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1918:红星闪耀德意志 > 第141章 合作社的初步试点

第141章 合作社的初步试点


几天后,位于柏林近郊的格利恩艾克村,这个以往宁静的村庄,成了共和国农业新政的第一个试验田。

村中心的布告栏上,贴出了由农业人民委员会和柏林地区行署联合发布的《关于在格利恩艾克村试办土地国有、集体经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告示》,旁边还附有详细的《示范章程(草案)》。

白纸黑字,激起了村民们心中的层层涟漪。

村民们,主要是男人和家中的长者,围在布告栏前,议论纷纷。

“土地……归国家所有?”

老农汉斯,在村里颇有威望、曾在分地时激动得老泪纵横的老人,此刻眉头紧锁,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人民土地所有权状”,那粗糙的纸张曾是他的命根子。

“这……这意思是,地又不是咱们的了?”

“汉斯大叔,不是这么说的!”

农业委员会派驻的工作队队长克劳斯,耐心地解释着,他指着章程条款,

“您看这里写着,土地所有权是国家的,但经营权、使用权是咱们合作社的,是长期的、受法律保护的!

这就像……就像国家把这片肥沃的土地,永久地租给咱们大家一起种,而且不收地租!为的就是防止以后有人发财了,再来买您的地,让您和您的子孙再变成雇农!”

这个比喻让一些贫农和原本少地的农民眼神亮了起来。

他们是最怕失去土地的群体。

“这话在理!”

一个叫彼得的年轻贫农喊道,

“我家就那点地,遇到荒年就得找人借粮,年年欠债。

要是大家合在一起,力气往一处使,兴许真能不一样?”

但拥有较多、较好土地的中农则显得犹豫不决。

富裕中农海因里希抱着胳膊,冷冷地说:

“说得挺好听。可我家的地肥,我伺候得精心,产量高。加入合作社,跟那些地薄、干活可能还偷懒的人一起分粮食?

按‘劳’分配?谁知道这‘劳’怎么算?别到时候,我出了大力,却分得跟不出力的人差不多,那我岂不是亏大了?”

“海因里希同志,”

克劳斯转向他,语气诚恳的说道,

“您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关键!章程草案里规定了,我们会建立‘劳动工分’制度。

干重活、技术活、出勤多的,工分就高;偷奸耍滑、出工不出力的,工分就低。

到时候分配粮食和钱,就看工分多少,绝对公平!

而且,您的好农具、壮牲口,可以折价入社,社里分期把钱还给您,或者算作股份,年底有点分红,绝不会让您吃亏。”

为了打消疑虑,工作队在村里召开了多次社员大会,把章程草案一条条念给大家听,反复解释,回答各种问题。

会场上吵吵嚷嚷,充满了质疑、担忧,也夹杂着些许好奇和期待。

“那……要是加入了,觉得不好,能退吗?”

一个妇女怯生生地问。

“能!”

克劳斯肯定地回答,

“有退出机制。但退社时,您当初带来的土地由集体收回重新分配,您折价入社的农具款如果还没还清,会按比例结算给您。

我们鼓励大家留下,但尊重个人选择。”

经过几天的激烈讨论和算细账,最终,格利恩艾克村有二十八户农民,主要是无地、少地的贫农和几户敢于尝试的中农,在自愿的前提下,在《入社申请书》上按下了手印或签了名。

他们整合了连片的约两百亩土地,成立了“格利恩艾克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

成立当天,社员们选举产生了社务管理委员会,老汉斯因为为人公道,被推选为主任,年轻肯干的彼得当了副主任。

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工作队的指导,将所有入社的土地边界木桩统一拔除,象征着土地连片经营的开端。

海因里希和其他一些观望的村民,站在自家地头,看着合作社的人热热闹闹地规划着土地,心里五味杂陈。

“哼,看他们能搞出什么名堂。”

海因里希对身边的人说,

“等他们秋收打了粮食,分了钱,要是真比咱单干强,到时候再加入也不迟!”

合作社成立的热闹还没完全过去,格利恩艾克村农业委员会(由村里原有的村干部和合作社新选出的社管委成员共同组成)的成员们,以及柏林派来的工作队,就挤在村公所的办公室里,召开了第一次关于春耕生产的务实会议。

墙上挂起了一张手绘的、还带着新墨味的格利恩艾克村土地规划图,合作社那连成一片的两百亩地用红笔醒目地圈了出来。

克劳斯用铅笔指着地图,充满干劲的说到:

“同志们,手印按下了,章程立了,现在最关键的就是这头一炮——春耕,必须打响!这关系到合作社能不能站稳脚跟,更关系到村里那些还在观望的眼睛!”

克劳斯环视着在场的人,

“中央给我们的指示很明确,”

克劳斯继续说道,

“‘确保春耕不误农时,确保合作社首战告捷’。这不是我们一个村的事,这是共和国农业新政的脸面!”

“克劳斯同志,道理我们都懂。”

原村委里负责农具管理的格奥尔格叹了口气,敲了敲手里的烟斗,

“可现实问题一大堆。合作社的土地是连片了,可各家原先的牲口强弱不一,农具更是五花八门,有好有坏。怎么统一调配?损坏了算谁的?光是理顺这些,就得吵上几天。”

“还有种子,”

老汉斯接口道,“各家习惯种的品种不一样,现在要统一选种、统一播种,用谁的种子?价钱怎么算?要是……万一收成不好,这责任谁担?”

年轻的彼得忍不住插话:

“我们不能被这些老问题吓住!牲口和农具不是都登记造册,折价入社了吗?我看,就由社里统一成立一个农具管理组,专人负责维修、调配和保管!制定使用规矩,损坏了照价赔偿!至于种子……”

彼得看向克劳斯和桌上几包带来的新种子,

“我们是不是该相信科学,选用工作队推荐的高产良种?”

克劳斯赞许地看了彼得一眼,接过话头:

“彼得同志说得对,要用新办法解决老问题。关于农具,就按彼得说的办,成立管理组,订立章程。种子问题,农业人民委员会提供了几种经过试验的、适合我们这里土壤的春麦和土豆良种,我们可以优先使用。

社员们原有的种子,可以按市价由合作社收购,作为储备或统一处理。

至于农机方面,农业人民委员会特批,从柏林的拖拉机厂调拨的两台人民牌履带式拖拉机,以及配套的犁具和耙,已经在路上了,后天就能开到我们村!”

克劳斯顿了顿,拿起一份文件:

“下面是具体的任务分配:

一、机械化耕作组,由彼得同志主要负责。

你的任务是配合随车前来的农机操作员,熟悉拖拉机性能,组织精干劳力负责牵引挂具、清理障碍、夜间看守机器,确保机车一到,立刻能下地作业!

油料由上面统一配给,我们必须高效利用,争取尽快完成全部深耕和耙平!”

二、种子和肥料组,由汉斯主任亲自抓。

机械化耕作进度快,你们必须跟上!负责良种的浸泡、催芽,确保发芽率。

同时,立刻组织人力,将农家肥和上面拨付的化学肥料,按测算好的用量提前运到地头,一旦耕地完成,立即跟进施肥,为播种做好准备。”

三、田间管理预备及后勤组,由格奥尔格同志负责。

带人检查、疏通灌溉沟渠。同时,立刻着手制定后续田间管理的工分标准,比如间苗、除草、追肥,不同活计定多少工分,要细,要公平,尽快拿出方案讨论。

我还要你负责协调社员的伙食和物资供应,春耕是重体力活,不能让大家饿着肚子干活。”

四、我负责总体协调和对外联络。

确保农机、油料、配件供应顺畅,并每天向柏林行署汇报春耕进度。”

克劳斯放下文件,目光炯炯:

“同志们,这是一场战斗!一场向土地要粮食,向旧习惯要效率的战斗!我们不仅要干,还要干得漂亮,要让单干户看看,组织起来的力量!有没有信心?”

“有!”彼得和几个年轻社员大声响应。

汉斯和格奥尔格对视一眼,也缓缓点了点头。老汉斯深吸一口气,站了起来:

“那就干吧!按克劳斯同志分的任务,各管一摊,谁也别掉链子。散了会,就各自把人拢起来,明天天一亮,就下地!”

海因里希和其他一些单干户,远远看着合作社的人连夜在仓库里整理农具、分配任务,心里那点“看热闹”的心思,不知不觉被一种无形的压力所取代。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6678/4209696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