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波斯帝国1845 > 第534章 农业收割机

第534章 农业收割机


在阿里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时,巴格达机械厂也调试完成。按照一直以来的惯例,投资高达580万里亚尔的巴格达机械厂,纳赛尔丁沙阿是一定会出席的。事实上纳赛尔丁的确前来视察了,不是因为它的规模,而是因为它的产品。

    “见过沙阿。”一帮机械厂高层看到纳赛尔丁后,在厂长的带领下对沙阿行礼问好。

    “好了,不用客气。”

    一帮人听到沙阿的招呼后,直起腰站到一旁。在厂长的带领下,纳赛尔丁走进了厂区。

    “沙阿请看,这是刚刚研制出来的联合收割机。将小型蒸汽机与收割机结合,实现自走动力。并且加装自动捆扎装置,减少人工捆扎环节。使用钢制锯齿刀片,提高耐用性。而且我们还为它配备了大量的农用工具,可以让它在农村里做多面手。”

    顺着看手指着的地方看到,有好几个联合收割机被整齐的放在一起。其中一辆还在旁边摆放着犁、耙、小型磨面机等。

    “你们现在这款产品产量怎么样,打算卖多少钱一辆,销售情况呢?有多少人感兴趣。”

    厂长开始回答,“因为是刚开始生产,所以一个月大概只有35台收割机可以生产。并且考虑到农村里的复杂地形,对于耐用性的高要求,我们打算卖3200里亚尔左右。”

    一听要卖320英镑,纳赛尔丁有点疑惑的问着他。“这是不是有点太贵了?”

    “主要是蒸汽机和零件生产费用有点高,那些刀片都需要高价从大不里士购买,我们必须卖到这样的价格才能有利润。”

    沙阿继续询问,“那你们考虑过市场能不能接受吗?”

    “我们有调查过,这台收割机相当适合有大块田地的人使用,在我们国内就有差不多3000到6000台的市场。而且奥地利和普鲁士都有大片的耕地,相信在欧洲有差不多5万台的需求。”

    如果按照这样说的,现在伊朗的可耕地大概在2400万公顷。这还是农林部拼了命的发展农业才有的。

    记得刚收复两河流域的时候,当地的耕作技术原始,也一直处于初级阶段。简陋的木制无论古董耕犁,通常没加推土板,套在公牛或骡子身上,有时候套的是水牛,但是通常不会套在马的身上。因为在肥沃的大河流域社会,不用花太大工夫就可以五谷丰登,有时候一年还能收上两、三作,因此,当地缺少像对于居住在气候恶劣、土地难耕地区民众的那种诱因,促使人们从事技术发明。

    还有一点就是,中东地区受过教育的绅士除了极少的例外,从不在耕作上伤脑筋,而农夫是没有受过教育的。因此,两河地区普遍欠缺产生技术上改良所必备的条件,即学术训练、工技手法,以及真正从事农耕者的互动。

    伊朗进入后,开始了土地改革和农业升级。大量的新农具进入新地区,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产量也上来了。还修建了水利,比奥斯曼那时候好多了。

    什叶派也在农业开垦中立下功劳,被认为是先知传下的训示,其中多处称扬商业,但很少对农业表示敬意。对于农民的切身问题罕有关切,除了缴税一事。当国家主导经济的趋势增强时,农地也为没什么农业知识、对于领地长远的繁荣昌盛也没多大兴趣的武官所控制,情形自然更是每况愈下了。

    因此什叶派众多宗教学者整理出一份《农业敬语》,从古兰经和其他宗教典籍种找出重视农业的句子,并推行出去。就算是纳杰夫也不得不赞同。

    不过,两河流域和河中地区还有大量的农业用地可以开发。伊朗本土也有没有开发的地方,按照最乐观的估计,应该可以超过5000万公顷。当然具体是什么情况还得看未来。

    这些耕地也不全种粮食,水果、咖啡、棉花等附加值比较高的作物也种。比如阿姆河流域就是棉花集中生产区、马斯喀特地区就是咖啡种植区等。种着这些,农民的生活也好了起来,也能消费些高端工业品。

    伊朗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沙漠,可以通过堆肥植树来改造土地。其他的耕地也能慢慢改良,这款收割机投放市场,能够让伊朗开垦更多的土地种植粮食。还能让更多的人进入城市壮大伊朗的工业。

    “现在我对这款收割机相当看好,只是你们的产量很是问题。”

    “沙阿放心,我早就对此有了预案,只要一有火爆的苗头,我们将继续招收人手,预计只要一个星期的缓冲技能将日产量提高到25台以上。”

    纳赛尔丁点头,相信他能够做好!随即回去巴格达王宫。并且下了命令,要求伊朗银行为这些收割机设立贷款,减轻民众的负担。

    与此同时,伊朗也开始对严格的银行条例进行修改。从原先不准设立私人银行变成可以设立地方银行,随后在财政部批准下,德黑兰银行、大不里士银行、伊朗邮政银行和巴格达银行先后在1863到1866年成立。他们受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管辖,可以在地方行动,但受到的限制还很多。

    外国银行还是要交20%的保证金(1856年修改)才能进行交易,但终归不能像在其他国家那样深入内陆,伊朗的金融城墙弄的很结实。并且开始向外进攻,不断撕咬着原本的格局。

    现在国家的金融格局是:伊朗国家银行为中央银行,工商银行、邮政银行、农业银行和伊朗银行为政府控制的四家大银行,另外还有三家地方银行,一共是七家国家银行以及奥地利贸易银行、那不勒斯银行和巴林银行三家外国银行并存。

    金融资本的拓展也推动工业的发展,1866年一年,七家银行一共发放工商贷款7231万里亚尔,德黑兰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增加到119种,大量的股份公司建立起来。而大量的工业投资和政府政策下,伊朗的工业也是一飞冲天。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667/11110586.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