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没有围墙的研究所
雪停了,瓦檐上的冰棱在晨光里泛着冷白。
我蹲在车间门口生蜂窝煤炉子,铁钳刚夹起块煤饼,就听见林小川蹬着棉胶鞋撞开办公室门的动静——那声“哐当”混着他粗重的喘气,像台急刹的拖拉机。
“林总!值班室刚送来个包裹!”他军大衣下摆还滴着融雪,怀里抱着个油布包,边角沾着草屑和红泥,“您看这寄件地址——湘桂黔三省十九个协作点!”
我放下铁钳,抹了把沾着炉灰的手。
油布包解开时,霉味混着松脂香窜出来,最上面是张毛边纸手绘的海报,墨迹深浅不一,标题“第一届火种群众发明交流会”几个字写得歪歪扭扭,倒比铅字多了股子热乎气。
落款是用红漆点的十九个小圆圈,每个圈里歪歪扭扭标着“湘西陈铁柱”“广西李阿婆”“贵州王电工”。
“时间是十天后,地点在陈铁柱他们镇的文化站。”林小川翻出张皱巴巴的清单,手指戳着上面的字,“参展的有三十七项呢!您瞧这名字——‘牛油保温温控箱’‘马奶酒清洁套装’‘钨丝灯负载模拟器’...啥玩意儿啊这是?”
我扫过清单,目光停在“高原氧气补给阀(废旧炮弹壳改造)”那行,喉咙突然发紧。
去年冬天陈铁柱来厂子里学技术,蹲在废料堆边捡炮弹壳时,我还问过他:“留这玩意儿干啥?”他挠着头笑:“俺们那儿牧民冬天上山,总说喘气费劲,想着能不能改个输氧的家什。”
“这算不算擅自集会?”林小川突然压低声音,目光往窗外瞟了瞟。
他后颈的绒毛沾着融雪,像只炸毛的小鹅。
我翻到海报背面,角落有行铅笔字:“不评奖,不排名,只为让好办法不再走丢。”墨迹被蹭花了,像是谁怕被人看见,又忍不住要写。
嘴角不自觉往上扬,指腹蹭过那行字:“这才是真正的科研精神。”
苏晚晴不知什么时候站在门口,蓝布衫外罩着件灰毛线背心,手里攥着本带锁的笔记本——她总说重要的灵感要锁起来,怕被风刮跑。
“要不咱们派技术科的人去观摩?”她推了推眼镜,“记录下这些创新点,后续可以整理成教材。”
“咱们去,反倒让他们拘束。”我抽出张空白的《成果登记卡》,在背面画了三个方框,“让小川以个人名义回信。寄五十份登记卡,十套‘火种一号工具包’——里面装锉刀、量尺、记录纸,都是他们能用上的。”
林小川凑过来看我写附言,呼出的白气蒙在纸上:“还要写啥?”
“让他们展出那天,每位讲清楚三个问题:解决了啥?为啥这么改?还能怎么更好?”我顿了顿,想起陈铁柱上次演示再生胶圈时,紧张得把步骤忘得精光,“人一紧张就说不全,有这三个问题兜底,经验才留得下。”
老罗拎着个铁皮收音机晃进来,军帽上的红五星被磨得发亮:“听说要搞发明会?我这儿有现成的宣传材料!”他拧开收音机,里头立刻传出沙哑的顺口溜:“旧钻头,别扔了,磨磨能当刮刀使;破齿轮,别丢了,敲敲能做垫片料——”
“再加两句。”我笑着拍他肩膀,“旧物能生巧,众人拾柴高。”
老罗眼睛亮得像点着的煤油灯,掏出个小本子唰唰记:“中!明儿就录,保证让全镇的大喇叭都响这调儿!”
十天后的清晨,雪粒子砸得窗户哐哐响。
我蹲在车间调试新到的热处理炉,林小川裹着条厚围巾冲进来,围巾上沾着雪,说话直喷白气:“陈铁柱拍来电报!文化站挤得连门槛都站满人,还有从邻县翻山过来的!”
我接过电报,“风雪无阻”四个字被划了道粗线,后面跟着句:“吴大山的氧气阀被牧民抢着摸,布展的桌子都快挤塌了。”
三天后,林小川抱着个铁皮文件箱冲进办公室,箱子上还沾着泥——是交流会的影像资料。
我们挤在放映室里,白幕布刚挂起来,画面里就涌进攒动的人头。
苗族电工老吴头举着竹篾编的护套,操着浓重的乡音:“咱这东西,浸了桐油,淋三天雨都不进水!”镜头扫过他粗糙的手,竹篾在他指缝间翻飞,像在编个精致的竹篮。
广西老钳工阿福叔把“五合一扳手”往桌上一放,扳手的卡口随着他推动滑块“咔嗒咔嗒”变着尺寸:“以前修农机,得背半箱子扳手,现在揣这一个就行!”底下有人举着自己的扳手喊:“我那把卡口松,能跟你换块滑块不?”
最热闹的是吴大山的展位。
他举着炮弹壳改的氧气阀,身后站着个戴狐皮帽子的牧民:“昨儿夜里我家老太太喘得厉害,用这阀输了半小时氧,今儿能喝热奶茶了!”人群里爆发出欢呼,有人往吴大山怀里塞煮熟的土豆,有人递过包得严实的辣椒。
苏晚晴的笔记本翻得“哗哗”响,突然用笔尖戳了戳我胳膊:“你看。”镜头扫过讲解的人,几乎每个都在说“咱们琢磨出来的”“大伙儿一起试了八回”,再没听见“我发明的”。
她在本子上写:“当知识成为公共财产,创新便有了根。”字迹力透纸背。
更意外的是哈工大的来信。
老教授的钢笔字苍劲有力:“贵校协作点的‘土造神器’,比教科书上的案例更有生命力。能否寄些实物,让学生看看什么叫真实的中国工业智慧?”
夜里,我踩着积雪走进防空洞。
墙上的白板又多了块,我蘸着红漆写下“火种研究院构想(民间版)”。
第一行写:“院址:全国任何一处需要的地方。”末了加了句:“真正的研究所,不该有墙。”
瞭望塔的广播突然响了,是老罗录的新顺口溜:“你有一招鲜,我有土办法,凑在一起,就是顶呱呱——”
我推开窗,冷风卷着雪粒子扑进来。
远处的厂房星星点点亮着灯,像落在地上的星星。
恍惚间,那些灯连成了片,像无数双手正传递着同一根火柴,越传越旺。
“叮铃铃——”
收发室的电铃突然炸响,在冬夜里格外刺耳。
林小川裹着大衣往那边跑,背影被雪映得发白。
我望着他的方向,手不自觉攥紧了兜里的《成果登记卡》。
有些火,才刚烧起来。有些事,该来的,终究会来。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6374/1111095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