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综影视:助您梦想成真 > 《步步惊心》8

《步步惊心》8


大婚次日,晨曦微露,新婚的十四阿哥胤祯便携嫡福晋若曦入宫行朝见之礼。此行,他们并非空手而去。

在乾清宫,面对康熙皇帝,两人恭敬献上了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

那是一幅画:以十四阿哥猎得的白唇鹿皮为底,用若曦采集的青海特有矿物颜料共同绘制。

画面内容质朴而深情——描绘了年少时的胤祯与正值盛年的康熙,在夕阳映照的西宁草原上,共同拉满一张弓,背景是辽阔天地,无军队仪仗,无皇子旌旗,唯有父子相依、共享天伦的温馨场景。

画作一角,以小巧篆书落款“祯曦同绘”,含蓄而雅致。

画轴旁,还静静躺着两把巴掌大小、工艺精巧却无法实际发射的迷你牛角弓,弓臂上分别刻着“皇阿玛万安”与“儿子儿媳同奉”。

十四阿哥语气诚挚地解释道:“皇阿玛,儿臣与福晋在西北时,常忆起幼年您手把手教儿臣骑射的情景,心中感念不已。

特作此画,愿皇阿玛圣体康健,来日方长,仍能带儿子同拉一弓,驰骋草原。”

这番话,既避开了敏感的军政话题,纯粹以亲情动人,又暗合了康熙对父子情深、天伦之乐的向往。

康熙看着画中场景,摩挲着那对小弓,再听儿子一番肺腑之言,心中暖意融融,龙颜大悦,连声赞道:“好,画得好!心思更巧。老十四成了家,果然更知孝道了。”

对若曦这个儿媳的玲珑心思,也留下了极佳的印象。

随后,二人又至永和宫拜见德妃娘娘。若曦献上的是一条用西宁优质羊绒缂丝制成、两人共同刺绣了双面海棠图案的暖额,尺寸刚好覆盖额头,实用又不显奢华。

细看之下,海棠花蕊的针脚一面暗藏“祯”字,一面暗藏“曦”字,足见用心。

同时奉上的还有一个精致小瓷盅,里面是十四采集高原艾草并加入少量鹿血茸,由若曦调和蜂蜜亲手搓成的安神香丸。

十四阿哥关切地说:“额娘冬日易发头风,儿臣与福晋亲手做了这暖额和香丸,愿额娘能安枕无忧。”

德妃接过礼物,感受着指尖羊绒的柔软,闻着淡雅药香,再看儿子儿媳琴瑟和鸣、孝心可嘉,心中欣慰不已,对若曦这个儿媳更是满意,愈发坚定了扶持自己小儿子的心思。

此后三年,十四阿哥与若曦夫妇二人都是共同商议,在朝堂之上谨言慎行,并未急于冒进。

十四阿哥向若曦坦诚了自己有争位之心,这与若曦和德妃的期望不谋而合。

但他们深知时机未到,策略上以“藏拙”和“固宠”为主。

表面上,十四阿哥只是个喜爱带着福晋跑马骑射、风花雪雅的“逍遥王爷”,时常送些亲手制作的小玩意、书写真挚的家书给康熙,维系父子亲情,只在偶尔交谈中,流露出想如父亲年轻时那般驰骋沙场、为国建功的志向,既符合少年热血,又不显突兀。

时机在康熙四十七年悄然来临。

为缓和因太子屡次失德而紧张的朝局,康熙率众皇子及王公大臣出塞行围。

此行,康熙命八阿哥胤禩留守京师,名为“监国”,实则是太子一党为打压八爷党势力而设的陷阱,意在让八阿哥处理繁杂政务,稍有差池便可借题发挥。

塞外草原,天高云阔,却难掩暗流汹涌。大阿哥党、太子党、八阿哥党虽首领不在,势力犹存,泾渭分明。

四阿哥胤禛表面属太子党,实则韬光养晦,静待时机。

而十四阿哥胤祯,则巧妙地将自己定位为纯粹的“爹宝党”,只围在康熙身边尽孝,不参与任何派系纷争,加之有德妃暗中周旋,处境相对超然。

期间,一段意外插曲悄然发生。蒙古格格敏敏与化名“星星”的十三阿哥胤祥在叼羊赛场偶遇,彼此不知身份却相谈甚欢。

在一次康熙举办的晚宴上,敏敏献舞,惊见“星星”竟是十三阿哥,且能用流利蒙语与她饮酒对歌,少女情窦初开,一段情缘悄然萌芽。

然而,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十八阿哥胤衸突发急病,病情危重。

众臣多以国事为重,建议暂不惊扰康熙。但留守京师的八阿哥胤禩力排众议,果断派人疾驰塞外禀报。

康熙得知爱子病重,忧心如焚,决定三日后即刻班师回朝。

八阿哥此举,既全了父子之情,又成功在康熙心中烙下“顾全大局、勇于任事”的印象,若太子在此事上应对不当更埋下了打击太子党的伏笔。

返京途中,太子胤礽因压力巨大,借酒浇愁,竟骑马冲撞了蒙古王爷的营帐,遭康熙严斥。

太子疑心是大阿哥胤禔怂恿,前去理论,大阿哥被激怒,口不择言说出“皇阿玛迟早废了你”之语。

太子惊怒交加,竟深夜闯入康熙御帐哭闹不休,使得康熙对其失望至极,心力交瘁。

雪上加霜的是,未等銮驾回京,十八阿哥夭折的噩耗传来。

康熙悲痛欲绝,对太子的不满与失望也达到顶点。太子胤礽在此时深夜惊驾,行为失常。

康熙忍无可忍,在行营召集随行王公大臣,痛数太子二十大罪状,声泪俱下,宣布回京后即刻废黜太子。言毕,康熙气火攻心,晕厥过去。

意识深处,张晓目睹着这历史关键节点的剧变,心中骇浪滔天。

废太子事件如期而至,但十四阿哥的处境、八阿哥的表现、乃至各位阿哥间的力量对比,都已与她模糊的“历史认知”出现了偏差。她感到一种巨大的失控感,仿佛站在悬崖边,看着历史的洪流奔涌向未知的深渊。

塞外之行,以康熙帝的悲痛晕厥和太子之位的轰然崩塌告终。

返回紫禁城的路上,气氛凝重异常。一场围绕空缺储位的、更加残酷激烈的争夺,已然拉开序幕。

而十四阿哥胤祯与福晋若曦,经过三年的潜心经营,已然在康熙心中植下了“孝子贤媳”的深刻印象,并在德妃的全力支持下,悄然具备了参与这场终极博弈的初步资本。他们的道路,注定不会平静。

塞外归来,紫禁城上空阴云密布。十八阿哥夭折的悲痛与太子被废的震撼交织在一起,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各路势力暗流涌动,都在窥探着那突然空出来的储位。

在这关键时刻,佳慧再次冷静地提醒若曦:“格格,眼下风波险恶,一动不如一静。十四爷此刻最该做的,不是去争,而是去‘哀’与‘孝’。

只关心皇阿玛圣体是否安康,只痛惜十八弟英年早逝,其他一切,视若无睹。至于暗中积蓄力量之事,交给德妃娘娘和我们便可。”

若曦深以为然,将这番道理细细说与十四阿哥胤祯。

胤祯虽年轻气盛,渴望有所作为,但也深知其中利害,对若曦的判断一向信服,决定依计而行。

于是,在废太子事件引发的连锁风暴中,十四阿哥表现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超然”与“重情”。

当三阿哥胤祉揭发大阿哥胤禔以巫蛊之术魇镇太子,导致太子言行失常,并从大阿哥府中搜出证据,康熙震怒将大阿哥终身圈禁时,十四阿哥并未落井下石,反而向康熙求情,并感叹:“大哥,何至于此。”  言语中带着对兄弟相残的惋惜。

当以佟国维、马齐为首的三十余位朝臣联名保奏八阿哥胤禩为太子,触怒康熙,被斥为“结党营私,妄图逼宫”,导致八阿哥被削爵严惩,其他参与阿哥也被罚闭门思过时,十四阿哥因从未参与其中,且一向表现得不问党争,安然无恙。

但他却在私下在康熙余怒稍平后向康熙进言,言辞恳切:“皇阿玛息怒,八哥或许只是一时糊涂,求皇阿玛保重龙体要紧。”

这些话在盛怒的康熙听来,虽觉幼稚,却也不失为一份单纯的兄弟之情。

十四阿哥最打动康熙的,有两点:

其一,在康熙痛斥太子不孝不仁时,十四阿哥曾“不合时宜”地替太子辩解了几句,他说:“儿臣愚见,二哥…二哥或许只是夜间惊悸,心中恐惧,才想找皇阿玛诉说,如同小儿受惊寻父一般,儿臣有时也会如此想。”

这番话当即被心情极差的康熙厉声驳斥:“无知小儿!你懂什么!”  但事后,康熙在冷静下来回想,虽觉十四天真,不识大体,却也能感受到这份毫无机心的、对兄长的维护之意,与他其他儿子们迫不及待划清界限或落井下石的姿态,形成了鲜明对比。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便是他对十八弟胤衸之死的真挚哀痛。

在佳慧的提前提醒和若曦的引导下,十四阿哥这几年确实有意与年幼的十八弟亲近,时常带些小玩意给他,陪他玩耍,建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

因此,十八夭折,十四阿哥的悲痛是发自肺腑的,数次在康熙面前哭得不能自已,甚至比一些康熙本人表现得更为伤心。

他反复念叨:“十八弟还那么小,前几日还说要等十四哥带他去骑马…”  这种不掺杂任何政治目的、纯粹基于亲情的痛苦,深深触动了刚刚丧子、又面临儿子们争权夺利而心寒的康熙。

康熙看着这个真情流露的儿子,心中难得地感到一丝慰藉:“终究还有一个,是真心惦记着兄弟的。”

意识深处,张晓看着十四阿哥的表演——或者说,半是真实情感、半是策略引导下的表现——心情复杂。

她发现,这个被若曦和佳慧共同影响下的十四阿哥,正在走一条与历史记载截然不同的路。

他不再是那个冲动直率、后来与雍正激烈对抗的“大将军王”,而更像一个深谙“情感牌”的潜力股?历史的轨迹,在她眼前扭曲得越来越厉害。

可是历史就是历史啊?它怎么能改变呢?难道说这个佳慧也是穿越者,可是改变历史对她有什么好处呢?张晓丝毫不怀疑若曦,因为若曦体内已经有她在了,虽然她什么也做不了。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540/43853615.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