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605章 赠书

第605章 赠书


孙陶然是今年入学北大的一名新生。

    他是以全吉林文科第四名的成绩考进来的,学的是国民经济管理。

    这还是有点小难度的。

    因为这年北大在吉林省文科一共招26人,而经济管理作为时下最热门的系,全国仅仅招生40人,在吉林呢,只招2个人。

    而孙陶然高中所在的那个班,拟报的就有3人。

    这不难理解。

    中国最好大学之一最好的系,哪个学子能不心向往之?

    带着无上光荣,孙陶然从省城来到京城,进入了北大的校园学习。

    “老孙,别看书了,走了走了。”舍友喊了声孙陶然,“赶紧去前面排个好位置,今天可有不少大人物要过来露面呢!”

    “大人物?”

    孙陶然有些迷茫。

    “对啊,都是各界名流,我听说就连江弦都要来呢。”

    “江弦?!”

    孙陶然一下儿来了兴趣。

    虽然学的是经济,但是孙陶然心底还是相当文艺的,这年头也很流行这一套,在高中的时候,他就加入过一个才子佳人小圈子。

    平日里,孙陶然在那个小圈子也是时常自诩才华横溢,很多人都说他的散文和诗歌写得如同天外飞仙,超凡脱俗。

    记得当时,班上有个女同学数学等课程不太好,班里人都很担心她考大学的问题,老师就和孙陶然商量让这个女生跟他同桌,以便他随时可以去帮助她。

    那个年代重视高考是从高三开始准备的,不像后世的学生似得,恨不得进入高中的那一天就开始了高考准备倒计时。

    于是在高考前的元旦,孙陶然写了一首诗词激励这个女生:

    “你是我最亲密的战友,你是我最可怕的敌手,你是我最可亲的同志,你是我最默契的朋友,希望有一天,你我,能够手拉手,对人生做最后的谢幕”

    嗯,这也算是这个年代特有的一种情谊,不但是好同学好朋友,还是相互支持一起奋斗的有为青年。

    总之,孙陶然对文学的热爱那是渗透进骨子里的,对江弦这个名字,那更是崇拜到不能再崇拜,喜欢到不能再喜欢。

    他家庭条件还不错,父母都是大学生,家里文化氛围很浓厚,也就支持孙陶然购买了很多的书籍,其中最多的就要数江弦的作品。

    作为一名年轻作家,也是一名在思想上非常先锋的作家,江弦的作品对于孙陶然这样的小年轻,有着不可自拔的吸引力。

    如今一听说江弦要参加此次典礼,孙陶然只觉得做梦一样幸福。

    “是真的吗?”

    “真的是那个江弦?”

    孙陶然逮着相识不久的舍友一顿确定,生怕对方是拿他这个东北老爷们寻开心。

    “千真万确,江弦就是江弦,除了写书那个,还有哪个江弦?”

    “快走快走。”

    孙陶然扛着板凳就跑。

    嗯,这年头基本每个大学都会给学生发这么一个小板凳。

    形方,色黄,高约一米,新生报到时人手一个,平日置于宿舍书桌之下,乃室外看电影、开大会必备之物,随手携带。

    最重要的一点:

    毕业时交还!

    飞速赶到五四体育场,这里已经是人头攒动,人手一个板凳。

    孙陶然眼疾手快,带着舍友们占了个比较靠前的位置,典礼很快就开始了。

    相对来说,入学典礼的气氛是很随意的。

    随意到什么程度呢?

    副校长兼教务长的同志,介绍的时候竟然忘了介绍校长丁石孙同志了!

    对此,大家也只是哈哈一笑置之。

    这要是换一个地方,换一个时代,恐怕必须要鸡飞狗跳。

    另一个备受瞩目的自然就是知名校友江弦同志了。

    还没介绍他的时候,孙陶然就注意到了这位坐在主席台上的男同志,觉得他器宇不凡,他也不太清楚江弦长什么样子,正如很多人读了那么多托尔斯泰、高尔基读了那么多巴金、茅盾.其实也不清楚这些人长什么样子。

    于是孙陶然便猜测此人是江弦。

    结果也正如他猜想的那样,教务长介绍这位是《人民文学》主编、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江弦同志,全场立刻爆发出巨大的掌声,学生们拼命鼓掌,可见江弦在学生们心中有多受欢迎。

    台上的几名老教授笑了笑,交头接耳说,“江弦同志可真是青年偶像啊。”

    “毕竟他写的大部分书,都是写给青年们的嘛。”另一名老头笑了笑。

    孙陶然坐在前排,是掌声的“罪魁”之一。

    台上的江弦简单打了个招呼,就将重心交给了校长,由他来发言。

    “同学们,欢迎来到北大。”

    丁石孙拿起话筒,微笑地看着台下。

    “你们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奋斗的故事。”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

    “我知道,你们中有的人走了很远的路,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知识上的跨越。”

    孙陶然不自觉地点点头,高考,这确实是在中国改变自己命运的最大机会,尤其是作为平民的孩子若想出人头地,高考几乎是唯一的机会。

    他的父母就都是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他们藉此从农村走到了省城,也是因为高考,孙陶然这才得以从省城走到了京城。

    丁石孙基本不讲什么废话,他的声音平和有力,“我知道你们都是各地的佼佼者,历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才得以坐在这里。”

    说到这儿,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但是今天,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而学习?”

    体育场顿时一片寂静。

    孙陶然也愣住了,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北大师生坚持教学与研究,为的是保存文化的火种。”

    丁校长的声音变得深沉,“解放初期,百废待兴,北大人投身国家建设,为的是民族复兴的理想,而现在.”

    他停顿了片刻,“现在我们的国家走上了新的道路,需要的不仅是技术专家,更是有独立思考能力、有人文关怀、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孙陶然微微前倾身体,被校长的话深深吸引。

    “作为数学家,我一生与数字和公式打交道。”

    丁校长微笑着说,“但我始终认为,比解题更重要的,是明白为何解题,比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如何运用知识服务于人类的美好生活,我希望你们能够意识到,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用眼睛看不见的,只有用心才能看见”

    丁石孙这最后一句话一出,顿时有学生窃窃私语的讨论起来。

    “好耳熟。”

    “好像是《小王子》里的话。”

    “是吗?”

    学生们的疑惑很快得到验证。

    丁校长推了推眼镜,“我认为学习,不仅是学习用眼睛观察世界,更重要的是学会用心感受世界,更重要的是求知最初的那份喜悦与纯粹。”

    “可能已经有人听出来了,我刚才引用了一部小说里的话,正是江弦同志的小说《小王子》,亦是江弦同志赠给北大最珍贵的一件礼物。”

    说着,丁校长从讲台上拿起一本薄薄的书册,“这部《小王子》,或许在座有些人听说过,或许没听说过,这是一本童话,但远不止是童话。”

    “书中的小王子,走访各个星球,遇见了许多奇怪的大人,有沉迷于权力的国王、有只知道计算星星数目的商人、有从不实际探索的地理学家.”

    “这些大人都太专注于数字和功利,却忘记了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东西,于是江弦同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用心才能看见的。”

    “江弦同志将这件宝贵的礼物赠给了北大,如今我代表北大,将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再赠送给我们新的学子,我谨代表北大,赠送每位新生一册《小王子》。”

    丁石孙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一下,也不得不停顿,台下激动的学生们已经为他鼓起无比热烈的掌声,每位同学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

    等掌声渐渐停息,丁石孙才举起手里的那本小书:

    “我前面问过大家一个问题,现在我再问一个——你们将如何度过在北大的时光?仅仅是获取一纸文凭,还是追寻更深层的价值?”

    给了台下几秒钟思考的时间,丁石孙这才继续讲道:

    “北大有自己的校训——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丁校长缓缓道来,“这八个字,不仅是镌刻在石碑上的箴言,更应当成为每个北大人内心的准则。”

    “我很欣慰的是,今天能通过这部小说讲讲这八个字,讲讲这四个准则。”

    台下响起一阵细微的议论声。

    “‘爱国’,首先是要爱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丁校长翻开书页,“小王子说:‘你要永远为你驯养的东西负责。’真正的爱国,是为那些与我们命运与共的人们负责。”

    他继续道:“‘进步’,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灵的成长,小王子在旅途中不断反思,不断思考,这种反思,正是进步的源泉。“

    “‘民主’,在于尊重每一个独特的生命,小王子遇到的每个角色——国王、商人、点灯人,都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而北大要培养的,不是千篇一律的人才,而是各有特色的思想者。”

    “‘科学’精神,在于求真,还是那句我希望你们能记住的话:‘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用眼睛看不见的,只有用心才能看见。’科学的探索不仅需要理性,更需要直觉和想象力,需要保持孩童般的好奇心。”

    “因此,我要送给你们的,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面镜子。”

    “希望你们在求知路上不时照见自己的初心,牢记北大人应有的担当,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不要忘记人最本真的渴望——对美的感受,对爱的需求,对意义的追寻。”

    “我的话讲完了.”

    丁石孙话音落下,全场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笑声,这是对校长闻弦歌而知雅意的智慧,以及从谏如流的胸怀深表感谢。

    另一边,激动的不止是学生们,还有几家知名纸媒派来的记者。

    作为全国最好的高等学府,开学典礼在媒体眼中同样是一件值得说道的事情。

    来自人文社的记者王小珍已经报道过两次北大的新生开学典礼了,最早的一次还是在81年,当时校领导在典礼上介绍了那一年赫赫有名的冯大x窃书s人事件

    ——那是个北外的学生,学习成绩优越,一夜乘着夜色潜入魏公村书店,想偷得一本法汉词典,供学习法语用,正偷书际,被一位店员发现,冯大x惊慌之中抄起不知什么东西砸了过去,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舆论。

    这人当时很快就落网了,后面他还不要辩护律师,要作自我辩护,自我辩护的大意是,我作为一名研究生,需要一本法汉词典,而我买不起,便只好去偷,偷的过程被人发现,急乱之中把人打死,实在不是有意杀人。

    在自我辩护中,他还引用了一句萨特的名言:“存在先于本质。”

    要说他还是用错了名言,光想着外国的萨特,忘了中国的孔乙已的名句“读书人的事儿能叫偷么?”

    当时北大校领导毫不避讳,绘声绘色的讲了这个事件,因此王小珍印象非常深刻。

    而这一次,北大校长丁石孙赠书,还在发言中极力推荐这部名为《小王子》的小说。

    这更是值得说道的事情!

    丁石孙这一句话,可不是简单的一句话。

    对于全中国的进步青年来说,北大校长都推荐了,你们看不看?

    对于希望自己子女将来学业有成的家长来说,北大校长亲自推荐了,你让不让你孩子看?

    总之,这次典礼,以及校长丁石孙同志的发言,值得报道,非常值得报道。

    另一边,北大的图书馆管理员都懵了,陆续有学生过来借阅《小王子》,短短一中午,图书馆的《小王子》全部借空了。

    图书馆的领导听说这件事以后忍不住会心一笑。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毕竟丁石孙只送书给了大一新生。

    上面儿还有好几级老生呢。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357/11110516.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