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水位线下降
这几天的日子,像是被拉慢了的钟摆,不紧不慢地晃着。
林晚和老石匠的交易越来越顺,他按李承明画的样子,在陶碗底刻了“安唐”二字,送来的碗一批比一批规整。
林晚每次都按约定给足水和点心,老石匠乐呵得很,说家里孙子现在天天盼着他去送碗,就为能多吃块芝麻酥香饼。
张万霖的小厮也来得勤了。
绸缎庄老板果然有门路,送来的物件都透着精致。
先是两匹藏青色的老布,说是放了十年的存货,布面带着自然的光泽。
林晚摸着手感就知道是好东西,花了五两银子买下。
送到陈姐那儿,被鉴定为安唐中期的上等粗布,民俗馆很感兴趣。
后来又送来个黄铜小香炉,炉身上刻着缠枝莲纹,看着就不是民间寻常物件。
林晚咬咬牙用八两银子收了。
经过陈姐鉴定后,得知这玩意儿能值不少钱。
更让林晚高兴的是,二牛最后找到的那小块铜镜碎片,正好补上了最后一个缺口。
她把拼完整的铜镜用软布包好,特意抽了个空送到陈雅丽那儿。
没过两天,陈姐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语气里难掩兴奋:
“林晚,你这镜子可太值了!这个确确实实是安唐初期的民间仿文人镜,缠枝梅花纹的走向、镜钮的样式,都跟史料记载对上了。关键是它够完整,连木匣残片都能佐证年代,民俗馆那边说想长期展,一年给一万二的展费,你看怎么样?”
林晚握着手机,听着那边报出的数字,心里有点发飘。
虽说她也知道这个镜子不一般,但没想到真能有这么大价值。
“陈姐,展费啥的都好说,您看着安排就行。”
“我就知道你痛快。”陈雅丽笑了,“回头我把合同给你送过去。”
挂了电话,林晚把消息告诉张琪和李承明,俩人都替她高兴。
张琪拍着吧台笑:“那破铜片子有出息,这下不光能换奶茶,还能当长期饭票了。”
李承明推了推眼镜,仔细看着手机里铜镜的照片。
“这镜子的铸造工艺虽然不算顶尖,但能反映安唐初期民间对文人风尚的模仿,民俗馆展出去,确实能让更多人了解那个时代的生活细节。”
三人相视一笑,林晚当即决定,今晚吃大餐!
同时现代这几日也热闹。
张琪天天数着订单乐,说民宿老板又介绍了好几个客户,都点名要老石匠的陶碗,还有人问有没有类似香炉的小摆件。
“你这儿现在可不是奶茶店了,快成‘安唐老物件专卖店’了。”
张琪一边给陶碗缠绳子,一边跟林晚打趣。
林晚听着笑,心里却惦记着古代那边。
周里正把村子管得不错,新井出水后,村民和流民的矛盾少了很多,来店里换水的人虽然多,却都按规矩排队。
偶尔有人争执,周里正的衙役几句话就能劝开。
矛盾少了,精神就恢复的不错。
她甚至能腾出功夫,每天多做几屉饼干。
可安稳日子就像窗台上的露水,看着晶莹,太阳一出来就没了。
这天傍晚,林晚觉出不对劲。
往常这个点,队伍虽长,却透着股慢悠悠的松弛。
今天却不一样,排在前面的人都踮着脚往店里瞅,脸上带着急慌慌的焦灼,连说话声都比平时高了八度。
“听说了吗?东头那口老井见底了!”
“俺家那口也快了,早上打水时,桶绳放到底才勉强够着点泥汤子。”
“周里正挖的新井咋样?要是那口也干了,咱们可就真没水了!”
......
林晚闻言眉头一皱,刚要问站在最前面的王大柱,他就先开了口,嗓门里带着少见的沮丧。
“林姑娘,糟了!村里好几口井都快干了,新井的水位也降得厉害,今天打水的人排了半里地,一桶水得等俩时辰!”
玻璃门被推开的瞬间,外面的热气裹着尘土涌进来,混着人群里的汗味,让人心里发闷。
他把水桶往地上一放,桶底的泥点子溅到锃亮的地板上,他也顾不上擦,只是一个劲地叹气。
“这鬼天气,一年没正经下雨了,再这么下去,别说庄稼,人都活不成了。”
林晚陷入沉思。
之前查资料的时候,记得安唐时期的地下水明明不少,怎得井水没用多久就没了。
莫不是旱得太久所致?
她给王大柱装满水,又多拿了两块饼,声音放得缓。
“先别急,总会有法子的。”
王大柱接过水,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没说,只是重重叹了口气,扛着水桶走了。
后面的人紧跟着涌上来,队伍比平时长了一倍还多。
不仅有本村的,连邻村的都来了,手里的水桶、瓦罐叮叮当当地撞在一起,像是在敲一面破锣。
“林姑娘,给俺来两罐水!”
一个老汉拄着拐杖,手里攥着三枚铜钱,手都在抖。
“孙媳妇快生了,家里一点干净水都没了。”
林晚给他装了水,又从吧台下摸出一袋红糖递过去。
“这个给产妇喝,别用生水。”
老汉眼圈一下子红了,把铜钱往吧台上一放,作势就要跪,被林晚赶紧拉住。
“使不得,快拿着水回去吧。”
接着是个年轻媳妇,怀里抱着个瘦得脱相的孩子,手里捧着个小布包,打开一看,是半袋麸皮,里面还掺着不少沙土。
“俺就这些了,能换半罐水不?孩子一天没喝水了。”
林晚没接麸皮,给她装了满满一罐水,又冲了杯温的甜浆递过去。
“给孩子喝点这个,润润嗓子。”
媳妇愣了,抱着孩子的手紧了紧:“这……这咋好意思……”
“拿着吧。”林晚笑了笑,“孩子要紧。”
队伍里的人看着,有人把手里的杂粮往怀里又揣了揣,有人默默把铜钱数了又数。
林晚看着心疼,干脆站到门口喊了一嗓子。
“家里有老人孩子的,往前站站,先给你们换。”
人群顿了顿,随即有人小声说“谢谢林姑娘”,有人把自家的老人往前扶了扶,场面虽挤,却没了之前的焦躁。
正忙着,石头和柱子挤了进来。
俩小子今天没像往常那样咋咋呼呼,柱子的头埋得低低的,手里的空水桶晃悠着,看着没精打采。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302/11111047.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