身上。

姜知夏平静地回答。

“这套理论,不是我的。是一位前辈一辈子的心血,我只是个整理笔记、动手试试的人。至于依据……”

她从文件夹里抽出一份报告,递给旁边的工作人员。

“这是我在农场试验田里,用两个月时间培育出的一批小麦种子。这是它们的生长数据记录,包括发芽率,分蘖数,以及抗倒伏能力测试。”

报告被分发下去。

专家们人手一份,起初还是漫不经心,可当他们看到报告上那些详实到每日变化的具体数据,以及最终得出的惊人结论时,专家们脸上的不屑慢慢消失了,一个个像被点了穴,定定地看着手里的数据。

“两个月……这怎么可能……”

有专家喃喃自语,反复翻看着那份数据,试图找出破绽。

姜知夏没有给他们太多消化的时间,继续她的阐述。

“接下来是精准耕作。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土地缺什么,我们就补什么。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凭经验,一把撒。”

“我们通过对土壤样本进行系统分析,测定其中氮、磷、钾等关键元素的含量,然后根据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制定出最优的施肥配方。”

她又拿出另一份图表。

“这是根据我们农场不同地块的土壤样本,分析出的养分分布图。大家可以看到,即便是同一片农场,东边和西边的土地,养分差异也很大。传统的施肥方式,必然会导致一部分土地养分过剩浪费,另一部分则严重不足。”

王教授看着那份五颜六色的分布图,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搞了一辈子农业,只知道有肥地和贫地之分,何曾想过,土地里的学问,能精细到这种程度。

这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畴。

“说的比唱的好听!。”

另一个专家强行找回场子。

“你这些数据,谁知道真假?就算都是真的,也只是小范围的实验。要推广到全省,风险太大了。万一失败,这个责任谁来负?”

会议室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

姜知夏没有被问住,她没坐着,反而站到了会议室中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她身上。

“我明白各位的顾虑。所以,我并不建议立刻全省推广。”

她的提议让所有人一愣。

“我恳请省里,能划拨一块试验田给我。一块条件最差,产量最低的土地。给我一年的时间,我会用事实和数据,来证明这套方案的可行性。”

“如果成功,增产的粮食全部上交。如果失败,我个人承担所有责任。”

她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像钉子一样,砸在众人心上。

整个会议室陷入了长久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姜知夏的魄力和自信震撼了。

他们见过各种各样的报告,听过各种各样的豪言壮语,但从未有一个人,敢用最差的土地,立下这样的军令状。

陆砚舟始终没有说话,但他放在膝上的手,不易察觉地动了一下。

他看着她,心里就一个念头:这是我媳妇。

许久,坐在主位的一位省领导缓缓开口。

“城北的红枫岭,有五百亩盐碱地,荒了快三年了,种什么都长不出来。就把那里,划给你做试验田。”

这个决定让周文海都吃了一惊。

红枫岭是全省出了名的老大难,土壤盐碱化严重,几乎是不毛之地。

把那里给姜知夏,这已经不是考验,而是刁难。

“好。”

姜知夏却一口答应下来,脸上没有丝毫为难。

“一言为定。”

这场论证会,以一个谁也没想到的结果落幕。

……

消息传回军区大院,李嫂子正在家里嗑瓜子。

听完小姐妹添油加醋的转述,她手里的瓜子都撒了一地。

“什么?省里不仅认了她的方案,还给了她一块地?”

“是啊,听说是在论证会上,把那些老专家都给说服了。”

李嫂子气得胸口起伏,抓起桌上的一个碗就想摔。

可想到摔了还得自己花钱买,又硬生生忍住了。

“红枫岭?那不是块废地吗?”

她忽然想到了什么,她嘴角咧开一个不怀好意的笑。

“好,好得很。我倒要看看,她姜知夏有什么通天的本事,能让盐碱地里长出金疙瘩来!”

她觉得,自己看笑话的机会,终于要来了。

走出省政府大楼,傍晚的凉风吹在脸上。

姜知夏停下脚步,回头看着这座庄严的建筑。

新的征程,从今天正式开启。

“红枫岭是块硬骨头。”

陆砚舟走到她身边,脱下自己的外套,披在她肩上。

姜知夏拢了拢外套,上面还残留着他的温度。

“我知道。”

她转过头,看着陆砚舟。

“我知道难。但他们不知道,我这人,专治各种不服,就喜欢啃硬骨头。”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286/1111106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