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问鼎青云路 > 233

233


年初的云江市格外寒冷。

陆沉远接到省审计厅的通知,要对云江市去年的财政支出进行专项审计。审计组一共七个人,由省审计厅副厅长带队。

审计持续了半个月。

审计组查得很细,从政府采购到项目招投标,从土地出让到国企改革,每一笔大额支出都要核查。

陆沉远知道这次审计不简单。有人在盯着他。

果然,审计报告出来后,指出了几个问题。

老城区改造项目中,有一笔三千万的工程款支付程序不规范。钢铁厂改革中,国有股权转让价格偏低,可能存在国有资产流失。产业园区建设中,部分土地出让金没有及时入账。

这些问题被写进了审计报告,报送省政府。

省纪委随即介入调查。

二月中旬,纪委调查组进驻云江市。

调查组找了很多人谈话。财政局长、国资委主任、房管局长,一个个被叫去问询。

陆沉远也被约谈了三次。

纪委的同志问得很详细,每一个决策的依据,每一笔资金的去向,都要他说清楚。

陆沉远配合调查,把所有材料都提供了。

他心里明白,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都不是原则性错误。程序上的瑕疵可以解释,决策的合理性也能说明。

关键是有人想借这件事做文章。

调查持续了一个月。

这一个月里,云江市的工作几乎停滞。各部门的负责人都人心惶惶,不敢做决定。

很多项目因此延误。

三月初,省纪委公布了调查结果。

认定老城区改造项目中存在程序不规范问题,但不构成违纪。钢铁厂改革中的股权转让价格虽然偏低,但符合当时的市场情况,不存在故意低估。产业园区的土地出让金延迟入账是财政部门的失误,已经纠正。

调查结论对陆沉远来说算是过关了。

但省委还是对云江市进行了通报批评,要求加强财务管理,规范决策程序。

林书记在市委常委会上做了检讨。

陆沉远也做了自我批评。

会后,几个副市长找到陆沉远。

“市长,这次的事是冲着您来的。”赵副市长说。

“我知道。”

“您得罪人了。”

陆沉远没说话。

他当然知道自己得罪了人。这一年多来,他推动了很多改革,动了很多人的奶酪。有些人表面不说,心里早就记恨上了。

“以后做事要小心些。”赵副市长提醒道。

陆沉远点点头。

但他不打算改变自己的做法。

该做的事还是要做,该推的改革还是要推。只是会更加注意程序和细节。

四月,老城区改造遇到了新问题。

拆迁进行到一半,开发商资金链出现问题,无法继续投入。项目停工了。

已经搬迁的居民住在临时安置房里,安置房条件很差,怨声载道。

陆沉远找开发商谈。

开发商老板姓刘,五十多岁,是本地的老企业家。

“刘总,项目不能停。”陆沉远说。

“市长,不是我想停,实在是没钱了。”刘老板苦着脸,“我把能抵押的都抵押了,银行不肯再贷。”

“还差多少?”

“至少八个亿。”

陆沉远沉默了。

八个亿不是小数目。市财政拿不出来,银行又不肯贷。

“我去想办法。”陆沉远说,“但你要保证,有钱了立刻复工。”

“那当然。”

陆沉远回到办公室,召集财政局、发改委、金融办开会。

会议开了三个小时,讨论了各种融资方案。

最后决定,由市政府出面,协调几家银行组成银团贷款,同时向省里申请专项资金支持。

但这需要时间。

五月,已经搬迁的居民开始上访。

他们说政府欺骗了他们,让他们搬出来却不给安排新房子。

有几十个人围堵了市政府大门。

陆沉远下楼和他们谈。

“大家的情况我了解。”陆沉远说,“项目确实遇到了困难,但我们正在解决。”

“解决?怎么解决?我们在安置房住了半年了,什么时候能搬进新房?”一个中年妇女大声质问。

“最快也要明年。”

“明年?我们等不了那么久!”

人群开始骚动。

陆沉远提高了声音:“我向大家保证,项目一定会继续。如果到明年还没有完工,市政府会给大家额外补偿。”

“口说无凭!”

“那就写进协议。”陆沉远说,“房管局会和每一户签补充协议,白纸黑字写清楚。”

人群渐渐安静下来。

但陆沉远知道,这只是暂时稳住了局面。如果项目真的拖到明年,麻烦会更大。

他必须尽快解决资金问题。

六月,陆沉远去了省城。

他约见了几家银行的行长,详细介绍了老城区改造项目的情况。

大部分银行都不感兴趣。他们说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不愿意冒险。

只有一家城商行的行长表示可以考虑。

“陆市长,不是我们不想支持,实在是风险太大。”行长说,“现在房地产项目烂尾的太多了。”

“这个项目不会烂尾。”陆沉远说,“市政府会提供担保。”

“市政府现在的债务负担也不轻吧?”

陆沉远无言以对。

云江市的债务确实很重。如果再增加担保,财政压力会更大。

但他没有其他选择。

最后,城商行同意贷款五个亿,但要求市政府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并且利率要上浮百分之二十。

陆沉远答应了。

回到云江市,他把这件事拿到市长办公会上讨论。

几个副市长都表示反对。

“市长,我们已经为钢铁厂提供了担保,不能再增加了。”财政局长说。

“不增加的话,项目就要烂尾。”陆沉远说,“到时候损失更大。”

“那也不能拿市政府的信用去冒险。”

争论持续了两个小时,没有结果。

陆沉远只能去找林书记。

林书记听完,沉思了很久。

“这个担保风险确实很大。”林书记说,“但如果不担保,项目烂尾了,影响更坏。”

“我也是这么想的。”

“上常委会吧。”

常委会上,意见又分成了两派。

最后表决,六票赞成,六票反对。

林书记投了赞成票,以微弱优势通过。

会后,组织部长找到陆沉远。

“陆市长,你这样做风险太大了。”组织部长说,“万一项目出问题,你要承担责任的。”

“我知道。”

“值得吗?”

陆沉远看着他:“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

七月,贷款到位。

老城区改造项目复工了。

但工期已经延误了三个月,要赶在年底完工很困难。

陆沉远要求开发商加班加点,争取明年春节前让第一批居民搬进新房。

与此同时,钢铁厂那边又传来消息。

省投资集团派来的管理团队和原来的厂领导班子产生了矛盾。

新团队要精简人员,优化流程,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

厂里的几个副厂长联合起来抵制改革。

陆沉远去厂里调解。

他把双方叫到一起开会。

“改革是必须的。”陆沉远说,“不改革,厂子就没有出路。”

“市长,我们不是反对改革。”一个副厂长说,“但新来的管理层不了解情况,很多决策不切实际。”

“哪些不切实际?”

“比如要裁掉三百个工人,这些人怎么安置?”

陆沉远看向省投资集团派来的总经理。

总经理姓王,四十多岁,说话很直:“这三百个人都是冗员,留着就是浪费。”

“他们在厂里干了几十年,说裁就裁?”副厂长激动起来。

“企业不是养老院。”王总冷冷地说。

会议室里气氛紧张。

陆沉远敲了敲桌子:“都冷静一下。”

他看着王总:“裁员可以,但要有妥善的安置方案。不能简单地一裁了之。”

“那会增加成本。”

“该花的钱必须花。”陆沉远说,“这是国企改革的底线。”

王总沉默了。

最后双方达成妥协。裁员人数减少到一百五十人,其他人转岗培训。被裁的员工每人给予一年工资的补偿。

会议结束后,王总单独找到陆沉远。

“陆市长,您这样做,改革很难推进。”

“改革不能不顾工人的死活。”陆沉远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学资本主义那一套。”

“可是企业要生存。”

“生存和人文关怀不矛盾。”陆沉远看着他,“如果只顾效益不顾人,这个改革我不支持。”

王总没再说话。

八月,云江市召开半年经济工作会议。

上半年的经济数据不理想。GDP增长百分之五点八,财政收入增长百分之五点一,都低于预期目标。

会上,几个区县的负责人做了检讨。

轮到陆沉远发言时,他没有回避问题。

“云江市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陆沉远说,“我们推动了很多改革,但效果还不明显。有些改革遇到了阻力,有些项目遇到了困难。这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

他顿了顿,继续说:“但我们不能因为困难就停下脚步。改革必须继续,项目必须推进。只要方向是对的,就要坚持走下去。”

会场很安静。

林书记在总结发言中说:“陆市长说得对。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发展也不会一蹴而就。我们要有耐心,也要有定力。”

会后,陆沉远回到办公室。

秘书送来一份文件,是省委组织部的通知。

陆沉远打开看了看,面无表情。

通知说,省委决定对云江市领导班子进行考核,时间在九月。

这意味着,他这一年多的工作要接受全面检验了。

窗外,云江市的夜色渐深。

陆沉远站在窗前,看着远处的万家灯火。

这座城市的路还很长。

他的路,也还很长。

不管多难,都要一步一步往前走。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6593/43250358.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