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老城里“东南角”旧忆
“蓝天澜!”
次日,高津蓉又在老城里“东南角”的某条胡同里看见了正在测绘的蓝天澜。
这里有80多条胡同,不管是高津蓉的走访摸底,还是蓝天澜的测绘记录,都没法在一天之内完成,于是,高津蓉在看到他后,便大大方方小跑过去,跟他打完招呼,就开始今天的工作。
蓝天澜依旧话少,鲜少主动开口,做事也很专注,只在完成一处的测绘记录后,才抬眸瞄一眼高津蓉。
高津蓉还是像昨天那样,除了按照拆迁摸底的流程进行询问,还会多提一嘴,问对方有没有把房子租出去。
“这是你们领导让你问的?”
蓝天澜出于好奇,在高津蓉完成一家走访,而他也准备换地儿后,走过去问了一句。
“嗯?”
正在记录的高津蓉愣了一下,才迟疑开口:“你说问租客的事?”
蓝天澜点头。
“嗐!我领导哪里想得那么多,领导也是听领导的指令办事,是我自己想问的。”高津蓉摆摆手,收起了签字笔,又合上了笔记本。
“为什么要打听这个?”蓝天澜仍是好奇。
高津蓉把本子和签字笔放回斜挎包后,跟他边走边说:“我们家就有近二十户租客,要是拆了,他们肯定要重新找地方租住,所以我已经让房产中介的朋友在帮他们找新地儿了,免得临到头再找,要么价格不合适,要么地方不合适。”
“哦。”蓝天澜了然。
“不过,其他人跟你没多大关系吧?”他又问。
高津蓉说:“多提一嘴的事,又不费力气,就费点口水。”
“老城厢有不少租客,但政府拆迁一般只会考虑到户主,并不清楚房子一拆,没地儿住的可能不是户主,而是租客。”
蓝天澜笑了笑,“你挺热心肠。”
“随口一嘴儿的事,不麻烦。”高津蓉还是那句话。
蓝天澜用余光瞟了她一眼,神情自若,没有自谦,也没有自矜。
是个率真的姐姐。
“挺可惜的!”高津蓉忽地感叹。
蓝天澜的余光还没来得及收回,干脆转头看向她,“什么可惜?”
高津蓉抬手指向周围,“这个地方可惜,住在这里的人也可惜。”
“政府要除旧建新,却没法保留下所有古迹,因为从研究意义和保留价值而言,并非所有古建筑都有留存的必要,而且一旦留存,就需要人力物力来维持,长此以往,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兴许半年以后,这里就会变成一堆废墟,而曾经住在这里的人,也再难找到类似的住处,可能他们现在还没意识到,等换了新的地方,才会觉得当初能住在这里,是多么可贵。”
蓝天澜没有接话,似是在思索什么,低垂着头,以一步远的距离跟在高津蓉身后。
高津蓉继续说着:“ 这一片区域,大概400平方千米吧,跟老城一起经历了六百余年的沧海变迁。”
“就像一位古稀老人。”
“明代的重要行政机关都在北城,南城几乎没有,到了清代,这边才逐渐有了校士馆、河营守备公署、海防营务处、天津县衙。”
“昨天我们走过的那几条胡同,在清朝就是学子们考试的地方。”
“待会儿要去的丁公祠胡同,北端的位置就曾是河营守备公署所在。”
“当年,河营守备公署就维护着城厢附近河流的防务、安全、交通等。”
“河营守备在当时是正五品的官职,为直隶河道总督所辖,衙门坐落于此,周边就形成了河营前胡同、河营后胡同、河营西箭道等胡同。”
“到了同治九年,设海防营务处,衙署在东门内,那里在1905年改为营务处小学,后为市立第三小学、第七区第四保第一国民学校、第二区第四小学、东门里大街小学,1976年改为东门里第二中学。”
“我爷爷以前就在那一带上学。”
说话间,二人已来到下一户人家,高津蓉停下敲门拜访,蓝天澜则继续测绘。
完事儿后,高津蓉还是边走边讲,蓝天澜跟在后面静静听着。
“后来义和团运动爆发,‘庚子之乱’听说过吧?”高津蓉回过头来看向蓝天澜。
蓝天澜想了想,最后摇头。
高津蓉转回头,目视着前方,“就是因义和团运动激化了中外矛盾,导致英、美、法、俄、德、日、意、奥八国联军武装侵华的历史事件。”
“最终的结局是,联军攻陷北京,慈禧西逃,清廷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
“而在这里,天津县署遭义和团焚毁,只留下了前后两排房屋。”
“两年后,列强把天津还给了中国人,但那时的天津城墙已被拆除,在袁世凯的主持下,于南马路南门东,水月庵旁成立了‘第二代’天津县署衙门。”
“所以才会出现旧县署后街、旧县署西箭道。”
“中华民国成立后,第二年就把天津府给撤了,天津县署再度搬家,在原天津府署的旧址上建立起了‘第三代’天津县署衙门。”
“后来,天津县署的房子又拨给天津第一初级审判厅使用,再后来,天津法院也迁来了,等到*****,天津中级、高级人民法院均在这里坐落过,从清末到民国,天津很多知名案件都是在这里审理的。”
“在民国初年,法院两侧建成了许多房子,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西侧的瑞庆里、松柏巷、俊业里,东侧的健德里……”
断断续续的讲述过程中,二人已经走过了十几条胡同,完成了上午的工作。
而蓝天澜在高津蓉的侃侃而谈之下,再次看向镜头时,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曾经的老城,从莘莘学子踏入考场,到官宦鱼贯穿梭其间,再到战火纷飞,列强肆虐…最后归于平凡的市井烟火,在岁月中沉寂后积……
“你怎么没从事考古专业的工作?”
从镜头前抬起头来,蓝天澜疑惑地看向高津蓉。
短短一上午的时间,他已然看出,高津蓉所学扎实,不管是进博物馆当讲解员,还是进考古队,她都能胜任。
可眼下,她却成了一名街道办工作人员,不免觉得可惜。
“听爷爷的话呗!”高津蓉踢了踢脚下的石子儿。
蓝天澜难得挑眉,摆出了很少挂在脸上的戏谑表情,“你可不像听话的孩子。”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293/11111110.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