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学习
夜风穿过毓庆宫的回廊,带走了庭院中最后一丝桂花的残香,也带走了果西楚克跪地时那一瞬间的脆弱。
当她抬起头,那双含泪的杏眸中,已然燃起了燎原的星火。
承祜知道,他这个妹妹,从这一刻起,便不再是那个需要躲在他羽翼下寻求庇护的娇弱公主了。
她找到了自己的战场,而他,则需要为她铺平通往战场的第一段路。
翌日,天光微熹。
康熙刚下早朝,正于南书房中,听索额图与明珠就漕运改制一事,争得面红耳赤。
这两位权臣的政见之争,早已是朝堂上的一道固定风景,康熙虽早已习惯,但听得久了,眉宇间还是不免染上了一丝倦意。
就在此时,殿外太监通传:“太子殿下求见。”
索额图与明珠立刻噤声,分立两侧,垂首恭立。
承祜一袭绣着四合如意云纹的常服,缓步而入。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承祜的声音清朗温润,如和风拂过,瞬间吹散了书房内剑拔弩张的气氛。
康熙揉了揉眉心,疲惫的龙目中泛起一丝暖意:“祜儿来了,免礼。索额图,明珠,你们也先退下吧。”
“臣等告退。”二人躬身行礼,退出去时,不约而同地多看了这位太子一眼,心中皆是感慨万千。
每天只是看一眼太子,就会令人开心呢。
待殿内只剩下父子二人,康熙才开口问道:“这么早过来,可是有事?”
承祜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走到御案旁,亲手为康熙斟满一杯参茶,推至他手边。
那双修长白皙的手,动作优雅流畅,宛如一场赏心悦目的仪式。
“皇阿玛为国事操劳,宵衣旰食,儿臣心中感佩,却也担忧您的龙体。”承祜垂着眼帘,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片浅浅的阴影,“昨夜,儿臣做了个梦。”
“哦?”康熙来了兴致,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示意他继续。
“儿臣梦见乌库玛嬷……她老人家精神矍铄,只是时常觉得膝下冷清,身边少个能时时陪伴、知冷知热的贴心人。”承祜缓缓说道,声音里带着恰到好处的孺慕之情。
这番话,精准地戳中了康熙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孝庄太皇太后,既是抚育他长大的祖母,也是助他稳固江山的擎天之柱。
他对孝庄的孝心,天下皆知。
“皇祖母春秋已高,朕国事繁忙,身为子孙,确有陪伴不周之处。”康熙叹了口气。
承祜见状,话锋一转,看似不经意地提起:“说来,央央那丫头,倒是与皇乌库玛嬷投缘。只是女儿家终究心思细腻,又胆小,见玛嬷偶有风寒不适,便在一旁干着急,连递个汤药都怕烫着了,手忙脚乱。”
他顿了顿,抬起眼,目光澄澈地望着康熙,那双深邃的眼眸里,仿佛盛着世间最真挚的诚意。
“儿臣便在想,与其让她这般无措,倒不如让她学些实用的东西。比如,跟着太医院的院判,学些岐黄之术,不求她能悬壶济世,但求能在皇祖母和皇阿玛、额娘跟前,知晓些药理,懂得如何调养身体,也算是她的一片孝心。”
在这样一个以孝治天下的时代,这便是最强大、最无法辩驳的理由。
康熙闻言,果然陷入了沉思。
他看着眼前的嫡子,承祜的面容在晨光下白皙得近乎透明,那双眼睛清澈见底,没有丝毫杂质,只有纯粹的、对家人的关切。
“让她去太医院?”康熙的眉头微微皱起,“那毕竟是外臣出入之所,公主之尊,恐有不妥。”
“皇阿玛多虑了。”承祜微微一笑,“儿臣的意思,是请黄圣年院判每日抽出一个时辰,亲自到慈宁宫偏殿教导。如此,既不违祖制,也能让乌库玛嬷时常看到央央,岂不两全?”
他又补充道:“女儿家学医,强身健体总是好的。前几日,儿臣见她骑马时气息不稳,身子骨还是弱了些。不如再让她每日下午去京郊大营,跟着女眷的教引嬷嬷学些骑射,磨炼筋骨。如此,内外兼修,将来……无论是留在宫中侍奉,还是远嫁和亲,也都能让人放心些。”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前一句是为了孝顺长辈,后一句是为了公主自身的健康与未来。每一个理由都光明正大,合情合理。
康熙甚至从这番安排中,品出了一丝作为兄长对妹妹未来的深谋远虑。
“你这孩子,想得倒是周全。”康熙的眉头彻底舒展开来,看着承祜的眼神里,满是赞许与欣慰,“也好。公主知医理,懂骑射,亦是我爱新觉罗家的风范。便依你所言吧。”
“儿臣,替央央谢过皇阿玛隆恩。”承祜深深一揖,心中悬着的大石,终于落地。
三个月的时间,对于紫禁城高高的宫墙而言,不过是几度花开叶落,转瞬即逝。
但对于果西楚克来说,却是一场脱胎换骨的炼狱。
太医院。
起初,当院判黄圣年接到太子殿下的口谕,要他亲自教导公主医理时,他内心是既惶恐又抗拒的。
公主金枝玉叶,学医不过是三分钟热度,他一把老骨头,可经不起这般折腾。
然而,第一天,当他在慈宁宫偏殿见到果西楚克时,便微微有些改观。
公主没有穿金戴银,一身素雅的宫装,早已备好了笔墨纸砚,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待他坐定后,才行了拜师礼,声音清脆:“学生果西楚克,请黄太傅安。”
没有一丝一毫的骄矜之气。
黄圣年心中虽有讶异,面上却依旧严肃,他从最基础的《汤头歌诀》和药性四百味开始教起。
那些枯燥拗口的药理、繁复的经络穴位,足以让任何一个养尊处优的人望而却步。
他本以为,这位公主不出三日便会叫苦不迭。
可他错了。
果西楚克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与专注。
她每日清晨便将要学的内容预习一遍,黄圣年讲解时,她听得一丝不苟,遇到不懂之处,便虚心请教。
她的一双手,本是为抚琴绣花而生,如今却终日与草药为伍,指甲缝里常常沾着洗不掉的药汁颜色。
一个月后,她已经能将数百种草药的性味归经倒背如流。
黄圣年开始教她处理伤口。
他带来一些处理好的兔、鸡,让她练习缝合。
第一次拿起缝合针时,果西楚克的手抖得厉害,冰冷的针尖刺破皮肉的感觉,让她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但她只是咬紧了牙关,白着脸,一针一线地练习。
从最初歪歪扭扭的针脚,到后来细密平整的缝合线,她宫殿里的烛火,常常亮至深夜。
黄圣年从最初的敷衍,到中期的惊讶,再到最后的欣赏,只用了一个多月。
这位见惯了宫廷浮华的老太医,第一次在一个公主身上,看到了医者该有的那份虔诚与坚韧。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5060/4333234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