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10
永乐二十二年,是一个关键的节点。尽管太医再三禀报,陛下龙体康健,再执政几年亦无大碍,但朱棣却做出了一个震惊朝野的决定——禅位。
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上,朱棣将象征皇权的玉玺,郑重地交到了太子朱高炽手中。他看着儿子激动而又惶恐的神情,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洪亮地对满朝文武宣布:
“朕御极二十有二载,北征漠南,七下西洋,开疆拓土,赖祖宗庇佑及众卿辅佐,幸不辱命。然,江山代有才人出,太子仁孝宽厚,深得朕心,亦堪大任。朕今日禅位于太子,自为太上皇,望众卿同心协力,辅佐新君,共保大明江山永固!”
这一刻,朱高炽热泪盈眶,他深知父亲此举,既是为了让他早日历练,也是为了避免历史上权力交接可能出现的动荡。他跪地接过玉玺,誓言必不负父皇重托。
退位后的朱棣,并未安享晚年,反而彻底放飞了自我。
他卸下了皇帝的身份束缚,以“太上皇兼天策大将军”的名义,重新披挂上阵,率领着他一手打造的百战雄师,开始了更加自由、更具侵略性的扩张征程。
用他的话说:“以前当皇帝,打仗还得考虑个名声、顾忌个得失。现在好了,老子就是个大将军,看谁不顺眼就打谁!给咱孙子多打点地盘下来!”
朱高炽和已经晋升为太子的朱瞻基,看着老父亲(爷爷)比当皇帝时还要“穷兵黩武”,既无奈又敬佩。
劝是劝不住的,只能尽力保障后勤,同时兢兢业业地治理好庞大的帝国。
好在,当他们回到东宫,看到那个聪慧过人的小家伙——朱祁翊时,所有的疲惫和担忧都化为了欣慰和动力。
朱祁翊,这个在万众期待下出生、服用了“生子丹”的孩子,果然天赋异禀。
刚满一岁便显露出远超常人的聪慧,目光灵动,学东西极快。
朱高炽和朱瞻基将对未来的所有期望都倾注在了这个孩子身上。
朱祁翊大部分时间都跟在父亲朱瞻基和祖父朱高炽身边,由他们亲自教导启蒙,接受最顶级的皇家教育。
朱高炽更是越看越喜欢,在朱祁翊三岁时,便正式下旨,册立其为皇太孙,明确了大明第三代继承人的地位。
至于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经过这么多年的“熏陶”和朱元璋时不时的“精神威慑”,早已彻底熄了不该有的心思。
他们现在的生活挺好,富贵闲王,偶尔还能带兵跟着老爹出去打仗过过瘾,又不用承担皇帝的重任,何乐而不为?更何况,他们是真怕啊!
怕万一自己有点什么歪念头,那位已经“死”过一次的太祖爷爷,说不定还又能从地底下爬出来收拾他们!
还是安分守己比较安全。
胡善祥如今已是太子妃,地位尊崇。她温婉贤淑,将东宫打理得井井有条,是朱瞻基的贤内助。
虽然儿子朱祁翊主要由丈夫和公公亲自培养,与她相处的时间相对不多,但她深知这是皇室的需要,从无怨言,只是默默关注着儿子的成长,在他需要母亲温暖时及时出现。
她很清楚,自己以后的使命就是确保后宫的稳定,让丈夫和儿子没有后顾之忧。
于是,大明王朝进入了一个奇特的“三元共治”时期:
太上皇朱棣在外开疆拓土,武功赫赫,成为帝国最锋利的矛。
明太祖朱元璋在海外开疆拓土,是对外的一把大刀。
皇帝朱高炽坐镇中央,休养生息,推行仁政,是帝国最坚实的盾。
太子朱瞻基作为储君,积极学习理政,协办军国大事,是承上启下的关键。
而年仅几岁的皇太孙朱祁翊,则如同初升的朝阳,承载着这个家族乃至整个帝国最光明的未来。
朱高炽在位十年,这位以仁厚著称的皇帝,虽然身体始终不算强健,但在父亲朱棣和“祖父”朱元璋于他在位第五年主动停止大规模对外征伐、转而致力于消化巩固庞大疆域后,他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但父亲和祖父也在洪熙八年离世了。
他秉承休养生息的国策,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使得经历了永乐年间连年征战的大明帝国,真正实现了国富明安的盛世景象。
他在朱元璋打下的海外资源基地和朱棣征服的陆上丝路新通道的财富支撑下,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史称“洪熙之治”。
对于父亲朱棣征服的印度地区,朱高炽展现出了高超的统治智慧。
他从史书上后世人的评价深知直接套用中原法度难以管理这片信仰、习俗迥异的土地。
于是,他采纳了谋臣的建议,巧妙地将征服者大明人定义为印度种姓制度顶端的“婆罗门”,宣称是受天神派遣来领导这片土地的“神选之子”,从而在意识形态上确立了统治的合法性。
同时,他极为厌恶当地一些不卫生的习俗(如用手擦屁股、手抓饭、污染恒河),但他没有粗暴地直接禁止,而是授意随行的佛教高僧和精通当地文化的大臣,巧妙地“创造”或“引申”出几位新的“神祇”或“戒律”,以宗教教义的形式劝导乃至禁止这些行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逐渐将中原的文明习惯潜移默化地推行下去。
朱瞻基作为太子,在这十年间深度参与朝政,由于父亲体弱需静养,加之他自己没有后宫纷扰,精力充沛,实际上承担了大部分日常政务的处理。
因此,当洪熙十年朱高炽驾崩,朱瞻基顺理成章地登基为帝时,权力交接异常平稳顺利,几乎没有任何波澜。
他年号宣德,延续了父亲的休养政策,并开始将重心转向文化建设和内部精细化管理,开启了后世史家赞誉的“仁宣之治”的后半段辉煌。
然而,在朱瞻基内心深处,始终笼罩着一层来自“未来”的阴影。
就在他登基后不久,父亲朱高炽去世带来的悲伤尚未完全平复,他做了一个极其可怕的噩梦。
梦中,他违背了对祖父和父亲的承诺,纳了妃嫔,并宠爱其中一人生下了皇子。他如同鬼迷心窍般,不顾胡善祥和嫡子朱祁翊,执意要废长立幼,结果那个幼子长大后,竟活脱脱又是一个“朱祁镇”的翻版,穷兵黩武,葬送国运……朱瞻基从梦中惊醒,冷汗浸透寝衣,心有余悸地看着身边安睡的胡善祥,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紧紧握住了妻子的手。
这个噩梦如同警钟,让他彻底断绝了任何扩充后宫的念头。他将全部的心血和期望都倾注在了朱祁翊身上。
朱祁翊也不负众望,在高祖父朱元璋和曾祖父朱棣去世前几年的悉心教导下,打下了极其坚实的文武基础,聪慧仁厚,见识不凡,早已被立为太孙,现在是太子。
朝中大臣见皇帝态度坚决,太子又确实优秀出众,加之回想起永乐、洪熙两朝皇帝的铁腕,也无人敢再提选妃之事。
偶尔有不开眼的言官试探,朱瞻基便会勃然大怒,直接扣上“诅咒国本”的帽子严惩,其手段果决狠辣,颇有永乐遗风,让人清晰地意识到,这位宣德皇帝,绝不仅仅是仁厚那么简单。
于是,大明王朝在宣德皇帝的统治下,对外保持强大威慑,对内繁荣稳定,皇太子朱祁翊在父母和祖母的关爱和严格教育下健康成长。
胡善祥作为皇后,母仪天下,与朱瞻基相濡以沫,成为了他稳固的大后方。
朱瞻基虽然时刻背负着对“历史”的恐惧,但也正是这份恐惧,让他时刻警醒,勤政爱民,最终成为了一代明君。
宣德皇帝朱瞻基在位的岁月,将“仁宣之治”推向了顶峰。他勤政爱民,整顿内务,对外则保持强大威慑,使得大明国力蒸蒸日上。
当他最终溘然长逝,将一幅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版图和一个高效运转的官僚体系交到太子朱祁翊手中时,满朝文武和天下百姓,都对这位在几位皇帝(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倾注了无尽心血培养出来的继承人,报以极高的期望。
而朱祁翊,也的确没有辜负这份沉甸甸的期望。
他自幼沐浴在高祖父的雄浑气魄、曾祖的开拓精神、祖父的仁厚治理和父亲铁血手腕交织而成的独特氛围中,对帝王心术、治国方略的理解远超常人。
他深知这个庞大帝国需要什么——不仅仅是武力征服,更是有效的治理、文化的融合和经济的血脉贯通。
登基之后,年号景泰的朱祁翊,展现出了超越前人的宏大气魄和精细手腕。
他并未盲目扩张,而是在父祖打下的坚实基础上,致力于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帝国体系。
陆上,他沿着曾祖朱棣和高祖朱元璋新开拓的丝绸之路及其分支,建立了一套更完善的都护府与羁縻州制度,以强大的军事存在为后盾,辅以繁荣的商贸和文化传播,将中亚、西亚乃至部分东欧地区牢牢纳入大明的势力范围和经济圈。
海上,他继承了郑和舰队的遗产并将其发扬光大,同时继续改进,建立了数支常备的远洋舰队,控制着从东海、南海到印度洋、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的关键航道。
重要的港口城市如科伦坡、霍尔木兹、蒙巴萨等地,都设立了大明市舶司,驻扎军队,管理贸易,传播华夏文明。
对已征服地区的治理,他采取了更加灵活和包容的策略。如在印度,他并未强行推行全盘汉化,而是在维持“婆罗门”阶层大明人领导地位的同时,尊重当地文化,引入大明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兴修水利,改善民生,使这些地区真正融入大明体系,而非简单的掠夺对象。
同时他也没有放弃扩张和殖民,用曾祖父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去殖民他们总比等着他们来殖民我们强,而且现在的大明,不需要殖民,是完整的把一个国家打下后纳入版图。
在他的统治下,大明的疆域和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从东海之滨到撒哈拉沙漠的边缘,从西伯利亚的冰原到南洋的群岛,大明的龙旗迎风招展,大明的商船穿梭不息,大明的律法和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阔的土地和众多民族。
史官们用激动人心的笔墨记录下这一盛世:“凡日月山河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明土!” 一个真正的“日不落大明”已然成型。
已是皇太后的胡善祥,在深宫之中,安静地见证着儿子创造的这个辉煌时代。
她的一生,从战战兢兢的小女官,到母仪天下的皇后、太后,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和转折,但总算是顺顺利利的。
她始终恪守本分,温婉贤淑,是儿子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温暖的港湾。
而太皇太后张氏,看着朱祁翊将帝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文治武功远超先皇,她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欣慰和自豪。
她知道,自己没有辜负丈夫的托付,没有辜负几位先帝的期望,更没有辜负那位神秘“仙人”赋予她的使命,在朱祁翊登基后没几年含笑去世了。
尤其让胡善祥安心的是,儿子朱祁翊也想她和朱瞻基一样,他的后宫仅有皇后一人,夫妻和睦,早已立下聪慧仁厚的太子,国本稳固,杜绝了任何可能滋生祸乱的根源。
在一个阳光和煦的午后,胡善祥听着宫人禀报着太子又在学业上取得了何等进步,嘴角含着满足而平静的微笑,安然闭上了双眼,与世长辞。
她走得无比安详,因为她看到了一个最圆满的结局。
地府空间中,苏小蕊面前的光幕上,正清晰地显示着胡善祥安然离世、大明帝国在朱祁翊统治下如日中天的景象。
光幕上,清晰地列出了任务结算信息:
【任务世界】《大明风华》/大明正史混合衍生世界
【核心委托完成情况】
胡善祥的执念(稳坐后位,其子登基为帝):超额完成。
胡善祥不仅成为皇后、皇太后,其子朱祁翊更成为开创“日不落大明”的一代雄主,青史留名。
观众委托(阻止朱祁镇出生/杜绝类似祸患):完美完成。朱祁镇根本未曾出生,其母孙若微早被铲除。
朱祁翊为嫡长子,且后续继承制度稳定,类似“土木堡之变”的国难根源被彻底铲除。
朱元璋的牵挂(知晓大明国祚,尤其关心朱允炆、朱棣一脉):超额完成。朱元璋不仅亲眼见证了大明国祚远超原历史,更亲自参与改革,消除了内部隐患,找到并安置朱允炆,看到了朱棣一脉(经朱高炽、朱瞻基至朱祁翊)开创的远超想象的盛世。
【综合评级】:SSS+
【最终奖励结算】:功德点 + 15000,阴德点 + 8000(已到账)。
“总算是圆满结束了。”苏小蕊轻声自语,指尖轻点,关闭了光幕。
这个耗时不算特别漫长、但牵扯深广的任务,终于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540/43639419.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