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燃情老城厢 > 第13章 多了个搭档

第13章 多了个搭档


“怎么?我看起来很叛逆?”

高津蓉双手交叉环在胸前,转身正面对向他。

蓝天澜但笑不语。

高津蓉努努嘴,坦言:“我爷爷倍儿爱面子,非要我考公务员,正好鼓楼街道办离我家近,我上班方便,他也放心。”

“他老人家这辈子没啥图的,大的愿望我也帮他实现不了,当个公务还是不在话下。”

她说得很随意,但蓝天澜能看出来,她多少有些不甘心。

“那你呢?学以致用,开心吗?”高津蓉把问题抛了过去。

蓝天澜也如实道:“谈不上开心与否,我爸就是搞测绘的,算是子承父业。”

“子承父业……”高津蓉若有所思。

蓝天澜没再说话,耐心地等待她的下文。

“又到中午了。”

高津蓉忽地话锋一转,抬手看了一眼手表,然后向他挥了挥手,“我回去吃饭了,下午见。”

“嗯。”蓝天澜颔首,目送她远去后,也拿着设备返回单位。

二人还没熟到一块儿吃午饭的程度,至少高津蓉这么认为。

回到家后,饭菜已经摆上了桌,高海河还在忙进忙出端碗上菜。

高津蓉洗了手就过去帮忙,并随口问:“老高同志上午都在干嘛?”

高海河头也不抬地说:“能干嘛?打扫屋子,买菜做饭,顺道给马姐的房顶补了个漏。”

“马奶奶家?”高津蓉拿起饭勺舀饭。

“不然还有哪个马姐?”高海河说道。

高津蓉蹙起了眉,“怎么找你弄?你补得来吗?一把老骨头了,也不怕闪到腰。”

“嗐!他们家屋顶比马路还低,搭个梯子就下去了,没啥难度。”高海河不以为意。

“等换了新房就没这些问题了,早该把这些‘三级跳’给推了重修。”高津蓉嘀咕道。

高河海没有接话,拿起筷子,转移了话题:“这两天工作还顺利吧?”

“没你在背地里拆台,当然顺利。”高津蓉冲他咧嘴一笑。

高海河睨了她一眼,就埋头吃饭了。

多说多错,他干脆闭嘴。

“对了。”

二人沉默地吃了一会儿饭,高津蓉再次开口,口吻很随意,但又有些认真。

“我最近多了个搭档,工作起来没那么无聊了。”

“搭档?你不是不爱跟同事一块儿组队吗?”高海河略显疑惑。

高津蓉虽然性格外向,又自来熟,但不喜欢扎堆堆,不管是以前上学,还是现在上班,跟同学同事的关系都是君子之交淡淡如水,唯一的朋友只有从小块儿长大的肖俊和王大卫。

究其原因,还是与她儿时的遭遇有关。

为此,高海河曾偷偷请教过儿童心理专家,对方称,这种心理创伤,要么等时间来愈合,要么就只能靠她自己走出来,旁人的帮助作用不大,搞不好会适得其反。

“男的女的?”高海河忙追问。

高津蓉不咸不淡地说:“男的,也是南开毕业的,他搞测绘的,跟我一条路线,基本每天都会碰上。”

“男的,也是南开毕业的……”高海河放下筷子,捋着下巴虚起了本就不大的双眼。

察觉到疑似鼠目的审视,高津蓉掀起眼皮,口吻更加平淡了,“他对我没意思,不是为了想追我才再而三地制造巧遇。”

这一点,她已经证实过了。

“不是精心设计的巧遇反而容易让人陷进去。”高海河幽幽道。

这下轮到高津蓉虚起了眸子,“爷爷,你最近是不是台偶看多了。”

高海河耸耸肩,不置可否。

“你下午别出去,等在家里,有个大件儿要送过来。”高津蓉叮嘱道。

“大件儿?你买啥了?”高海河好奇问。

高津蓉说:“在商场订了一台跑步机,你放院子里,没事儿就跑跑,还能把小王放上面锻炼,省得你带它出去遛弯儿,会被人当成二愣子。”

“你咋不拿条狗链子把我拴院子里?”高海河显然清楚她在打什么算盘。

“现在还不到时候,等你得了老年痴呆再说。”高津蓉摆出了尊老爱幼的笑容。

高海河一撂筷子,“给你气饱了!”

“老高呀,我是为你好,谁叫你没个老伴儿照顾你呢?”高津蓉学着他平时的口气,又拿老生常谈的话题去噎他,气得他更饱了。

“不听不听栗子念经!”高海河捂住耳朵,气呼呼地回了房。

“啦啦啦……”

高津蓉心情大好,哼着歌拐进清修院胡同,不出意外,蓝天澜也在那里。

他正在架设测绘仪,看到高津蓉走来,朝她颔了颔首,算是打过招呼了。

“知道这里曾发生过什么大事件吗?”高津蓉背着双手慢慢踱到他身后,也看向了镜头。

“知道。”蓝天澜终于能答上她的历史考题,心里不由有些得意。

不过,他的脸上还是云淡风轻的表情,“民国时期,施剑翘为父报仇,在居士林刺杀了孙传芳,轰动全城。”

“看来是个天津人都知道这事儿。”高津蓉老气横秋地点点头。

说话间,二人已完成了那一块儿的工作,继续往前走,离清修院胡同10号更近了。

此时骄阳正好,斑驳的树影映照在古旧的墙壁上,随风流动,好似二人的听众,尽兴时便鼓掌叫好。

想到此,蓝天澜忍不住垂首轻笑了一下。

“嗯?”

高津蓉转头看向他,“笑什么?”

“没!”

蓝天澜赶紧敛容正色,随口问道:“那居士林会拆吗?”

“暂时还没听说,但应该会搬迁。”高津蓉想了想,推测。

她指着周围的灰墙青瓦,给蓝天澜讲述起了这里的前世今生:“居士林被世人广知,是因那起有名的刺杀事件,但它的历史意义远不止于此。”

“咸丰年间,天津大盐商李春城在此修建清修院作为家祠,慢慢地,附近便陆续盖起了民房,形成一条胡同。”

“北洋时期军阀混战直鲁联军进驻天津,借故封闭了清修院,直到1928年才将其归还。后来,在北洋政府担任过国务总理的靳云鹏联合已下野的大军阀孙传芳找到李氏后人李颂臣商议,将清修禅院改为‘天津佛教居士’,让此处在佛教界打响名气。”

“刺杀事件过后,林内佛教活动逐渐衰落,直到1950年,林长靳云鹏去世,使得此处走向荒废,至1952年,彻底关闭。”

“文革期间,居士林旧址被改为街道工厂,主体建筑外部遭到破坏严重,里面供奉的毗卢遮那佛和文殊菩萨两尊鎏金佛像也被移到大悲院存放。”

“为了关怀宗教政策,后政府出面,将街道工厂迁出,并恢复了佛事活动,又在重修工程告竣后,将迁走的佛像迎回居士林继续供奉,才有了现在的居士林。”

说罢,二人已来到居士林门外。

一处墙角下有几只鸽子在嬉戏,它们似乎不怕人,见高津蓉靠近,依旧在地上啄食。

高津蓉慢慢蹲下,继续说道:“经历了百来年的蹉跎,居士林已经算危房了,而且里面的空间也很狭小,没法像其他寺庙一样供人祭拜修行,就算没有这次大拆迁,我看迟早也会挪地方,或者扩建、翻新。”

蓝天澜选了一块平整的地面,架好测绘仪,调焦校准,开始测量这里。

高津蓉也随后站起,敲响了居士林的大门。

她在蓝天澜镜头里的身影越来越小,依旧是倒立,但却不再突兀,仿佛已彻底融入他镜头里的天地。

“诶?那不是小高吗?”

就在二人一前一后朝下一条胡同走去的时候,高津蓉的两个同事正好路过这里,望着他俩的背影,其中一个八卦道:“小高怎么和区建委的测绘员在一起?”

“碰巧顺路吧?他俩看起来不太熟的样子。”另一人说道。

“是吗?感觉他俩的背影挺搭。”前一人说道。

另一人笑:“看着都挺条顺儿的。”

“咱们小高还是单身吧?”

“好像…是!”

“那你给打听打听,这小伙儿是谁?要是也单着,凑成对呗!”

“哎哟!先把手上的活儿干完再说。”

“工作说媒两不误嘛。”

风徐徐,伴着二人的言笑晏晏,高津蓉和蓝天澜已拐进大费家胡同……

“大家看看分发的表格,有没有补充的?如果没什么问题,第二轮摸底就让拆迁户们直接填表。”

两天后,高津蓉和同事们在早会上就拿到了打印出来的拆迁入户调查表。

上面写得很详细,除了高津蓉第一次摸底时问的那些问题,还增加了无证建筑的面积、土地使用情况,离休干部,以及特困户、残疾人、低保户的相关证号注明等等。

还有一张附件,是针对农村户口的,高津蓉扫了一眼,同样写得很详细。

“还有你们上次摸底,有一些备注为‘待定’的户主,这次要明确下来。”领导补充道。

高津蓉举手提问:“如果对方还是不愿拆呢?”

领导斩钉截铁地说:“那就说服对方。”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293/11111109.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