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各家谋划
就在赵家四合院的棋局悄然进行时,京城其他几处同样幽静的深宅大院里,相似的场景也在上演。
秋日的阳光平等地洒落在每一片琉璃瓦上,却照不透那高墙之内无声的波澜。
城西,钟家小楼。
书房里飘着陈年普洱的醇香。钟正国的父亲,一位曾主政东南大省、如今虽退犹荣的老人,正与两位旧部品茗。茶香氤氲中,话题看似漫无边际。
“正国在那边,气候适应吗?”老人缓缓斟茶,语气平淡。
“老书记放心,钟书记身体很好,就是……最近推动那个跨海大桥项目,牵扯太多,阻力不小。”一位面容精干的中年人低声回应。
老人眼帘微垂,用杯盖轻轻拨弄着浮叶:“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有些钉子,该拔的,还是要早点拔掉。总不能让他事事亲力亲为,耽误了正事。”
他抬眼,目光扫过二人,“你们跟了我这么多年,知道该怎么做了?”
“明白。”两人同时点头,心领神会。一杯清茶,几句闲谈,某些可能阻碍钟正国前进的“钉子”,其命运便已在无形中被决定。
城南,陈家庭院。
陈先楚的父亲,一位从边疆锤炼出来的老将军,虽已卸甲,威严依旧。
他正站在一幅巨大的军事地图前,仿佛仍在运筹帷幄。身边站着的是他曾经最得力的参谋,如今也已身居要职。
“先楚在那片高原上,待了快十年了吧?”老将军的手指划过地图上那片广袤的区域。
“是,老首长。陈书记扎根边疆,成绩斐然,就是……环境太苦,积累的声望,很难传导到核心层面。”
“哼,”老将军轻哼一声,“名声是干出来的,也是需要人‘说’出去的!我们不能让踏实干活的人吃了亏!有些渠道,该打通的要打通。该让上面听到的声音,一定要清清楚楚地听到!”
他拳头轻轻砸在地图上一个关键节点的位置,“资源,要倾斜;话语权,要争取!”
参谋挺身立正:“是!保证完成任务!”一场为陈先楚造势、争取更多政治资源的运作,就在这看似寻常的怀旧与交谈中,悄然展开。
城东,刘家别业。
刘粟赓的岳父,一位曾在经济领域执掌牛耳、门生故旧遍布各要害部门的长者,正在花园里修剪一盆造型别致的罗汉松。他的女婿,一位现任的部委司长,陪在一旁。
“粟赓那个新能源产业的规划,我看过了,很有前瞻性。”
长者剪掉一根多余的枝桠,动作精准而优雅,“不过,这么好的规划,光在一个省里试点,格局小了。”
“爸,您的意思是?”
“这么好的苗子,应该放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嘛!”长者放下剪刀,意味深长地说
“我听说,沿海几个省,最近都有一些重要的经济协调岗位空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也该让更多人,见识一下我们龙国经济专家的手段了。”
女婿立刻领悟:“我明白了,爸。我会留意相关信息,也会和几位师兄通通气。”
一番运作,旨在将刘粟赓推向更核心、更前沿经济舞台的计划,便在修剪花木的闲情逸致中定了调子。
这几处院落的老人,无一不是从枪林弹雨或政治风浪中走过的顶尖人物。
钟正国、陈先楚、刘粟赓,如今也都是接近六十、主政一方或执掌关键部门的封疆大吏,根基深厚,羽翼渐丰。
唯有汉江的赵立春,年仅五十出头,在这个层次的竞争者中,显得格外“年轻”。
这些老人们,此刻不约而同地动用着各自积攒一生的威望、人脉与智慧,如同老练的园丁,开始小心翼翼地为自己看中的“大树”修剪枝杈、清除杂草、铺设道路。
他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力求不着痕迹,合乎规矩,却又招招精准,直指核心。
而远在各地的钟正国、陈先楚、刘粟赓,乃至汉江的赵立春,此刻或许正在主持会议,或许正在基层调研,或许正在批阅文件。
他们对京城深处、各自家族为了他们的未来正在进行的这些艰难抉择与无声布局,几乎一无所知。
秋日朗朗,四野无声。但一场关乎未来格局的、极其隐晦而又至关重要的铺垫,已经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如同地底奔涌的暗流,悄然开始了。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5357/43236048.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