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汤面条
深秋的寒意渐浓,空气中弥漫着丝丝凉意。楚情虽依旧在每夜与沈梦缠绵,但已不如往昔那般无度索求,反倒多了几分温柔与体贴。他悄然调整彼此相处的节奏,使两人的鱼水之欢愈加和谐融洽。沈梦也愈发沉醉其中,时常流露出欲拒还迎的娇羞神色,在床榻间舒展柔软身姿,那份温柔似水的模样深深烙印在楚情心底。望着眼前这般人儿,他心中浓烈爱意几乎到了不可自拔的地步。
沈梦每日坚持练习瑜伽,渐渐适应了夜间活动节奏,不再每次起身时浑身酸痛,甚至恢复了清晨早起的习惯。
“这天气,真是一天比一天冷。”他躺在温暖被窝里,却见身旁已空无一人。身体干爽舒适,那些印记和肿胀之处早被细心涂抹上药膏呵护。沈梦每日以自家制天然护肤品精心养护肌肤,依旧白皙细嫩,如凝脂般柔软,轻易留下楚情烙下那专属痕迹。
楚情总沉醉于这份柔软细腻,不知疲倦地在沈梦身上留下他们之间私密印记,又于疼惜中轻柔涂抹药膏。每逢被沈梦抱怨力道过重、痕迹难消,楚情反倒带着几分得意与骄傲,那是唯有他们之间才懂得的爱恋象征,是他占有欲与深情无声宣示。
寒风凛冽刺骨,沈梦穿戴整齐,一出门便被寒风一阵阵吹得浑身打颤,只得折回室内。他随手套上那件柔软棉布马甲,将斜襟长衫微微理正,小心扣好盘扣,两手灵活自如活动。这款马甲家中人人喜爱,不仅便于干活,更免去挽袖之苦,因此家里几乎人人一件,有斜襟,也有单排盘口立领,各具风采。
“起床啦。”二嫂钱月笑盈盈地招呼道。晨光初照时分,钱月与二哥沈星同将厨房打理妥帖,将碗筷清洗得井井有条。本想洗完衣服后再去隔壁帮工,却被钱月担忧生事急切催促“监工”。所谓监工,其实二哥虽留守家中,却勤快异常,比村里真正劳作的人还卖力。未有井口前,由于村中闲话纷纷,他无法帮忙带钱月去河边洗衣,如今有了方便水源,对钱月更是疼惜倍增,无论田间农务还是晚饭后收拾,都抢着分担,只为钱月少受劳累。这份安稳从容,也赢得了钱大伯连连点头称赞:“钱月嫁对人了,无长辈管束,大伯通情达理;丈夫勤劳又疼惜弟弟,还带来丰厚财富。”
此刻院子里,钱月正仔细清洗自己、二哥和大伯的钱大伯衣物。不多时便将晾晒好的衣裳挂满阳光下,一派宁静而忙碌的农居生活。
吃过早饭在厨房忙碌一阵后,沈梦移步至井边,与钱月闲聊,这已成每日默契。他怕钱月寂寞,总拉钱月捣鼓些新玩意儿。一开始钱月避而不看,自觉这是沈家的生计,他学不得;但内心对新事物好奇难掩。
“二嫂,你也知道我平日赖着哥哥们宠爱惯懒散,又因楚情狩猎技艺高强、朝廷发给的钱多,我们吃穿无忧。但我闲不住,也不会务农,只能折腾怪招法门。” 沈梦笑言,“那个霸道的楚情,总怕我分神做生意,每提都遭他冷拒。”
又郑重说道:“你做买卖经验丰富,加上哥哥圆滑聪慧,我相信咱们定能把生意做大做强。”
听罢二哥沉声劝说:“月儿别再推辞,好好帮着梦儿打理吧。他怕麻烦不善交际,我们合伙成个事业,自然利润丰厚,还能给他分红,为将来孩子铺稳根基。青山村是退路,但凭梦儿本事,可立足镇上,有扎实基础。”
“梦想你就当那个闲散大头东家就好。” 钱月笑道。他内心真喜悦——原本为了嫁给二哥断绝进镇经商念头,只愿乡野相夫教子;如今却因两兄弟重燃商途梦想,这遇见实乃福气所致。
“二嫂,这天气太冷了,我们今天做羽绒服吧!” 沈梦满怀期待地对浅月说道。不久前钱月见到沈岑和岑星听从沈梦指导:用草木灰溶碱性温水浸泡羽毛以除血污油脂,用清水漂净,再挂通风阴凉处晾干以防绒毛变脆,用竹筛轻拍去尘埃碎屑。这些羽毛常用作衣物填充保暖,却未曾有人示范如何制成整件羽绒服。
听完沈梦描绘那轻薄不笨重,如棉衣般贴身保暖,他脸色清冷的面容露出一抹笑容:“那咱们今日就动手吧!”
沈梦详细解释制作步骤:“先用细竹针或自制木梳——削尖树枝制成——梳开羽毛,将白色或淡黄如棉絮般绒毛,与硬挺正羽区分开来。在农村可借助竹筛层层筛选:铺开摇动,下层落集软绵绒毛,上层留硬挺正羽,实现初步分离。”
“然后把挑出的绒毛混合少量正羽装进干净布袋,用手揉搓拍打,使其蓬松如棉絮状。” 他补充,“为防结块,可加入干稻壳麦秆碎屑,这些废弃物提升蓬松度透气性,大约三份稻壳配一份绒毛。”
接着,“用粗棉布麻布或拆旧棉被剩余布料裁剪宽松形状,上下裁片缝合,中间留足填充空间,再以粗麻线密针缝牢防漏絮。”
他说,“夹层内隔约十厘米横竖缝线,将填充料区隔成小格避免结块。这乃我之前制作‘棉袄’核心技艺借鉴而来。”
外层选厚粗布或涂桐油防潮油纸;袖口领口加倍加厚,并用狗兔毛及草绳收紧减少冷风侵袭。“内穿紧身单衫可构静止空气层增强保暖感受,”他说,“腰系紧带更防腹部受凉。”
若外出,还可将填充物压缩装袋,需要时补入夹层,如同‘可拆卸内胆’便利使用。“破损则以粗线补漏收集散落絮体重新梳理归位。” 他眼眸闪烁热切光芒总结:“传统‘棉袄’‘棉裤’就是先弹花为絮夹双布经针脚固定,我们只是换用了动物鹅鸭绒替代植物纤维,本质工艺一致而已。”
听罢钱月底佩服钦羡交织,道:“梦儿,你真识生活机遇!只是鸭鹅翎难觅,只能珍藏让咱每人拥有一件当宝贝。” 他的心底满是期待,也添了一丝未来从容底气。
二哥沈星望着阳光已攀至头顶,顿觉时辰已至午膳。工地上人手繁多,吃饭的人也自然多,他心中牵挂着家中两个哥儿,不愿他们劳累过度,便对坐于阴凉处椅上的张匠人说道:“我该回去做饭了。”张匠人应声点头道:“去吧,我这边都看着呢。”沈星刚推开自家院门,便见两个哥儿正和睦地坐在一起缝制衣物,欢声笑语间暖意盈怀。这般和睦妯娌相处的景象,让他不禁微微一笑——家和万事兴,正是兴旺之兆。
沈梦见二哥归来,自知到了做中饭的时刻。忽然想起一事,他急忙奔向厨房,道:“二哥,此事交给我来做吧!”今日他特地熬煮了一大锅骨汤,怎能让二哥不知情的倒掉?
今日早上沈梦先将猪筒骨洗净敲碎,又修剪整齐鸡脚,用清水浸泡一两时辰,以去除血水杂质,然后捞出沥干。锅内注入足量冷水,将骨头放入,大火煮沸后撇去浮沫血水与油脂,再续煮数分钟后将骨头捞出,用温水冲洗一遍,以防肉质收缩。换上干净锅具,加清水依照五比一比例灌入骨头,同时放入姜片驱寒除腥,再添少许料酒(若无料酒则以米醋替代),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熬。
猪骨需熬上两三小时方能出浓汤。沈梦间或前往厨房巡视,不断撇去浮油保持汤面微滚。这段时间里,那浓白的汤汁渐渐散发醇厚香味,是胶原蛋白与钙质溶于其中的结晶。待到收尾时,再略加些许盐调味。
钱月好奇新鲜吃食,也跟随来到厨房,只见沈梦指挥着沈星动手做面条。
取适量面粉,加少许盐增强筋性,中间挖个窝倒入温水(约四十度左右),用筷子向内拨弄成絮状,然后用手揉成光滑柔韧面团。从粗糙糙团反复揉压五至十分钟,使面团表面光滑不粘手,并能拉出薄膜——俗称“三光”:盆光、手光、面光。如面团过干则加些温水,否则加粉调节软硬至似耳垂般适度柔韧,然后盖湿布或棉被醒发二三十分钟,使面筋松弛利于擀制。
面团醒好后分成若干小剂子,每块约手掌大小,用擀杖擀成薄片(厚薄依个人喜好,一般细条宽度1至2毫米)。若无擀杖,可用酒瓶或木板代替,将薄片叠起刀切均匀面条,并撒少许干粉防粘。
烧开足量清水,下入面条,用筷子轻轻拨散防止粘连。待再次沸腾时加半碗凉水反复“点水”两三次,使面条劲道筋韧。当面条浮起且无白心时即可捞出。猪骨汤煮好后加入青菜,再将熟面条放入汤中轻轻拌匀,一碗热气腾腾的浓汤面便成形了。
端到眼前的是大碗盛满奶白色香浓骨汤、金黄透亮细嫩面条、翠绿青菜,中间还窝着一个滑嫩鸡蛋。这般色香味俱佳的新膳食,让钱月和沈星皆为之惊艳,大赞此景此味实属绝佳诱人。
因天转寒冷,沈梦将多余骨汤分装陶罐冷藏,以便随吃随热,也好让未及用膳者夜晚还能享上一餐暖意融融。
这次新菜肴做足了功夫,连工地各村村民都被请回自家院子用餐,不再让其他村民围观闲议。而对于有心学厨艺者,沈梦表明也愿意传授,只是遭到家里人的反对——担心心术不正的人会贪得无厌,于是最终作罢。如有人询问,则由兄长们代为应答解决。
初次尝这碗热腾腾细滑的骨头鲜美面条,上工村民们眼睛亮晶晶——那鲜乳白色汤汁,是猪骨长时间熬制而成;那细长黄色如丝带般的面条在锅里翻滚泛光泽,看得令人垂涎欲滴。他们颤巍巍夹起第一根轻轻吹凉,一口咬下,“咔嚓”断裂声响脆生生滑爽顺口,有股自然谷香夹杂着浓郁鲜美,一点儿也不呛喉咙!这一辈子吃过的大多主食不过是烙饼稀粥,又哪曾嚐过如此美味?
众人越吃越欢喜,一口接一口连称赞不停,将满碗香醇连同清爽青菜尽数吞下,都吃得满头汗珠肚圆鼓鼓,但心却暖洋洋如怀揣朝阳一般满足感十足。不少人在吃着吃着不禁泪流满面,那泪非因饥饿贫穷,而是感激此刻生活竟有如此滋味!毕竟他们终日风吹日晒在田间劳作,从未想过还能享受这细致滑嫩又饱腹的新食;如今因跟随沈家工作,这份实打实福利令众人感动!
而初来异世久矣的沈梦,此刻也品尝到了久违的一口好滋味,不由得心满意足,在这秋风渐冷的小院中,一时间温暖如春意绵绵蔓延开来……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4455/5029516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