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波斯帝国1845 > 第535章 二十年发展报告(上)

第535章 二十年发展报告(上)


伊朗的变化有目共睹,这一切都被政府融入到递给沙阿的二十年发展报告中。

    一般认为,1847年是国家大改革的开始之年。因此政府也以1847年开始记载一系列大事。

    而在报告一开始,就写着伊朗的人口。因为1847年还没有人口普查,所以只是估算。而政府估算,1847年伊朗全国人口大概在1000万上下。

    而到了1867年,伊朗人口已经增加到3412万。这里面有一部分是新领土上的人口,当然更多的还是伊朗人口增长率的提高。

    医院的数量由0增加到现在的557所,医生数量为5163人,护士和药剂师数量达到10325人。医疗体系的建立让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而且还在不断拓展。当医生或者护士成为不少人的目标,不管是地位还是薪水,都是挺高的。

    政府的正式公务员也达到了33万,都是这二十年内通过考试选拔上来的。这些人比那些长老啥的要忠诚,当然效率也高,政府下达的命令基本能够完成。比原先的地方政府好多了。

    此外,教师也成为了国家的正式编制。小学、中学、大学以及各个专业学校均由政府拨款。以上三个职业也是不少人向往的,每次考试都有不少人前去。

    教育体系中,大学生数量达到了创纪录的4.8万人。他们也是国家的新鲜血液,充斥着各个角落。每年也有几百人前往普鲁士、奥地利和英国留学,回国后成为军官、企业家或者从事其他行业。当然还有的就是进入科学研究所,点科技树。

    文化语言方面,所有民众会说波斯语,但这里面还有12%的人还会说阿拉伯语、7%说亚美尼亚语、5%说奥斯曼土耳其语、格鲁吉亚语、希腊语等其他语言。政府保留他们说其他语言的权利,但波斯语必须要学会!这是规矩。

    宗教方面,84%的人信仰什叶派、4%信仰逊尼派、7%为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剩下的5%是东正教、祆教、犹太教、路德宗、天主教等宗教。这些由宗教会议管理,实行以什叶派为主体下的宗教和平。

    什叶派也经历了众多转型过程,首先就是全部采取波斯语,除麦加等地还能使用阿拉伯语外,平常宗教日程都使用伊朗语言。

    此外,将阿舒拉节与波斯史诗《列王纪》结合,强调侯赛因的牺牲与伊朗历史英雄的悲剧叙事。同时提拔库姆、马什哈德与麦加地位同等,淡化阿拉伯圣地的绝对权威。甚至还有人提出要让拥有智慧的女性成为宗教学者,但被其他人反对。

    医药产业也从无到有发展起来,在这个还没有规模化的时代,伊朗率先开始在制药业发力。伊朗第一医疗公司成立,开始生产巴比妥和石炭酸消毒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疗产业的发展。

    像这样依靠科研的产业还有许多,包括化学、石化、动力、能源等。还有钢铁、机械、造船、采矿等重工业,都依靠科研技术提高生产力。

    蒸气船和铁路是工业时代最重要发明并有加速后续成长性。到1867年,伊朗的商船数量已经从15艘增加到619艘,铁路里程达到8700公里。公路里程为16580公里,电报线长度达到11683公里,这些联通了伊朗的各个地方,促进了人口流动和信息传递。

    造船业是政府重点推动的产业之一,阿巴斯港、布什尔、巴士拉、马斯喀特等港口城市至少拥有一家造船厂。布什尔的造船业产值高达700万里亚尔,但没有阿巴斯港的高,1300万,其中90%是军工推动。

    随着邮政部建立起来,电报和邮政开始走上快车道。全国共设立了2500个乡下邮政点和450个城镇邮局。物流速度加快,缩短了至少一半的时间。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在采矿方面,今年的煤矿开采量为450万吨、铁矿为380万吨。还有金、硫、铜等其他矿产,比1847年涨了十倍不止。而与之相对应的,钢与生铁的产量达到65万吨,并且数字还在不断的增加。

    钢由于其硬度,被用到建筑上。1862年,第一栋10层高的大楼在德黑兰竣工,随后这种建筑开始在各个城市大量出现。大部分建筑用作公寓,租给那些进城务工的人。

    在移民中,伊朗每年会接纳10万的移民,其中6万为奥斯曼人、3万为埃及人,还有叙利亚人、信仰什叶派的印度人等。他们大多属于伊朗的劳工阶层,赚取收入。此外每年还有数十万的奥斯曼劳工在伊朗停留,为伊朗的经济付出努力,作为交换,他们挣着在老家都比不上的收入。

    在全国的人均收入报告中,大不里士、巴库两地的人均收入最高,达到1050里亚尔,然后是德黑兰(862里亚尔)、巴格达(843里亚尔),就算是伊斯法罕和撒马尔罕,也有732和701里亚尔。但在赫拉特、扎黑丹等东部地区,人均收入只有可怜的200多里亚尔。

    还有,在巴格达和大不里士的西部地区工业正在起飞、马赞德兰和两河流域农业改良正在进行的同时,被贫穷困扰的东部地区,人口正以最快的速度增长着。他们为西部地区提供了大量劳动力,而最近几年政府才注意到情况,开始加大投入东方。

    农民仍占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工业化进程的确快速,还有更多的农民正在转变为农民工,有的则彻底转变成城市劳工,和家人一起进行打工,这个阶层目前占到全国人口的15%。预计在10年后,人口会增加到25%。

    在这些劳工中,又有1%属于技工阶层,他们掌控着较高的技术,拿着比普通劳工多的薪水管理着工厂。但劳工仍是城市的不稳定因素,如果经济差了,那么工厂要裁员,就会形成大规模的失业潮。到时候这上百万人估计政府要头疼了。

    除去农民和劳工两个占比大的阶层,还有店主、官员等人数,目前来看伊朗的情况是比较健康的。只要经济势头不会打断的情况下。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667/11110585.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