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大明的兴衰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大明的兴衰


朱瀚闻言,嘴角微扬:“他倒是听话。”

“皇叔。”朱标忽然道,“您……真的要教他吗?”

“教。”朱瀚点头,“不仅教他,还要教缪行,教更多人。”

“为什么?”朱标问。

“因为……”朱瀚顿了顿,目光落在远处,“因为这条路,太长了,一个人走,太孤单。”

朱标沉默片刻,点头:“我明白了。”

“走吧。”朱瀚拍了拍他的肩,“回府,我还有事要与你父皇商量。”

“好。”朱标应下,两人并肩而行,缓步向王府走去。

王府内,朱元璋正在书房批阅奏章。

见朱瀚与朱标进来,他放下笔,笑道:“你们来了。”

“皇兄。”朱瀚行礼,“有要事相商。”

“哦?”朱元璋挑眉,“何事?”

“关于‘路’。”朱瀚道。

“‘路’?”朱元璋皱眉,“何路?”

“人走的路,心走的路。”朱瀚道,“我想,开一条新路。”

“新路?”朱元璋眼睛一亮,“如何开?”

“教。”朱瀚道,“教孩子们跑步,教他们如何站,如何走,如何收;教他们如何看路,如何看人,如何看心。”

“教?”朱元璋沉思片刻,点头,“好主意。”

“不仅如此。”朱瀚继续道,“我还要教更多人,缪行,白榆,甚至韩朔。”

“韩朔?”朱元璋挑眉,“他也愿意学?”

“愿意。”朱瀚点头,“他说,‘我想学,为我自个儿’。”

朱元璋闻言,目光微动,似是被触动了什么。

他沉默片刻,缓缓点头:“好,朕支持你。”

“多谢皇兄。”朱瀚行礼,嘴角微扬。

“不过……”朱元璋忽然道,“这条路,不好走。”

“我知道。”朱瀚点头,“但再难,也要走。”

“为何?”朱元璋问。

“因为……”朱瀚顿了顿,目光落在朱标身上,“因为这条路,通向未来。”

朱元璋沉默片刻,忽然笑了:“好一个‘通向未来’。”

“皇兄……”朱瀚忽然道,“还有一事。”

“何事?”朱元璋问。

“我想……让标儿也学。”朱瀚道,“学‘步盘术’,学如何看路,如何看人,如何看心。”

“他?”朱元璋看向朱标,皱眉,“他行吗?”

“他行。”朱瀚点头,“他比我想象中,更稳,更直,更收得回。”

朱元璋沉默片刻,目光落在朱标身上,似是在审视。

过了一会儿,他缓缓点头:“好,朕答应你。”

“多谢皇兄!”朱瀚行礼,眼中满是感激。

“不过……”朱元璋忽然道,“朕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朱瀚问。

“朕也要学。”朱元璋道,“学‘步盘术’,学如何看路,如何看人,如何看心。”

朱瀚闻言,一怔,随即笑了:“好,我教您。”

“一言为定。”朱元璋伸手,与朱瀚击掌。

“一言为定。”朱瀚点头,嘴角微扬。

次日清晨,阳光洒在王府的庭院中,朱瀚早早起身,在院中练了几趟拳脚,活动筋骨。

这时,朱标匆匆赶来,脸上带着几分兴奋。

“皇叔,今日可是要开始教白榆和缪行‘步盘术’了?”朱标眼睛亮晶晶地问道。

朱瀚收拳,笑着点头:“没错,标儿,你也一起去。今日这第一课,对你也有益处。”

朱标用力点头:“好!我这就去准备。”

不一会儿,众人齐聚在王府的一处空旷场地。

白榆被白簪带来,眼神中满是期待与紧张;缪行则是一脸沉稳,带着几分好奇;韩朔也闻讯赶来,站在一旁,眼神坚定。

朱瀚站在众人面前,目光扫视一圈,缓缓开口:“今日,咱们便开始学‘步盘术’。这‘步盘术’,并非简单的走路之法,它关乎身、心、意的协调。走得稳,那是根基;走得直,是方向;收得回,则是掌控。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对路、对人、对心的洞察。”

白榆听得认真,忍不住问道:“王爷,那该如何开始学呢?”

朱瀚微微一笑:“第一步,先学站。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屈,重心下沉,感受大地的支撑。同时,挺直腰背,目光平视前方。这站,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大学问。只有站得稳,才能走得稳。”

众人依言站定,朱瀚在人群中穿梭,不时纠正着大家的姿势。

白榆一开始有些摇晃,在朱瀚的多次指导下,渐渐找到了平衡;缪行站得极为标准,朱瀚不禁点头赞许;韩朔也努力调整着自己的姿态,神情专注。

“好,保持这个姿势,静心感受。想象自己与大地融为一体,感受每一丝力量的流动。”朱瀚轻声说道。

时间缓缓流逝,众人在这静立中逐渐进入一种奇妙的状态。

朱标最先睁开眼睛,他感觉自己的身体仿佛充满了力量,一种沉稳的气息在体内流转。

“皇叔,我感觉不一样了。”朱标兴奋地说道。

朱瀚笑着点头:“这便是站桩的好处。现在,咱们进行第二步,走。从站桩到迈步,是一个自然的过渡。迈步时,先脚跟落地,再缓缓放下脚掌,感受每一步与地面的接触。步伐要均匀,节奏要稳定。同时,心中要保持专注,不要被外界干扰。”

众人开始缓缓迈步,朱瀚在一旁密切关注着每个人的动作。白榆走得有些急促,脚步略显凌乱,朱瀚立刻上前,轻轻拉住他的手臂:“白榆,莫急。‘步盘术’讲究的是沉稳从容,每一步都要踏实。慢慢来,感受节奏。”

白榆深吸一口气,按照朱瀚的指导,重新调整步伐。

这一次,他的步伐逐渐变得有序起来。

缪行走得十分自然,仿佛早已掌握了其中的精髓,朱瀚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韩朔在行走过程中,眉头微微皱起,似乎遇到了什么难题。

朱瀚走到他身边,轻声问道:“韩朔,可是有何困惑?”

韩朔犹豫了一下,说道:“王爷,我感觉这步伐虽然能走稳,但心中总是难以完全平静,容易被外界的声音吸引。”

朱瀚微微一笑:“这很正常。‘步盘术’的修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心不静,是因为杂念太多。你可以试着在行走时,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将注意力集中在脚下的每一步。随着练习的深入,心自然会逐渐平静下来。”

韩朔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按照朱瀚的方法继续行走。

渐渐地,他的眉头舒展开来,步伐也更加沉稳。

众人走了一段时间后,朱瀚让大家停下,围坐在一起休息。

白榆满脸汗水,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喜悦:“王爷,这‘步盘术’真是太神奇了!我感觉自己的身体轻盈了许多,走路也更有力气了。”

缪行也笑着说道:“确实如此。这‘步盘术’不仅锻炼了身体,更让人的内心变得平静。我在教孩子们跑步时,也能感受到这种沉稳的力量。”

朱标看着大家,认真地说:“皇叔,我想把这‘步盘术’推广到太学中去,让更多的学子学习。这样,他们不仅能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能培养沉稳的心性。”

朱瀚眼睛一亮,赞许道:“标儿,你这个想法很好。‘步盘术’本就该让更多人受益。不过,推广之事不可操之过急,需得有一个合适的计划。”

朱标点头:“皇叔放心,我会先在太学中挑选一部分学子进行试点,观察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反馈,再逐步扩大范围。”

朱瀚满意地笑了:“如此甚好。标儿,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担当。”

这时,韩朔突然开口:“王爷,我也想为这‘步盘术’的推广出一份力。我在京城中有些朋友,他们都是热心之人,或许可以帮忙宣传。”

朱瀚看向韩朔,目光中满是欣赏:“韩朔,你有这份心,很好。不过,宣传之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过于张扬。‘步盘术’的精髓在于内心的感悟和身体的修炼,而非表面的形式。”

韩朔郑重地点头:“王爷放心,我定会谨记于心。”

休息片刻后,朱瀚站起身来,说道:“接下来,咱们进行第三步,收。走完一段路后,如何收住脚步,平稳停下,这也是一门学问。

收步时,要逐渐减缓速度,先脚尖点地,再缓缓放下脚跟,同时身体重心慢慢转移,保持身体的平衡。”

众人再次起身,按照朱瀚的指导进行收步练习。

这一次,大家都格外专注,努力掌握收步的技巧。

白榆在收步时,身体微微晃动了一下,朱瀚立刻上前扶住他:“白榆,莫慌。收步时要更加细腻,感受身体重心的变化。多练习几次,自然就能掌握。”

白榆感激地看了朱瀚一眼,继续认真练习。

经过多次尝试,他终于能够平稳地收住脚步,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众人虽然都有些疲惫,但眼神中却充满了收获的喜悦。

朱瀚看着大家,说道:“今日只是‘步盘术’的开端,后续还有许多内容需要学习。希望大家回去后能勤加练习,不断感悟。”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会认真练习。

白簪走到朱瀚面前,感激地说:“王爷,多谢您对白榆的教导。这孩子能有这样的机会,真是他的福气。”

朱瀚微笑着说:“白簪,不必客气。白榆是个好苗子,我相信他一定能学好‘步盘术’。而且,这‘步盘术’不仅对白榆有益,对咱们大明的每一个人都有好处。”

白簪点头:“王爷说得是。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学习‘步盘术’,让大明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众人散去后,朱瀚和朱标回到书房。朱标坐在桌前,若有所思地说:“皇叔,今日学习‘步盘术’,让我对‘稳、直、收’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觉得,这不仅是走路的准则,也是为人处世的道理。”

朱瀚赞许地看着朱标:“标儿,你能有这样的感悟,很好。为人处世,就如同走‘步盘术’,要站得稳,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动摇;要走得直,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要收得回,懂得适时进退,不盲目冲动。只有这样,才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立足。”

朱标认真地点头:“皇叔,我记下了。我一定会将这些道理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成为一个像您所说的那样,站得住、走得直、收得回的人。”

朱瀚欣慰地笑了:“标儿,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你身为太子,未来的大明江山将由你掌控。你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大明的兴衰。所以,你更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修养。”

朱标神情庄重地说:“皇叔放心,我定不会辜负您和父皇的期望。我会努力学习,为将来治理好国家做好准备。”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朱元璋大步走了进来。

他脸上带着笑容,说道:“朕听闻今日你们在练习‘步盘术’,感觉如何?”

朱瀚和朱标连忙起身行礼。

朱瀚笑道:“皇兄,今日只是初步教学,大家都学得很认真,也都有所收获。标儿还提出要将‘步盘术’推广到太学中去,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好。”

朱元璋眼睛一亮,看向朱标:“标儿,你有这份心,很好。这‘步盘术’确实对年轻人的成长大有裨益。不过,推广之事要妥善安排,不可急于求成。”

朱标点头:“父皇放心,儿臣已经和皇叔商量过,会先在太学中进行试点,再根据情况逐步扩大范围。”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如此甚好。朕今日来,还有一事要与你们商量。近日,京城中来了一些外地的学子,他们听闻了‘步盘术’之事,纷纷表示想要学习。朕觉得,这是一个让‘步盘术’传播得更广的好机会。”

朱瀚思索片刻,说道:“皇兄,此事可行。不过,外地学子众多,咱们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场所进行教学。而且,还需要安排专人进行指导。”


  (https://www.yourxs.cc/chapter/626/114424366.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