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1918:红星闪耀德意志 > 第135章 年末工作总结会议

第135章 年末工作总结会议


一九二零年的末尾,伴随着铁路上日益频繁的汽笛声和往来穿梭的列车,悄然降临柏林。

严寒未能冻结共和国蓬勃跳动的心脏,人民宫内,一场决定未来航向的年度工作总结与计划会议,在卡尔·韦格纳的主持下召开。

各部门委员、军方代表、地区负责人以及像罗莎·卢森堡、卡尔·李卜克内西这样的革命元老济济一堂,气氛庄重而热烈。

韦格纳站在主席台前,身后是巨大的共和国地图,他没有拿厚厚的讲稿,只有几张简单的提纲,但韦格纳的声音洪亮,目光如炬。

“同志们!”

韦格纳的开场白一如既往,

“我们即将送走的这个一九二零年,是我们在废墟上站立起来的一年,是在内外夹击中杀出一条血路的一年!共和国不仅生存了下来,我们还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一九二零年这本账,咱们要翻开来,仔仔细细地算一算。成绩很大,问题也不少,但总的看来,我们是顶着风、迎着浪,硬是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我看,主要有三件大事值得说道。”

韦格纳伸出手指,逐一细数,

“这第一件,咱们打破了敌人的包围圈!外面那些资本主义国家,想把我们勒死、困死。

结果怎么样?我们不仅没被勒死,还在东边打开了局面,把梅梅尔收了回来,和俄国的列宁同志搭上了线,这条‘兄弟之路’,就是插进封锁线上的一把尖刀!

在匈牙利,台尔曼同志率领的志愿支队成功稳住了战线,为我们赢得了宝贵的国际活动空间和道义声誉。”

克朗茨嘴角难以抑制地向上扯动了一下,随即化为一个短促而有力的哼笑,他重重地点了点头,他身旁的埃里希·贝格曼总参谋长,虽然依旧保持着职业军人的矜持,但嘴角也不受控制的向上勾动了些许。

经济委员会的同志们,尤其是亲身参与了对苏俄谈判的希法亭和他的助手们,发出了低低的、带着成就感和释然的笑声。

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这条“兄弟之路”和那份物物交换协定背后的艰难与意义,主席用如此生动又解气的比喻点破,让他们深感共鸣。

希法亭推了推眼镜,侧头对旁边的人低声说:“‘尖刀’……形容得贴切啊,没有这把‘刀’,我们很多工厂现在就得停工。”

后排来自基层的工农兵代表,虽然可能不完全理解高层博弈的全部细节,但韦格纳这样形象的说法,让他们立刻联想到了生活中感受到的变化——似乎物资没那么紧张了,希望更大了。

代表们的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用力地拍着手,掌声最初是零星的,迅速汇聚成一片热烈而持久的声浪,在会议室内回荡。

在掌声平息下去之后,韦格纳接着说道:

“这第二件,咱们在国内打了一场经济上的战役!那个乱七八糟的货币市场,那些占山为王的地方官僚和资本家,被我们一顿猛拳,用‘劳动马克’这把快刀,基本收拾利索了!

我们的工业恢复速度超出了年初最乐观的估计,达到了战前水平的百分之六十五以上!

农机厂的拖拉机开进了农田,鲁尔的钢铁再次熔炼,更重要的是——我们与苏俄的物物交换协定,为我们送来了粮食、石油和矿石这些维持国家运转的‘血液’!

我们的工厂,烟囱冒烟了,我们的工人,手里有活干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

“这第三件,我们清理了门户,洗刷了队伍!

奥伯兰的鲍尔之流,就是钻进共和国身体里的蛀虫,是趴在工人农民身上吸血的苍蝇!

任何损害工农利益、破坏中央权威的行为,都将受到无产阶级专政铁拳的无情打击!我们的政权,在风雨的洗礼中,变得更加团结,更加巩固!

我们发现了,就坚决地把它挖掉,拍死!

这件事告诉所有人,在我们这里,谁要是敢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他的下场只有一个!”

“成绩要讲足,但是,”

韦格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我们不能当鸵鸟,要把头埋进沙子里,看不见问题。问题还很严重哩!”

“首先,工农业的‘剪刀差’问题依然突出。  农民有了土地,但买不到足够的工业品;工人生产出了机器,却要面对高昂的食品价格。这是我们明年必须着力解决的核心矛盾!”

“其次,原料瓶颈依然存在。  虽然苏俄的援助缓解了部分压力,但橡胶、部分特种金属等依然受制于国际封锁,我们的工业恢复的天花板清晰可见。”

“最后,外部环境依然恶劣。  法国亡我之心不死,波兰在边境虎视眈眈,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仍然视我们为洪水猛兽。远未到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

“那么,明年,一九二一年,我们该怎么走?”

韦格纳充满了期待和决心的目光扫过全场,

“我看,要抓好以下几桩中心工作:

“第一,经济上,要启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详细编制工作。  重点在于优先发展重化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同时大力扶持农业技术改造,缩小‘剪刀差’。希法亭同志,经济部门要牵头,尽快拿出框架!”

“第二,农业上,要推广‘生产建设兵团’在国营农场和边疆地区的成功经验,并鼓励农村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提高生产效率,共同抵御风险。”

“第三,军事上,在保持防御态势的同时,要着力于军队的现代化和专业化建设。  克朗茨同志,贝格曼同志,我们要建立新的军事工业体系,研发新式装备,尤其是要发展一支能够打破海上封锁的力量!”

“第四,政治上,要继续深化反腐和教育运动,确保我们的队伍永不褪色。  同时,要加强对法国等国家内部工人运动的支持和引导,将革命的火焰引向敌人的后方!施密特同志,这方面你要多费心。”

在韦格纳的引导下,会场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与会同志们纷纷踊跃发言,开始深入的讨论。

克朗茨第一个接过话头,他起身,声音洪亮的说道:

“主席同志说得好,我们的拳头要更硬!我完全赞同!”

克朗茨环视会场,

“同志们,我们不能满足于现在的水平。我们的士兵是勇敢的,但战争在变化!我们需要更多的自动火力,需要组建专业的装甲分队!我们的炮兵需要更精确的观测和通讯设备。我们需要一支能保护共和国,能打胜仗,敢打胜仗的部队!”

希法亭紧接着克朗茨发言,他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

“克朗茨同志的需求清单,正是我们经济部门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方向。

利用从苏俄换来的原材料,我们必须确立明确的优先级。”

希法亭翻动着笔记继续说道,

“第一优先,是恢复和扩大铜、锰等金属的冶炼和加工能力,这是电力、通信和军工的基础。

第二优先,是利用石油发展内燃机制造和合成燃料技术,这关系到克朗茨同志希望的机动能力和能源安全。

第三,则是集中力量攻关特种钢材和基础化学生产,它们是一切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的‘母机’。我们必须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避免资源分散。”

施密特的发言则显得冷静而低沉:

“外部工作方面,我们正在按计划推进。在法国,得益于我们秘密渠道的援助和当地同志的努力,像圣但尼这样的工业区,罢工的规模和频率都在增加,法共的影响力在基层工人中稳步提升,这有效牵制了克列孟梭政府的精力。

在波兰,我们正利用其国内复杂的民族矛盾,支持一些受压迫的少数民族团体进行抵抗活动,虽然规模不大,但足以让毕苏斯基感到头疼,分散其在边境的注意力。”

施密特顿了顿,补充道,

“当然,所有这些行动都严格遵循隐蔽原则,确保不留下直接把柄。”

轮到罗莎·卢森堡发言时,她的语气温和但观点鲜明:

“同志们,我为我们过去一年在经济和军事上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这证明了我们政权的生命力。但是,我必须再次强调,在集中力量进行建设的同时,

我们必须万分警惕一种倾向——那就是官僚主义的僵化和基层民主形式的空心化。”

她看向韦格纳和核心层的委员们,

“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命令和计划来推动一切。

必须确保工人委员会、士兵委员会和农民代表会议拥有真正的监督权和参与权,让群众感觉到这个政权是他们自己的,而不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上级’。

失去了这种血肉联系,我们的政权就像一棵从根系开始腐烂的大树,外表再高大,也经不起风雨。”

卡尔·李卜克内西立刻点头附和,他的语气更为激昂:

“罗莎说得对!胜利容易让一些人滋生骄傲和特权思想。

奥伯兰的鲍尔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我们必须保持最高度的警惕,用无产阶级民主的武器,时刻批判和清洗我们队伍中的官僚习气和腐败苗头。要记住,我们革命的最终目的,是解放全人类,而不是用一个新官僚阶层代替旧官僚阶层!”

面对这些或务实或尖锐的发言,韦格纳始终认真倾听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几下。

当所有人都发言完毕后,韦格纳抬起头平和地说道:

“克朗茨同志指出了我们武装力量的短板,很有远见;希法亭同志的计划具体可行,抓住了要害;施密特同志的工作卓有成效,为我们赢得了宝贵的外部空间。”

韦格纳首先肯定了务实派的意见。

接着,韦格纳转向卢森堡和李卜克内西:

“而罗莎同志和李卜克内西同志的提醒,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是苦口良药啊。

官僚主义这个鬼,看不见,摸不着,但危害极大。脱离群众,是我们一切失败的开始。你们的意见非常中肯,我们在制定明年具体政策时,必须把如何保障基层民主、加强群众监督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进去,要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而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

这一点,我完全同意,并且会亲自督促。”

韦格纳最后总结道:“同志们,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一九二一年,注定是更不平凡的一年。让我们提起精神,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准备迎接更大的风浪,去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会议在代表们的热烈掌声中结束。当韦格纳最后宣布散会时,窗外已是夜幕低垂,但人民宫内却灯火通明,预示着这个新生的红色共和国,正满怀信心与决心,迎接着一九二一年的挑战。

旧的篇章已经合上,一部更加波澜壮阔的新编年史,正等待着他们去亲手书写。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6678/42177721.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