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人民报的社论
书友群建好了,想进群同志们抓紧了。
柏林,米特区,《柏林人民报》编辑部。
总编辑弗里德里希·博伊默尔拿着一份刚从中央宣传部送来的、带着最高级别批阅印记的文件,快步走进了首席评论员埃里希·弗莱的办公室。弗莱是个戴着厚眼镜、头发凌乱却目光如炬的中年人,以笔锋犀利、思想深刻著称,是党内的“笔杆子”之一。
“弗莱同志,”
博伊默尔将文件放在弗莱堆满书籍和稿纸的桌上,
“紧急任务,最高优先级。这是关于奥伯兰地区鲍尔-弗兰茨集团案件的初步通报和宣传部的基本定调。韦格纳主席亲自批示,要我们写一篇社论,明天头版见报。”
弗莱推了推眼镜,立刻拿起文件快速浏览。随着阅读,弗莱的眉头越皱越紧,呼吸也变得粗重起来,最终忍不住痛骂到:
“蛀虫!一群该上绞刑架的蛀虫!他们怎么敢?!怎么敢如此肆无忌惮地吸食人民的血肉,还敢把脏水泼向群众!”
博伊默尔理解弗莱的愤怒,沉声说道:
“所以,这篇社论至关重要。它不仅要揭露罪行,更要阐明性质,指明方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弗莱同志,这时候就是你发挥作用的时刻了。
中央定下基调是:
坚决支持中央决策,深刻揭露腐败危害,强调货币改革的必要性,重申无产阶级专政的铁腕,并最终落脚于对党和人民的信心。要写得有力,要有雷霆万钧之势,也要有发人深省之理!”
弗莱深吸一口气:
“我明白了,总编。这不是一篇普通的评论,这是一篇战斗檄文,一场舆论领域的清算!”
弗莱推开其他稿件,铺开崭新的稿纸,拧开钢笔,沉思片刻,随即俯身疾书。笔尖在纸面上沙沙作响。
翌日,《柏林人民报》头版社论:《清除蛀虫,巩固根基,将革命进行到底!》
(作者:埃里希·科赫)
近日,我内务委员会根据群众举报及周密调查,成功破获了奥伯兰地区以原人民委员会主席汉斯·鲍尔、奸商弗兰茨·霍夫曼为首的重大贪污腐败、破坏经济建设集团案。
案件详情,触目惊心,人神共愤!
该集团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沆瀣一气,蛇鼠一窝,其罪行罄竹难书:
——他们视国家财产为私库,肆意侵吞、挪用中央调拨用于稳定民生、恢复生产的宝贵物资,数额之巨,令人发指!奥伯兰的工人兄弟在缺乏劳保的条件下伐木生产,农民姐妹在田间辛勤耕耘,而他们,却将工农业剪刀差带来的利润,以及本应属于全体人民的财富,中饱私囊,挥霍无度!
——他们阳奉阴违,公然对抗中央关于推行“劳动马克”、稳定物价的英明决策。意图制造市场混乱,囤积居奇,操纵黑市,妄图扼杀我们新生的人民货币于摇篮之中,维持其吸血的旧秩序!其行可鄙,其心当诛!
——最为恶劣的是,当深受其害的工农群众挺身而出,要求正当权益时,他们非但不思悔改,反而倒打一耙,诬陷忠良,竟敢编造“武装叛乱”的弥天大谎,企图蒙蔽和利用我们忠诚的人民军队,将枪口对准他们本应服务的阶级兄弟!这是对无产阶级专政的疯狂反扑,是对革命事业的恶毒背叛!
鲍尔之流,他们虽然身上披着“同志”的外衣,口袋里装着党证,但他们的灵魂早已被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所腐蚀,他们的行为与旧社会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吸血鬼毫无二致!他们是我们革命肌体上最危险、最致命的毒瘤!
奥伯兰事件绝非孤例。
它尖锐地告诉我们,革命的胜利,政权的夺取,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旧的剥削阶级思想并不会自动消失,它们会像病菌一样,试图侵蚀我们队伍的意志,寻找一切机会复辟。
阶级斗争,在一定的范围内,依然尖锐复杂地存在着!任何放松警惕、忽视内部纯洁性的行为,都是对革命的犯罪!
此案的发生,也从反面证明了我们当前正在全力推进的货币改革和经济集中统一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只有打破地方割据和经济藩篱,建立统一的国家市场和管理体系,才能从根本上铲除这类蛀虫滋生的土壤,才能确保国家的经济命脉牢牢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而非鲍尔、霍夫曼之流的私囊之中!
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最清醒的头脑,施展最坚决的手段!
党和政府对此类害群之马的态度是明确且一贯的:
绝不姑息,严惩不贷! 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拳,既能为人民砸碎外部的锁链,也必能为人民清除内部的蠹虫!一切敢于与人民为敌、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分子,无论其伪装得多么巧妙,地位多么显赫,都必将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受到人民法律的严厉审判!
同志们,奥伯兰的乌云已经散去,阳光重新普照。
让我们从这场斗争中汲取深刻的教训,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中央周围,坚决拥护韦格纳同志和人民委员会的英明领导,提高警惕,擦亮眼睛,积极投身于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的伟大斗争中去。
要相信,我们的党有决心,也有能力,领导我们扫清一切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革命的队伍,正是在不断的自我净化中变得愈发纯洁和强大!让我们高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坚定不移地进行到底!
这篇社论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从柏林扩散至全国。
随着《柏林人民报》被群众们带到城市车间、乡村田野,它所引发的回响远比预想的更为强烈。
鲁尔区的钢铁厂里, 工人们围在休息室的报纸前,群情激愤。老锻工奥托挥舞着沾满煤灰的拳头:
“看看!我说什么来着!这些蛀虫就在我们身边!奥伯兰的鲍尔,和我们以前厂里那些克扣工钱、欺压工人的工头有什么区别?支持中央!把这些混账全部清理干净!”
年轻的工人们则议论着:
“韦格纳主席做得对!‘劳动马克’是我们的钱,绝不能让这些混蛋给毁了!”
勃兰登堡的乡下, 村民们在闲暇之时也探讨着,一位老农磕着烟斗,对周围的人说:
“看到了吧?中央是站在咱们这边的!谁不让咱们好好过日子,谁吸咱们的血,韦格纳主席就剁谁的爪子!这新马克,咱们用得放心!”
莱比锡的大学校园里, 进步学生将社论内容抄成大字报张贴。
“清除蛀虫,巩固根基!”的口号被学生们热烈讨论。
一位年轻的学生领袖在集会上激昂陈词:
“同志们!奥伯兰的教训告诉我们,革命的成功需要不断净化自身!我们必须拥护一个坚强、纯洁的中央,支持韦格纳同志领导的这场自我革命的斗争!”
甚至在南部一些原本对柏林政策观望、抵触的地区, 社论和奥伯兰案件也产生了巨大的震慑效果。
一些小官员和地方商人私下里窃窃私语,语气中充满了恐惧:
“鲍尔可是地区主席啊……说抓就抓,说杀就要杀……韦格纳这是动真格的了……咱们以前那些事,会不会……”
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和行为,考虑如何与过去切割,向新政权靠拢。
几乎在社论引发的舆论风暴席卷全国的同时,人民内务委员会的铁拳也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决心挥向各地。一条条加密指令通过内务委员会的专用线路发出,一张精心编织的大网悄然收紧。
在巴伐利亚另一个木材产区, 当地一位模仿鲍尔做法、试图利用物资调配权牟利的干部,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悠闲地品着咖啡,盘算着下一步如何操纵黑市价格。
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撞开,几名身穿黑色制服、面无表情的内务委员会官员出现在他面前,出示了逮捕令。
他手中的咖啡杯“啪”地摔碎在地,脸色瞬间惨白,连一句完整的辩解都未能说出,就被迅速带走。他的同伙和相关的投机商也在同一时间,在各自的住所或商铺被控制。
波罗的海沿岸的一个港口城市, 一个与旧商人势力勾结、利用进出口贸易漏洞进行走私和外汇投机的小集团,自以为行事隐秘。
但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已在内务委员会的监控之下。在一个深夜,内务委员会行动队同时突袭了该集团头目的别墅、秘密仓库和地下钱庄,人赃并获,缴获了大量非法交易的账册和来不及转移的金银外币。
在西里西亚的工业城镇, 一名负责煤炭调配的官员,长期利用职权向关系户倾斜资源并收受好处。他本以为天衣无缝,但在内务委员会强大的调查能力和来自基层工人的举报面前,他的贪腐行为很快浮出水面。在他正准备下班回家时,内务委员会的车辆停在了他的办公楼下。
这些行动迅捷、精准、冷酷,充分展示了内务委员会同志们的高效和专业。被捕者中,有的是像鲍尔一样蜕化变质的地方干部,有的是试图与新政权周旋、延续旧有牟利方式的资本家,还有的则是混入革命队伍的机会主义分子。
这群人的落网,伴随着《柏林人民报》那篇战斗檄文的广泛传播,在全国范围内营造出一种“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强大震慑氛围。
民众在拍手称快的同时,也真切地感受到,韦格纳领导下的红色德国,不仅有能力击败外部的军事威胁,更有决心和力量清除内部的腐蚀与背叛。
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拳”,为了保卫革命的果实,毫不犹豫地砸向了任何敢于挑战其权威、损害人民利益的敌人。
这场由奥伯兰事件引发的风暴,正在深刻地涤荡着这个新生共和国的每一个角落,为“劳动马克”的稳固和中央集权的强化,扫清着最后的障碍。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6678/4219433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