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重生成慕容复:这次我是主角 > 第494章 病榻之对

第494章 病榻之对


慕容复躬身道:“启禀太皇太后,草民自姑苏而来,前几个月草民的师侄曾入京为太皇太后看视,只可惜这小子学艺不精,自汴梁归来后,对草民说到太皇太后凤体抱恙,草民便上了心。皇帝陛下忧心太皇太后病体,便特意征召草民入京来为太皇太后看视,以尽儿孙辈的孝道。”

    慕容复没有完全说实话,却也没说假话,他实际上是叫上了章惇这位新党的得力干将来汴梁的。这同高太后的主张完全相反,慕容复不想在这个时候给老人家添堵,于是便选择了避重就轻。

    “哦?原来是薛神医的师叔?”屏风后的人影听到“薛神医”的名字明显地来了兴趣:“倒是多谢了薛神医不远千里从姑苏赶来开的两味药方,老身服用了薛神医的药方之后,虽未大好转,身子却是感觉舒服多了。”

    慕容复道:“蒙太皇太后谬赞,薛慕华那小子确实在本门之下学过些许医术,蒙江湖上的朋友赏面子,给了一个神医的称号。这薛慕华正是草民不成器的师侄。”

    帘子后的宫装老妇微微动容:“先生果然是薛神医的师叔。高人远来,老身感激不尽,恕老身病骨支离,不能起身远迎。先生莫怪。”

    慕容复起身微微躬身又行了一礼。早有两名手脚伶俐的宫女上前奉上茶盏,另有两名小太监分立左右将屏风撤去。

    屏风撤去,一名头戴凤冠的宫装老妇人端坐绣榻之上,身后除了先前为慕容复领路的那位宫装美妇另有两名打扇的宫女分列左右。老妇人年纪约在六旬上下,岁月没有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只是一双苍老的眸子写满世间沧桑,此刻正含笑盯着慕容复,似乎在看一位来家中做客的晚辈,眼中的欣赏与满意之色毫不掩饰。

    这位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大宋最有权势,也在后世最具争议的太皇太后高太后此刻就静静地坐在慕容复的面前,平和的神情像极了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静静地照在人的身上。

    有人说她是女中尧舜,也有人说她是大宋版的西太后,此刻的她用慈和的目光看着慕容复,就像一个慈祥的老太太,看着一名来串门的晚辈。

    高太后微笑着看着慕容复道:“今天中午,云霞那孩子过来同老身说了会儿话,说官家为老身请了一位姑苏来的神医。老身只道是一位须发洁白的老郎中,不想却是这么一位年轻潇洒的俊后生。观慕容先生的年纪,同老身的子侄辈倒也差不多,老身便倚老卖老,自称一声长辈了。”

    慕容复起身行礼,微微一笑道:“能被太皇太后称为子侄,是晚生的荣幸,我们姑苏风俗,称呼家中年长的女性长辈为姑母,太皇太后若是不嫌弃的话,晚生便斗胆称太皇太后老人家一声姑母了。”

    高太后闻言,笑容如秋菊绽放,连声道:“好好好,好孩子!”

    她将慕容复上下仔细一打量,又回过身去看了身后的宫装美妇一眼,接着道:“不知慕容贤侄今年多大年纪,可曾婚配?”

    慕容复不禁微微地打了个寒战:怎么感觉老太后这眼神就跟丈母娘看女婿一样?这不对吧?

    慕容复连忙道:“回姑母的话,小侄今岁二十有八,家中已有姑苏王氏女。”

    高太后闻言,眼神微微一黯,似乎略感失望:“哦,这样啊,也是,该当如此,该当如此。”

    慕容复只想赶快结束这个话题,忙道:“观太皇太后气色,想来缠绵病榻已有半年之久,为何不早延名医,或许不至于今日……”

    慕容复说不下去了。

    高太后笑道:“不至于像今日这般病入膏肓是吗?”

    慕容复忙道:“晚生并无此意。”

    高太后摇了摇头,笑道:“无妨,老身的身体,自己知道。”

    说到此处,又不禁叹了一口气道:“可是老身放心不下啊。老身少年与英宗皇帝结发,不幸夫主半道弃天下而去,老身擦干眼泪,看着自己的儿子登上皇位,满以为能够安享晚年,不想临了又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老身又擦干眼泪,扶着自己的孙子登上皇位。八年以来,战战兢兢,夙夜忧叹,深恐一招不慎,有负先帝之托,留万世骂名。”

    慕容复道:“姑母为社稷计,为天下苍生计,皇皇青史,会记得姑母的功绩的。”

    高太后摇头叹息道:“什么皇皇青史,什么千古流芳,只要不是千古骂名,老身就满足了。方才贤侄在外头说到什么‘女中尧舜’的名号,这名号贤侄是听人说的,还是自己临时想到的呢?无妨,但说无妨,这里不是朝堂奏对,就当是家里人话一话家常就好。”

    高太后神色平静,然而语气中隐约已经有了一丝颤抖。

    慕容复正色道:“姑母容禀,小侄方才所言,皆是出于心中真实所想,并无半句虚假。”

    “哦,这可倒是奇了,这倒是从何说来?”高太后笑道。

    慕容复道:“古来帝王将相,皆以建功立业,拓土开疆为人生之大追求。然而常言道‘一将功成万骨枯’,帝王将相的功业,往往是以升斗小民的斑斑血泪为代价写就的。先帝在时,宋夏连年交战,五路伐夏,丧师杀将,兵连祸结,耗费无数。天下百姓扰攘,四海汹汹如鼎沸。太皇太后辅政,与民休养,天下无数百姓,家庭免于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之苦。这是活民无数的功德。百姓又怎会怨怼于太皇太后呢?”

    高太后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你倒是晓事,通情达理,只可惜,官家他未必能够体会老身一片苦心。”

    慕容复正色道:“只是……”

    高太后道:“只是什么?”

    慕容复道:“只是失之于操切,常言道,一暴十寒,其能久乎?大宋千里江山,四百军州,各地人情相差甚远。朝堂之上,衮衮诸公,又有几位深入民间,做过切实的实地调研?”


  (https://www.yourxs.cc/chapter/2744222/114387066.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