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
十二月的云江市飘起了雪。
陆沉远站在市政府大楼的窗前,看着外面纷纷扬扬的雪花。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来得比往年早。
手机响了。
“陆市长,出事了。”是信访办主任的声音。
“什么事?”
“工业园区的工人闹事,说厂子拖欠工资三个月了。”
陆沉远揉了揉眉心:“多少人?”
“两百多人,现在正往市政府这边来。”
他挂断电话,快步下楼。
市政府门口已经聚集了一群人。他们穿着单薄的工作服,在雪地里跺着脚。有人举着横幅,上面写着“还我血汗钱”。
陆沉远走到人群前面。
“大家先别着急,有什么问题我们坐下来谈。”
“谈什么谈?我们要见老板!”一个中年男人喊道。
“老板在哪里?”
“跑了!”
陆沉远心里一沉。又是这种情况。
“哪个厂子?”
“光明电子厂。”
陆沉远对这个厂子有印象。是去年引进的招商项目,投资三千万,号称能解决五百人就业。当时工业园区管委会把它当作政绩工程,市里还给了不少优惠政策。
“欠了多少工资?”
“三个月,加起来两百多万。”
“老板什么时候跑的?”
“昨天晚上。”中年男人说,“今天早上我们去上班,发现厂门锁了。”
人群开始骚动。有人喊:“市政府要给我们做主!”
陆沉远看着这些工人。他们大多是附近农村的,靠打工养家糊口。两百多万工资,对市政府来说不算多,但对他们来说,是救命钱。
“这样,大家先派几个代表,跟我上楼详细说说情况。”
“我们要一起上去!”
“楼上会议室坐不下这么多人。”陆沉远说,“先派代表,我保证给大家一个答复。”
最后,五个工人代表跟着陆沉远上了楼。
会议室里,陆沉远让人给他们倒了热水。
“详细说说,厂子是什么情况。”
中年男人叫张建国,是厂里的车间主任。
“市长,厂子从八月份开始就不正常了。”张建国说,“订单越来越少,老板经常不在厂里。”
“你们没有察觉到异常?”
“察觉到了,但老板说是暂时困难,让我们再坚持坚持。”张建国苦笑,“我们能怎么办?不干活就没饭吃。”
“工资是怎么拖欠的?”
“九月份只发了一半,十月份一分没发,十一月份也没有。”
陆沉远看向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你们知道这个情况吗?”
管委会主任是个四十多岁的干部,姓李。他擦了擦额头的汗:“市长,我们……也是刚知道。”
“刚知道?”陆沉远的声音冷了下来,“企业拖欠工资三个月,你们管委会一点都不知道?”
“我们平时主要抓招商引资,对企业内部情况……”
“这是你们的失职。”陆沉远打断他,“回头再说你们的问题。现在先解决工人的事。”
他转向财政局长:“市里能不能先垫付这笔工资?”
财政局长为难地说:“市长,我们现在真的拿不出钱。每个月光还银行贷款就要四千多万,其他开支都已经压到最低了。”
“那就想办法。”
“实在没办法了。”财政局长说,“上个月的公务员工资都是借的。”
会议室里陷入沉默。
张建国看着陆沉远:“市长,您得给我们一个说法。年底了,我们拿不到工资,怎么过年?”
陆沉远沉默了几秒钟:“给我三天时间。”
“三天后呢?”
“三天后,我给你们一个答复。”
张建国看着他,最后点了点头:“好,我们信您。”
工人们散去后,陆沉远把工业园区管委会的领导班子叫到办公室。
“说说吧,光明电子厂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主任低着头:“市长,这个项目是去年招商引进的。当时考察过,老板在外地有几个厂子,经营情况还不错。”
“现在呢?”
“现在……老板在其他地方的厂子也出了问题,资金链断了。”
“你们事先一点预警都没有?”
“我们……疏忽了。”
陆沉远看着他们:“你们知道吗,这种事如果处理不好,会出大乱子。两百多个工人,两百多个家庭,他们指望着这份工资过日子。”
“市长,我们错了。”
“错了就要承担责任。”陆沉远说,“回去写检查,等这件事处理完,你们的问题再说。”
李主任等人灰溜溜地离开了。
陆沉远坐在办公桌前,点了支烟。
这一年多,他遇到的麻烦一个接一个。老城区改造项目刚出问题,现在又来了个光明电子厂。
他拿起电话,打给了赵副市长。
“赵副市长,光明电子厂的事你知道了吧?”
“知道了。”赵副市长说,“市长,这事不好办。”
“我知道不好办,但必须办。”
“市里真的没钱了。”
“那就找钱。”陆沉远说,“你去和几家银行谈谈,看能不能再贷一笔款。”
“市长,我们的负债率已经很高了,银行不一定愿意贷。”
“试试看。”
挂断电话,陆沉远又给省里打了个电话。
接电话的是省政府秘书长。
“秘书长,我是云江市陆沉远。”
“陆市长,什么事?”
“我们这边出了点情况,想向省里申请一笔应急资金。”
“什么情况?”
陆沉远简单说了光明电子厂的事。
秘书长沉默了一会儿:“陆市长,你们云江市今年的麻烦不少啊。”
“是我工作没做好。”
“省里的财政也很紧张。”秘书长说,“这样吧,我帮你问问,但不一定有结果。”
“谢谢秘书长。”
陆沉远知道,这个电话基本上没用。省里不可能为了两百万给云江市开绿灯。
他站起来,走到窗前。
雪还在下,越下越大。市政府大院里已经积了一层。
门被推开,林书记走了进来。
“陆市长,听说工业园区出事了?”
“是。”陆沉远转过身,“光明电子厂老板跑了,拖欠工人工资两百多万。”
林书记皱起眉头:“这种事怎么会发生?”
“管委会监管不力。”
“现在怎么办?”
“我让赵副市长去找银行贷款,但估计很难。”陆沉远说,“林书记,您看能不能从其他渠道想想办法?”
林书记沉吟了一下:“我试试看。但你要有心理准备,这笔钱不好找。”
“我明白。”
林书记走后,陆沉远坐回办公桌前。
他打开电脑,查看云江市的财政报表。
数字触目惊心。
财政收入逐年下降,支出却在增加。今年因为老城区改造项目的担保款,财政赤字已经达到了五个亿。
如果再垫付光明电子厂的工资,赤字会进一步扩大。
但如果不垫付,工人们会怎么样?
陆沉远想起刚才张建国的眼神。那是一种绝望中带着希望的眼神。
他们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
陆沉远关掉电脑,拿起外套走出办公室。
“去工业园区。”他对司机说。
光明电子厂的大门紧锁着。门口站着几个工人,在雪地里守着。
陆沉远下车,走到他们面前。
“市长?”张建国认出了他。
“我来看看厂子的情况。”
“里面都锁着,进不去。”
“有钥匙吗?”
“有,我这里有一把。”张建国从口袋里掏出钥匙。
陆沉远接过钥匙,打开了大门。
厂房里一片狼藉。机器停着,地上散落着半成品。办公室的门开着,桌上的文件还没收拾。
陆沉远走进财务室。保险柜开着,里面空空如也。
“老板把能带走的都带走了。”张建国跟在后面说,“机器设备还在,但不值钱。”
陆沉远看着这些机器。它们大多是二手的,即使卖掉,也值不了多少钱。
“厂子还有什么资产?”
“有一批库存产品,大概值五十万。”张建国说,“还有一些原材料,也就十几万。”
“加起来不到一百万。”
“是的。”
陆沉远在厂房里转了一圈。
这个厂子从一开始就是个骗局。老板拿着政府的优惠政策,骗了一笔启动资金,然后草草经营,最后卷款跑路。
而工业园区管委会,对这一切视而不见。
陆沉远走出厂房,雪落在他的肩上。
“张建国,你们工人里,有没有懂技术的?”
“有,我们车间主任就是技术员,还有几个老师傅。”
“如果重新开工,你们愿意继续干吗?”
张建国愣了一下:“市长,您的意思是……”
“我在想,能不能让厂子重新运转起来。”陆沉远说,“政府出面,找人接手这个厂子。工人继续工作,用未来的收益偿还拖欠的工资。”
“这……能行吗?”
“试试看。”
陆沉远回到市政府,召集相关部门开会。
“我有个想法。”他说,“光明电子厂虽然老板跑了,但设备还在,工人还在。我们能不能想办法让厂子重新开起来?”
“市长,这不现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说,“厂子没有订单,开起来也是亏本。”
“那就找订单。”
“哪有那么容易?”
“不试怎么知道?”陆沉远看着在座的人,“我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两百多个工人失业。”
财政局长犹豫地说:“市长,即使厂子开起来,前期投入也需要钱。”
“我知道。”陆沉远说,“所以我们要找一个愿意接手的企业。”
“谁会接这个烂摊子?”
会议室里又是一片沉默。
陆沉远看着窗外的雪,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散会吧。”他说。
当天晚上,陆沉远打了一个电话。
“王总,我是陆沉远。”
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陆市长,这么晚了还给我打电话,有什么事?”
王总叫王建军,是云江市本地的一个企业家。他的公司主要做电子产品代工,规模不大,但经营稳健。
“想请您帮个忙。”
“您说。”
陆沉远把光明电子厂的情况说了一遍。
“王总,我知道这个要求有些过分。但我实在想不出其他办法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
“陆市长,您的意思是,让我接手这个厂子?”
“是的。”
“这个厂子现在是个烂摊子,接手就意味着要承担那两百多万的工资。”
“我知道。”陆沉远说,“所以如果您愿意接手,市政府会给予最大的支持。”
“什么支持?”
“税收减免,贷款担保,还有订单支持。”
“订单支持?”
“市政府每年有一些电子产品采购,可以优先给您。”
王建军又沉默了。
“陆市长,您让我考虑一下。”
“好,您考虑。”陆沉远说,“但时间不多了,工人们等不起。”
“我明白。”
挂断电话,陆沉远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出了口气。
他不知道王建军会不会答应。但这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窗外,雪还在下。
云江市的冬天,格外漫长。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6593/43250356.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