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拒绝赐婚
在一众沉默中,康熙脸上的喜色逐渐褪下。他盘动着手里的玉珠,银针落地可闻的大殿,只能听到玉珠摩擦发出的清脆响声。
宫裁和碧月作为纺织比试的优胜者,坐在席间末尾。宫裁知道自己应该明哲保身,但她也清楚曹家为这场晚宴付出的心血,曹颙这些月的努力不能白费,宫裁握紧拳头,在全场缄默中,斗胆站了起来——
碧月察觉到她的动作,按住了宫裁的手,“不要。”碧月摇头劝阻,担心宫裁在众目睽睽下生出事端。
宫裁安抚地拨开她的手,走到大殿中央跪地行礼,“皇上,民女斗胆献策。”
“放肆!”
曹寅大怒喝止。她平日不守规矩也罢,如今在天子面前还敢为所欲为!?曹寅面色肃然,刚想挥退宫裁,却不想坐于右侧一位的纳尔苏轻笑开口,“曹织造,宫裁姑娘纺织造诣了得,我们不如先听听她的法子?”
曹寅没有想到低调行事的平郡王会替马宫裁说话,一时哑然。
倒是康熙朝宫裁抬了抬手,“说来听听。”
宫裁感激地朝纳尔苏点头,随即不卑不亢地看向康熙:“这些年……民女流连于苏州、江宁等地,通过早晚观测天象,将每日每月的晴明风雨、温度雨量、云量风向一一记录。民女将这些内容编纂成册,名为《江南晴雨录》。”
康熙饶有兴致地追问,“此册有何妙用?”
“《江南晴雨录》总结了气象规律,只要能熟练应用《江南晴雨录》,就可以掌握天气的变化规律,进行晴雨预测。如此一来,就可以对皇上提到的‘布料防潮’、‘缫丝用水’、‘种桑养蚕’等问题做到提前防范。”
宫裁一番话引得全场哗然。
古语有云“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在世人心中,上天及其变化之象都是神圣无上的。天即自然,凡人不可揣度“天意”,只得顺应自然,服从自然。
宫裁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论教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苏州织造李煦早就听过宫裁这一套说辞,甚至早就警戒她断了这荒谬的心思,却没想今时今日!她竟把这些荒唐之言说到了皇上跟前!宫裁的户口记在苏州织造府,马宫裁是自己名义上的义女!李煦无法坐视不理。
李煦面色肃然,在一片死寂中,朝宫裁愤然训斥道:“天气变化不定,没有规律可言,你手中的《江南晴雨录》不过是哄骗世人的歪门邪道!”
话落,李煦疾步出列,掀袍请罪,“皇上恕罪,微臣平日疏于管教,竟教她不知天高地厚的胡言!”
李煦的斥责将谏言的宫裁置于尴尬境地,曹颐见她孤身站于殿中,心中焦急,冲动之下从曹寅身后起身,“我倒是觉得姐姐说得极有道理,所谓‘万物无情而有性’,万事万物,即便是路边顽石也一样与人通情,既能通情,就能被人感应!姐姐通过感应气象得出规律,再正常不过了!”
宫裁赞赏点头,“与天为善,其趣无穷,与地为善,其益无穷,与人为善,其乐无穷。天人互泰,方存浩长。”
“早在西汉时期,民间就有了二十四节气作为天象的预测;明朝时曾有著作《白猿献三光图》,其中包含丰富多彩,精致细腻的云图。种种迹象都可以表明,百姓是可以通过肉眼观测各种天气征候,记录各种气象的前兆,从中提炼出可靠的经验规律。”
宫裁引经据典,曹寅嗤之以鼻,“我瞧你是被钦天监那一套给糊弄住了,观测天象,吉凶占卜……那都是虚无缥缈的玄学,糊弄人的把戏!”
宫裁摇头,“当真是虚无缥缈吗?各位不如好好回想……是否‘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每逢‘蚂蚁搬家蛇过道’,翌日就有大雨倾盆,乌云蔽日?”
宫裁站在殿中,目光环视愈发沉默的众人,“凡事发生,必留痕迹,只有将这些痕迹捕捉整理,才能追本溯源,总结规律为我们所用。”
宫裁于殿中侃侃而谈,她的一举一动都透露着不凡的气度。她的容颜如瑾瑜光彩照人,自信的谈吐更是令人心生敬叹。她此刻是大殿中最为闪耀的明珠,散发着耀眼光芒,吸引着众人的注意。
康熙大受启发,目光欣赏,他问向跪地的李煦,“这织工是你府上的?”
李煦以为皇上心有怒火,紧张地擦了擦额间的汗,“是臣的义女。”在旁人看不到的地方,李煦的掌心已全是冷汗。
“哈哈哈哈!”就在李煦惶恐不已时,康熙朗声大笑,“爱卿将义女教得如此出色,何错之有?”
李煦擦汗的手顿在空中,错愕抬头:皇上竟赞同宫裁这荒唐的言论!?
“你叫……”
康熙目光转向宫裁,语气迟疑的时候,宫裁应道,“宫裁。”
“宫裁。”康熙赞许点头,“既如此,宫裁继续编纂《江南晴雨录》,并传授三大织造局观测之法,以避灾祸。倘若此事能成,朕记你一功!”
宫裁没想到皇上竟认可《江南晴雨录》,她受宠若惊,再次谢恩行礼时,宫裁对皇上多了几分真心实意地钦佩。
“虚礼就免了,倒是你们……”康熙看向曹寅和李煦劝诫道:“今后可要多听听诸如宫裁这些纺织高手的意见啊。”他说着,还特意往碧月、曹颐等人的方向递去一眼,“朕今日就获益匪浅。”
曹寅跟李煦精神一震,连忙行礼称是。
康熙对两人看重,劝诫后还不忘周全两人的颜面,“两位爱卿手下能人巧匠辈出,朕将织造局交给你们,甚是安心!”
曹寅二人松了一口气,“为皇上分忧,微臣责无旁贷。”
君臣和睦,席间和乐融融,曹寅见康熙停著,托手延请,“臣已让人备下烟火,皇上可要移步观赏?”
“子清特意备下,朕怎会辜负……”康熙一步当先,在经过跪拜的宫裁时,将人搀了起来,“既是旭东的义女,就站他旁边吧。”
马宫裁受宠若惊,连连称是。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离开,唯有孙绫恨得咬牙切齿,一场耗尽众人心血的晚宴,到头来竟成了马宫裁的嫁衣,让她出尽了风头!孙绫将酒一饮而尽,愤愤掷于桌面,跟着人流前往烟火观景台。
夜空星光,灿烂夺目。
曹寅陪伴康熙站在观景台前,远处的五尺高台正在准备一会儿燃放的烟火盒子。康熙望着低垂的星河,问向身边的曹寅,“宫裁是什么来历。”
康熙了解李煦:如果宫裁身世寻常,他不会将人收作义女;再加上宫裁才情过人,并非寻常人家能教导出的子女。
曹寅不敢隐瞒,“宫裁原名马纨,是原国子监祭酒马守中的遗女。两年前她从富察府离开,留在了江宁织造局。后来辗转苏州,被旭东收留,成了他的义女。”
马守中的女儿……
康熙若有所思地看向马宫裁方向,正好瞧见纳尔苏朝她走去。
早在织造局时,纳尔苏就对宫裁有所好感,今日再见,更是被她的才情深深折服,观景台众人错落站开,纳尔苏爽直地来到马宫裁的身边。
“宫裁姑娘。”
马宫裁见是纳尔苏,连忙行礼,“刚刚在大殿,多亏王爷解围。”
纳尔苏微微一笑,“宫裁姑娘确实提了一个不错的主意。”他说着,托起马宫裁行礼的手。她的手冰凉彻骨。不知是刚刚在大殿强装镇定,惊出的冷汗,还是夜晚太凉,受了寒气。
纳尔苏不由分说地将自己的暖炉递到马宫裁的手中,“暖和暖和。”
“王爷,这怎么使得……”马宫裁满眼错愕,但剩下的话被淹没在烟火炸开的声音里。
纳尔苏看向夜空盛放的烟花,马宫裁只能先抱着暖炉。而一直注意马宫裁的李鼎,盯着纳尔苏的背影若有所思。
烟火的声音美妙,它们在夜空中发出巨响,最终伴随着瑰丽画面展开,渐渐消散。那种沉甸甸的声音,给黑夜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烟火的光辉洒落在大地上,映照在每一张笑脸之上。
赞叹声,惊呼声……此起彼伏。
这场被曹寅寄予厚望的烟火盛会,不甘示弱地向众人展现出它们的绚烂,光彩夺目的烟火接二连三地腾空而起,在月色中释放出华丽的翡翠流苏,天空刹那万紫千红,看得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
但康熙心思却不在此。
纳尔苏与宫裁的互动被他看在眼中,康熙看出纳尔苏对马宫裁的心思,这事他乐见其成:马宫裁是马守中的女儿,又是李煦的义女,倘若她能和平郡王结成伉俪,能推进南北之和。当年马守中之案,康熙迫于江南举人及北党权贵的压力,匆匆结案。如今平郡王还未娶妻,如果能将宫裁指婚给他,也算慰藉了马守中的在天之灵。
烟花的璀璨不过瞬间的辉煌,火光散去,余晖在夜空中慢慢消散。
在一片赞叹声中,康熙盘动着手里的玉珠,满意点头,“子清有心了。”
“微臣不敢居功,此事是与苏州织造、杭州织造共同筹办。”
孙绫见总算提到了他们杭州织造局,精神一凛,正等着皇上嘉奖犒劳,却不想康熙竟越过他们,只看向李煦,“旭东这次出资出力,委实费心。朕想想该如何赏你……”
康熙顿了顿,看向李煦及其身后的儿女,“旭东义女可有婚配?”
此言一出,曹、李两家神色皆惊!
曹颙、曹颐两兄妹捏了一把冷汗不说,李鼎的脸色也沉了下来;但与小辈不同的是,李煦受宠若惊:宫裁要能得到皇上赐婚,那可是莫大的荣耀!李煦分外上道,连忙行礼,“回皇上,宫裁未曾婚配。”
康熙满意点头,“我见宫裁才情出众,年岁又与纳尔苏相仿,他二人郎才女貌,若朕将她赐给平郡王为妻,旭东……可有异议啊?”
李煦喜不自胜,高声应答,“但凭皇上做主!”
但这怎么能行!
曹颙跟宫裁早已互许终身,曹颐对纳尔苏更是爱慕非常,要是宫裁与纳尔苏结成姻缘,那曹家兄妹该如何是好!曹颙、曹颐色变,唯有孙绫满眼欣喜!孙绫一直将马宫裁视为劲敌,可如果她被指给平郡王,就没人跟自己争抢曹颙!
不止孙绫,曹寅和李煦也乐见其成,他们都清楚曹颙、李鼎对宫裁的心思,如果马宫裁成为平郡王妃,也好彻底断了他们的念想。
不说几大织造,富察赫德和四贝勒交换眼色后,也出列推波助澜,“平郡王与宫裁姑娘金童玉女,确实登对,如此良辰美景,值得再添喜事一桩!”纳尔苏与八贝勒交好,马宫裁是贪官之女,若能嫁进平郡王府,无疑是给八王派埋下一颗隐雷。
众人盛赞,纳尔苏更是春风得意,“微臣钦慕宫裁姑娘的才情,若能得姑娘青睐,微臣自当十里红妆相迎!”
纳尔苏的表态让事情定下十之八九,康熙喜笑颜开地点头,“既如此,那朕今日做媒,就将宫裁……”
“皇上,不可!”
一众沉默中,打断康熙的竟是一直站于李煦身后的李鼎!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5588/43257117.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