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波斯帝国1845 > 第608章 一落落落

第608章 一落落落


看到这些,纳赛尔丁突然想到之前安全局给他汇报的一件事:说财政大臣上午去了陆军部,下午去了海军部,据说他的吼声方圆百米都能听到,还说他差点从大楼上跳下去。估计就是军费问题。

    也能理解,毕竟军费也是支出大头。经济好的时候自然没问题,问题现在是经济危机期间,各个方面都在省军队还在增加支出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

    这么一看,军费的确是比较多。说到底还是伊朗需要增加收入,而增加收入就需要恢复并发展经济。总结一下就是:自由贸易万岁!

    煤油仍然是伊朗赚钱的重要商品,世界各国都需要更高效的照明。而在伊朗大力推动石油产业后,伊朗标准成为了各国对煤油的标准。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各国的石油业伊朗都进行控制。哪怕是美国也是如此。

    只要经济复苏,使用煤油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伊朗的收入还是能增长的。

    北美洲也是伊朗的重要出口对象,在南北战争后,北美呈碎片化状态。美利坚合众国和南方邦联之间的矛盾特别突出,欧洲的移民更倾向于南美或者加拿大,广大的美国地区这些年只接受了800万的移民。而且还分布在几个国家。

    伊朗和密苏里共和国,南方邦联先后签署了贸易协议,也加强了和墨西哥的关系,加上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伊朗在北美洲的贸易就被他们瓜分。毕竟有些东西是英国不能生产的。

    德国也对伊朗伸出橄榄枝,在去年的德国议会选举中,主张自由贸易的民族自由党获得第一。加上奥地利的转向,德国必须要加强和伊朗的贸易。

    而且,德国国内那些资产阶级也是鼓吹殖民扩张的。如果不能用利益堵住他们的嘴,这将会对他的欧洲政策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在两国政府的推动下,《德伊友好通商条约》签署。双方对特定商品进行减免关税,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对方的商品。

    大量的商品从伊朗向周边国家倾销,同时一船一船满载着商品向其他地区运去。以伊朗为中心。世界各地都是伊朗商品的目的地,而依靠宗教,那些被欧洲国家统治的新月教徒和苏丹国开始不听话了,因为伊朗以更隐蔽方式和强烈的意愿来影响着他们,自由贸易成为了伊朗新的借口。

    ——————————

    欧洲各国仍然没有走出经济危机,工厂开工不足,城市失业率飙升,社会动荡加剧。是各国的共同情况,但要是到了具体国家上,则显得不一样。

    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和最大的工业国,英国将是受危机冲击最严重的国家。伦敦城遭遇重创,多家大型银行和贴现行倒闭,资本输出几乎停滞。

    保守党在迪斯雷利的带领下向格莱斯顿发动猛烈的进攻,但自由党在议会中占据一半以上的席位,除非他辞职,不然到下次议会选举前政府是不动的。

    与之相比,法国的情况也是挺惨的。政治上还没有分出胜负,经济上就遭受重创。此外美洲的拿破仑四世吸引了数十万保皇党人,有不少是忠诚的老兵。这极大削弱了共和国政府的军事能力,未来的情况谁也不知道。

    德国的情况好点,但工业同样遭受重创,特别是依赖出口的鲁尔区重工业。工业力量会利用失业问题迅速壮大。

    奥地利的困境在1871年的深秋愈发凸显。帝国西部的捷克工业区,原本依靠向德国出口机械零部件维持生机,可随着鲁尔区工厂纷纷停产,订单量骤减七成。布拉格郊外的“布尔诺机械制造厂”,曾是帝国工业的骄傲,如今只能让近三千名工人轮流上岗,每人每天仅能获得勉强果腹的黑面包。

    工人们的不满像受潮的火药,只需一点火星便能引爆。维也纳的纺织工人率先走上街头,他们举着“要工作,要面包”的标语,从玛格丽特大街一直游行至帝国议会大厦前。这场抗议迅速蔓延至布达佩斯、布拉格等城市,匈牙利农民也因粮食价格暴跌加入进来,原本一夸特小麦能换3克朗,如今连1克朗都卖不到,许多农户不得不将耕牛变卖,却仍凑不齐缴纳给贵族地主的租金。

    意大利的处境则更添几分荒诞与无奈。经济危机到来后,纺织业、造船业首当其冲,热那亚的安萨尔多造船厂被迫解雇两千多名工人,工人们聚集在厂区外,将机器零件扔进海里,以此发泄愤怒。

    俄国的危机则相对简单,因欧洲粮食市场供过于求,俄国的小麦出口价格暴跌四成,原本指望靠卖粮偿还赎金的农民彻底陷入绝境。在伏尔加河流域,成千上万的农民因无力缴纳赎金,被政府没收土地,只能沦为流民,涌向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城市。

    这些流民为城市带来了廉价劳动力,却也加剧了社会动荡。圣彼得堡的工厂主们趁机压低工资,原本每天二十戈比的日薪被砍至十五戈比,工人们忍无可忍,于是发动多次罢工。与西欧不同,俄国的工人运动尚未形成成熟的组织,罢工更多是自发的骚乱,包括工人们砸毁工厂的机器,抢夺仓库里的物资,甚至与前来镇压的哥萨克骑兵发生冲突。

    欧洲大陆被一片萧瑟笼罩。伦敦的泰晤士河上,原本穿梭不息的商船只剩下零星几艘,船夫们蜷缩在船头,望着雾蒙蒙的河面发呆;巴黎的街头,小贩们叫卖着发霉的面包,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清;柏林的鲁尔区,工厂的烟囱大多熄灭,只有偶尔冒出的黑烟,像一道道黑色的伤疤刻在天空中。

    各国的政客们仍在议会或宫廷中争论不休,可没有人能拿出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底层民众的愤怒在沉默中积蓄,街头的抗议标语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仿佛在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667/1111051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