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九月的考核如期而至。
省委组织部派来的考核组一共九个人,由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亲自带队。考核分为两个阶段,先是民主测评,然后是个别谈话。
民主测评在市委礼堂进行。参加测评的有市四套班子成员、各区县主要负责人、市直部门一把手,一共一百二十人。
测评表上有四个等次: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陆沉远坐在主席台上,看着台下的人低头填表。他知道,这些表决定不了什么。真正起作用的是个别谈话。
果然,测评结束后,考核组开始找人谈话。
第一个被叫去的是林书记。谈了两个小时。
第二个是常务副市长赵明。谈了一个半小时。
第三个轮到陆沉远。
考核组的谈话室设在市委招待所。陆沉远进去时,常务副部长正在翻看材料。
“陆市长,坐。”常务副部长抬起头,“我姓孙。”
“孙部长好。”
孙部长示意记录员做好准备,然后开门见山:“陆市长,你到云江市工作一年多了,谈谈感受。”
“压力很大。”陆沉远没有客套,“云江市的问题比我预想的要复杂。”
“具体说说。”
“财政困难,产业落后,民生欠账。”陆沉远说,“这三个问题相互关联,解决起来很难。”
“你觉得自己这一年多做得怎么样?”
陆沉远沉默了几秒钟:“尽力了,但效果不够好。”
“为什么效果不好?”
“一方面是客观条件限制,另一方面是我的工作方法还不够成熟。”陆沉远坦诚地说,“有些改革推得太急了,引起了一些人的抵触。”
孙部长点点头,继续问:“老城区改造项目,你怎么看?”
陆沉远知道这是重点。
“这个项目确实遇到了很多困难。”陆沉远说,“但我认为方向是对的。老城区不改造,居民的生活条件无法改善。”
“市政府为这个项目提供了担保,你不觉得风险太大?”
“风险是有的。”陆沉远说,“但如果不担保,项目就会烂尾,损失更大。”
“如果项目最终还是出了问题呢?”
“那我承担责任。”
孙部长看着他,没有说话。
谈话持续了三个小时。孙部长问得很细,从决策程序到资金使用,从干部选拔到项目审批,每一个环节都要陆沉远解释清楚。
陆沉远如实回答。他知道,这次考核对他很重要。
谈话结束时,已经是晚上九点。
陆沉远走出招待所,深吸了一口气。
秋夜的风有些凉。
十月初,考核结果出来了。
省委组织部的通报很简短:云江市领导班子整体评价良好,但存在决策程序不够规范、风险防控意识不强等问题。
对陆沉远的评价是:工作积极主动,敢于担当,但经验不足,需要加强学习。
这个评价不算差,但也不算好。
更重要的是,通报里没有提到任何晋升或调动的意思。
这意味着,陆沉远还要在市长的位置上继续干下去。
林书记找他谈话。
“省里的意思很明确。”林书记说,“让你继续在云江市锻炼。”
“我明白。”
“不要有思想负担。”林书记说,“你还年轻,有的是时间。”
陆沉远点点头。
他确实还年轻。三十岁,在官场上算是年轻干部。但他也清楚,年轻不是资本,而是压力。
年轻意味着要做出更多成绩,才能证明自己。
十月中旬,老城区改造项目传来坏消息。
开发商刘老板的公司资金链彻底断裂了。不仅云江市的项目停工,他在其他城市的几个项目也全部停了。
刘老板跑路了。
消息传出,市政府大院一片哗然。
财政局长第一个找到陆沉远:“市长,这下麻烦大了。”
“刘老板欠了多少钱?”
“光是银行贷款就有十二个亿。”财政局长说,“还有材料商、包工头的欠款,加起来至少二十亿。”
“市政府的担保是多少?”
“五个亿。”
陆沉远揉了揉太阳穴。
五个亿,对云江市来说是天文数字。
“银行什么态度?”
“已经来催了。”财政局长苦着脸,“说如果市政府不履行担保责任,就要走法律程序。”
陆沉远沉默了。
这是他最担心的情况。
当初决定提供担保时,他就知道有风险。但他没想到,风险来得这么快。
“先稳住银行。”陆沉远说,“我去和他们谈。”
“怎么谈?”
“争取时间。”
陆沉远约见了城商行的行长。
行长姓周,五十多岁,是个老银行家。见到陆沉远,他直截了当:“陆市长,贷款该还了。”
“周行长,能不能宽限一段时间?”
“宽限?”周行长摇头,“陆市长,我们也有难处。这笔贷款已经被列为不良资产,上级行天天催。”
“我理解。”陆沉远说,“但市政府现在确实拿不出五个亿。”
“那就分期还。”
“分多久?”
“最多一年。”
陆沉远心里盘算了一下。一年时间,每个月要还四千多万。云江市的财政收入,扣除必要支出,每个月能挤出两千万就不错了。
“一年太短了。”陆沉远说,“能不能三年?”
“不可能。”周行长态度很坚决,“陆市长,我已经很给面子了。换成其他银行,早就起诉了。”
“那两年。”
周行长犹豫了一下:“我回去请示一下。”
谈判持续了一个星期。
最后双方达成协议:市政府在两年内分期偿还五个亿担保款,但要支付额外的利息。
陆沉远把这个结果拿到市长办公会上讨论。
几个副市长都不说话。
财政局长叹了口气:“市长,这两年我们的日子不好过了。”
“我知道。”陆沉远说,“但没有别的办法。”
“教育、医疗、社保,这些支出怎么保证?”
“压缩其他开支。”
“已经压无可压了。”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
陆沉远看着在座的人:“我知道大家都很难。但这件事是我决策的,责任在我。如果有人要追究,我一个人承担。”
“市长……”赵副市长欲言又止。
“就这样定了。”陆沉远说,“散会。”
消息很快传到了省里。
省政府办公厅打来电话,要求云江市就此事做出书面说明。
陆沉远亲自写了一份报告,详细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和处理方案。
报告送上去后,石沉大海。
半个月后,省纪委再次派人下来调查。
这次调查的重点是:市政府为什么要为这个项目提供担保?决策程序是否合规?有没有利益输送?
陆沉远又一次接受了问询。
纪委的同志问得很尖锐:“陆市长,你和刘老板是什么关系?”
“没有私人关系。”陆沉远说,“只是工作上的接触。”
“那你为什么坚持要为他的项目提供担保?”
“因为项目不能烂尾。”陆沉远说,“如果烂尾,损失更大。”
“可是现在项目还是烂尾了。”
陆沉远无言以对。
调查持续了二十天。
这二十天里,云江市的工作又一次陷入停滞。
各部门的负责人都在观望,不敢做任何决策。
很多项目因此延误。
陆沉远知道,这次的麻烦比上次大得多。
上次只是程序问题,这次涉及到巨额损失。
如果省里要追究责任,他很可能会被问责。
该做的事还是要做,该承担的责任也要承担。
这就是他的选择。
十一月初,省纪委公布了调查结果。
认定市政府为老城区改造项目提供担保的决策程序基本合规,但风险评估不充分,存在决策失误。
对陆沉远的处理是: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这个处分不算重,但对陆沉远的仕途来说,是一个污点。
市委召开常委会,传达省纪委的决定。
林书记在会上说:“这次的事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今后在做重大决策时,一定要充分评估风险,不能盲目冒进。”
陆沉远在会上做了检讨:“这次的事情,责任在我。我接受组织的处分,也会认真吸取教训。”
会后,几个常委找到陆沉远。
“陆市长,这次的事对你影响很大。”组织部长说。
“我知道。”
“你还年轻,以后要更加谨慎。”
陆沉远点点头。
但他心里清楚,谨慎和作为,有时候是矛盾的。
如果事事谨慎,很多事情就做不成。
但如果不谨慎,就会像这次一样,付出代价。
这个度,很难把握。
十一月中旬,老城区的居民又开始上访了。
他们说政府欺骗了他们,让他们搬出来却不给安排新房子。
这次来的人更多,有两百多人。
他们围堵了市政府大门,拉起横幅,要求政府给个说法。
陆沉远再次下楼和他们谈。
“大家的心情我理解。”陆沉远说,“项目遇到了困难,但我们不会放弃。”
“不放弃?开发商都跑了,你拿什么不放弃?”
“市政府会接手这个项目。”陆沉远说,“我们会想办法把房子建起来。”
“什么时候能建好?”
“最快也要两年。”
“两年?我们等不了那么久!”
人群又开始骚动。
陆沉远提高了声音:“我知道大家等不了。但这是现实情况。市政府会给大家额外补偿,每户每月一千元,直到搬进新房。”
“一千元够干什么?”
“这是市政府能拿出的最大限度。”陆沉远说,“如果大家不满意,可以走法律程序。”
他顿了顿,继续说:“但我向大家保证,只要我还在这个位置上,就一定会把这件事解决好。”
人群渐渐安静下来。
但陆沉远知道,这只是暂时的。
如果两年后房子还是建不起来,麻烦会更大。
他回到办公室,召集财政局、发改委、房管局开会。
“老城区改造项目,市政府必须接手。”陆沉远说,“不管多难,都要把房子建起来。”
“市长,我们没钱。”财政局长说。
“那就想办法找钱。”
“从哪里找?”
“向省里申请专项资金,向银行贷款,实在不行就发债。”陆沉远说,“总之,这件事不能拖。”
会议开了三个小时,最后拿出了一个初步方案。
但陆沉远知道,这个方案能不能落实,还是个未知数。
窗外,云江市的夜色渐深。
陆沉远站在窗前,看着远处的万家灯火。
从意气风发到遭受挫折,只用了一年多时间。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6593/43250357.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