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朝会开得够久
第94章
他们可是断指的残疾之辈?
他们早在冬日便大军整备,于惊蛰准时起兵,这当中真的没有什么玄机?
所以他们准备看着窦怀贞这投机取巧之辈的下场。
能被评论为投机取巧的人,他往往是不会投机取巧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世人谁不是在投机取巧呢?
窦怀贞的手段,在这些经历伪周动乱,却依然能在朝堂中屹立不倒的老人们看来,太稚嫩了。
他好像在试图以大义绑架新帝?
句句是谴责赫连侍中,可字字也是在告诫皇帝,我世家千年不绝,你李氏皇权才多久,若是你执意要质子,那我们世家就抱起团来,反抗你这个昏君。
昊天上帝在上,窦怀贞你如此英勇,怎么就不在长安城门口抵御唐军的陨星?
若是你能拦得住新帝的铁骑,那你窦怀贞不就更上一层楼了?
韦巨源的内心十分活络,能在顷刻间在心中抨击这么多句窦怀贞的坏话,不是因为他觉得窦怀贞是坏人,只是因为他竟然又双叒叕不得不站出来。
不然呢。
被窦怀贞的身份拖累,被默许为他是窦怀贞的朋党与其沆瀣一气吗?
放以前他确信皇帝必须大事化小,可对新帝……
就算曾经他是窦怀贞的朋党,现在也必须不是,且从来都不是!
今天这大朝会到底怎么回事,他明明应该是站在世家首列去做代表与皇帝做博弈的。
为什么只是今日一早的朝会,就三番五次的,他要站在皇帝这边去与其他世家相斗?
他希望的是从新帝、从这些天宁新臣嘴里挖出些对他有利的,能促进他们韦氏发展的,要么把你们排挤死要么我们合作共赢一齐从皇帝手中掠夺权利的……
可……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韦巨源觉得自己很清醒,这绝对不是中了什么邪术,那……
时间不允许韦巨源去细细复盘这至关重要的问题。
窦怀贞是要拖着韦氏去死。
皇帝已经磨刀霍霍了,谁都看得出来,他迫切的希望杀鸡儆猴。
死道友不死贫道。
于是这次不需要赫连孛的惊呼‘诶呀,你怎么伸了一只脚’,韦巨源便站出来,作揖后反驳道,
“臣启奏陛下。
窦郎中所言,犹童子问日升月沉之理,岂非贻笑大方?
若天宁果若窦郎中臆度之蛮瘴,陛下安得率王师破伪周而复长安?
若彼处果如窦郎中妄测之死地,齐王殿下驻跸其间,岂非置宗室血亲于汤镬?(汤镬:汤镬之刑,指把人投入装满沸水的大锅中煮死。)
陛下岂忍骨肉陷危地而待毙乎?
窦郎中自污则矣,然吾皇承贞观遗烈,必不以阴鸷损宗亲,不以苛政伤黎庶。
君父如天,岂有害子之心?
臣窃惑焉,窦郎中作此诛心之论,莫非以己度人耶?
且观窦郎中行止,
初附武氏逆党,再胁先太子妃韦氏以邀宠,终事牝朝而无惭,三易其主,节操尽丧。
牧守州郡时纵族属侵民田以自肥,及见先太子复位,竟纳韦氏乳媪为妻,称以‘阿赩’,辱没扶风窦氏百年清望,太穆皇后在天之灵,焉能不震怒!
伏惟圣裁,窦怀贞一脉实乃朝中毒疖,妖言惑众,曲解臣工忠悃,字字胁逼天威,其罪当诛!”
此情此景让人感到十分的熟悉。
有点像是先前讨论立后一事的模样,也有点像是宗楚客被赐剑以前的模样。
但无论是哪样,都不是‘好样’。
“臣等共表,深协韦侍郎之议。”
韦侍郎这陌生的称呼,让韦巨源本就复杂的内心更加难受了几分。
他如今领的是四品门下侍郎、俗称黄门侍郎的职,要辅佐赫连孛那个野蛮人。
在新帝的朝堂下,他就过得舒服吗?
大多数的世家都在等风来,而不是如今就站在刀剑起舞。
总得了解一下新帝,琢磨一下门路,打通一条道路,再谈分权、乃至夺权。
再或者干脆觉着没办法了,他们是得一退再退,他们不反抗、‘积极’响应皇帝的新政,还能博个贤臣良将的美名。
前朝后宫这才刚刚开始,你说你跳出来干什么?
窦怀贞的活路不多,却也不一定会死的如此难看。
还是在祖宗面前跪少了,以为新帝是那靠厌胜之术的妖妇,还在用前朝僭越之剑意图斩当今。
若是破釜沉舟,在国库空虚之际做表率散尽家财呢?
但韦巨源很庆幸窦怀贞没有这样做。
他们这群世家如今不怕有人跪,就怕有人跪了还磕头再高呼一声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这就让只跪着,或弯腰作揖的人,显得很不识趣了。
……
窦怀贞被架出去的场景,深深地烙在了所有人的脑海里。
那可是扶风窦氏的人。
同时陛下特意叮嘱以礼相待的措辞,也让所有人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剖肝以陈、社稷栋梁、以礼相待……
咱们这位陛下,越是文绉绉的礼敬措辞,就越是要见血啊。
四字用词是以家族为单位,那多少个字算九族?
关键,如此暴虐的手段,新帝还不愁被反。
自太原到天宁都被他掌控在手中,新帝的退路比伪周时期的领土还要辽阔。
且新帝手中所掌控的陨星之谜一日未解,他们一日就不敢与新帝鱼死网破。
这样的局,纵使他们博览群书,也从圣人言中找不到解法。
但立了太子以后的局何解,他们就会了。
所以不急。
如今这天下,便让李家人稳稳的先坐着。
争一时意气,没必要。
朝中也不是所有人都想要压住皇帝。
他们看着这番情景,虽然也有些惶恐,但心中升腾的、更多的却是兴奋。
连扶风窦氏的人都被架出去了,朝堂上这些魑魅魍魉又有谁,是陛下不敢、不能收拾的?
只要我坚定的拥护陛下,成为陛下麾下的贤臣良将,就无需惧怕那些可恶朋党的倾轧!
只要我跟在陛下的身后,我大唐之德,必如逢涌原泉,沕潏曼羡!
这才是‘以正朝纲’‘匡扶唐室’,太符合他们的想象了。
总是有以效忠天子、保卫国家为理想的保守派年轻人。
他们正值壮年、意气风发、一腔热血、满心抱负。
而李唯所统治的大唐现下,注定不会让他们胸中的这团火,因为所谓现实的灰色而熄灭。
【《新唐书·世宗纪赞》:乾元之世,乃志存高远、风华正茂、意气昂昂、肝胆相照之时,其气象之盛,超迈武陵幻境,诚乃令人心驰神往、如痴如狂之世也。】
连续抬出去了两位大臣,朝臣对李唯任命赫连孛为江南道行军大总管、平定谋大逆的王谢二家与朋党的诏令,忽然就没有了任何意见。
有意见的也不说了。
当哑巴不难。
如此这般,朝会的推行也快了很多。
很快,今日朝政六件大事,便被尽数敲定了。
第一,礼部尚书宇文安禾主导,充盈后宫与选拔女官。
第二、第三,为解国库空虚,需三省配合推行新政改制,需将米粮盐铁国家化,吏部尚书李旦主掌此事、尚书左仆射苏瑰、中书侍郎裴懿、崔玄暐三人为辅。
第四,派赫连孛带兵三万精兵镇压南方,剿灭伪周残党。
第五,第六,派遣衣冠士族官僚嫡裔去天宁游学,同时安排禁军护送并征讨积年未纳的税务,由户部尚书康居达干配合门下侍郎韦巨源先做统计与预算。
这些事都挺大的,放伪周朝除去大肆修筑佛寺以外,一年里头能琢磨一件就了不得了。
至于说新政改革,那必须是三年模拟五年试验,使户部财政大力倾斜支持,不然哪里能拿得出好方案?
“……”
现在好了,两极反转,陛下完全不要他们去想办法,而是让他们照章办事。
他们就算要质疑,也得等自家儿女跟着禁军途经太原传讯回来。
于是散朝的时候大家的神色都是严肃的。
朝堂百官没一个得了闲,复唐第一件职事,他们都领到了。
但这种莫名的充实感,让绝大多数的朝臣,心里多了种踏实的感觉。
忙,都忙好啊。
就觉着如今大唐面临的困境,在陛下眼里都是轻飘飘的,好似挥一挥衣袖,就都散了。
大部分的他们,都期待着自己办成事,使大唐再次昌盛的那一日。
¥¥
如今的紫宸殿作为办公室,内侍的出入频率极高。
“陛下,皇后殿下求见。”
李唯颔首,做禀报的内侍退下,立在侧的刘顺出去,将卓娜请了进来。
卓娜行了礼,在李唯的示意下,坐在了内侍搬进来的圆凳上。
圆凳不大,卓娜的衣摆罩下来,就只觉得她像是在做下半身核心锻炼。
这种在当代看起来是雅的模范举动,却意外戳着李唯的笑点。
他轻轻一笑,卓娜便也把到了嘴边的陛下收了回去,换了个称呼,调侃道,
“殿下这朝会开得够久,当真是辛苦极了。”
算了算时辰,今日的朝会确实时间很长,远比烧个妖后麻烦多了。
“需要交代的事情有些多。”
“是极。”
卓娜点头,她早就知道李唯准备在朝会上大刀阔斧的做些什么。
卓娜的眼里没有那么多世俗的规矩,她的行事准则都是跟李唯学的。
参考着李唯在天宁立下的规矩,在她的理解当中,李唯方才说今天要‘交代’的事情有点多,那大抵是要交代在大殿里的孽障有点多的意思。
这确实是一件辛苦的事情。
都是在神都有一席之地的、高高在上的大人物,
是那些她曾经幻想过的、自己若是投生到这些朱门家中会过什么样生活的门阀贵族。
想来是比杀阿史那蔑儿干要麻烦不少的。
阿史那蔑儿干……
与李唯总是发散性的授课脱不开干系的,卓娜在想事情的时候,思绪也有些不受控制的有些跳跃。
她忽然想到。
阿史那蔑儿干,她的生父,在九泉下会遇见殿下的坏娘武泽天吗?
他们两个会不会相见恨晚啊……
‘我生出的不孝女成了大唐皇后。’
‘我生出的逆子成了大唐皇帝。’
噗……
卓娜的表情管理跟着上官尚宫操练了半年,跟着李唯偷师到了现在,想这些事情,也已经不会让她脸上挂着的拿尺子一寸寸卡出来的标准微笑出现瑕疵了。
卓娜把手里自己亲自拿的文书一份一份的呈到了李唯的桌案旁边。
“这是工作申请。”
皇后能做的事情其实很多。
虽然汲取了汉朝外戚势大的教训,但作为天下之母,她本该拥有着一个公司总经理的职能,
而非只是单纯的,管理后宫与子嗣的寝居园长、维系亲戚朋友往来的笑面客服。
转折点在武泽天。
可转折的原因,并非她称帝,而是以后的所作所为。
窃国而已,多大点的事情。
女人高高在上而已,自她以前高高在上的女人很少吗?
如果很少,就不会有贤妻良母这个词的出现与普及。
所以问题是,窃取了他人的劳动果实以后所做的事情。
中华文明刻在骨子里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注定了大家胸中总有一股我上我也行的自信。
就不提武泽天了。
已经比烂了的女帝,提了也没意思。
正史中存在的另一位皇帝,曾经叫做赵匡义的赵炅就好了。
他觉得自己比赵匡胤行,比他的儿子行,所以他上了。
那么成果呢?
自他开始,宋朝正式走向了崇文抑武的道路。
公知都说外媒精通语言的艺术。
可语言的艺术,早就在自家的历史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自秦起,统治者早就意识到了农与兵才是正儿八经的立国之本。
那……
为什么崇文抑武?
为什么武德充沛的读书人,成了弱不禁风的文弱书生?
是不喜欢吗?
短短不到百年,没通网的古代,审美与认知更迭的还挺快。
所以错的不是‘上来’,而是‘无能’。
无能的贪婪,无能的放肆,无能的狂妄,无能的无知。
再加上,皇权与男权社会中,深闺女子的眼界与知识面狭隘的客观事实,
古代对家庭组合的需求与认知,
男女先天差距,以及突变个例极少的生物学事实,
女性地位跌落,分工局限化,就很清晰明了与合理了。
既然不擅长处理朝政,那就做擅长的事情吧。
不会再有第二个贞观与开元的奇迹了。
大家心里都有数。
所以就做些,管理、经营、统计、养育、生育……这些大多数受过良好教育女子都能做好的事情。
绝大多数的女人,总是会比男人心细一些,她会更擅长整理,无论是客观存在实际物品,还是纸面上的账目、事件,又或者是琐碎的存在于闲聊中的八卦。
会比男人更关注、在乎感情上细微的变动,这对于受激素影响、极其敏感脆弱的孩子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
这对游走在宴会中与其他同僚夫人、朋友的交谈往来中至关重要,
这对维系这个家庭、这个公司的蒸蒸日上的经营至关重要。
朝堂上的虚与委蛇兴许没有破绽,那么他的家人们呢?
出门在外的表面工作兴许完善,那么对子女的教育与对妻子的要求呢?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能观察、能获取的东西太多了。
坚强有能的人都像是株草,在哪里扎根,无论天地如何、境遇如何,总会顽强的、茁壮的成长。
阴阳共济,这符合时下人所认同的道。
李唯改变不了时代的洪流。
武泽天该败的都败完了。
牝鸡司晨必坏大事的固化认知也早就形成了。
女人不该上桌的想法也早就被公认了。
李唯能做的,只是给那些真正有能的女人一个被筛选,能上升的通道与途径。
是对后宅女子教育、从业工作的规范化、普及化。
这些都只是让基础女性人力资源不被浪费。
而更多的。
比如期待着在漫长李氏大唐的统治中,能不能多出几位远超伊丽莎白、叶卡捷琳娜,真正大权在握、真正为民造福、真正统御天下、为表率的女帝……
那只能靠时间。
比如李唯自己养育的公主。
所以李唯给了卓娜权利。
榜样难做。
想要解锁‘完整皇后权能’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卓娜的这份工作申请里写的很明白了。
【第一,与少府监、将作监、光禄寺、司农寺、内侍省,一同确立好新的皇宫中与长安城中的生活物资供需与用品管理制度
更换人事、筛查冗杂不必要的步骤、强化安全管理……
第一项,首要确保宫闱局的干净水源调度,
第二项,确保钩盾署的木炭、冰块供应与安置问题……
……
第十三项,确认织染署的丝绸数量确,如今长安城中不同家族的需求,染色的区分……
……
第二,与礼部、光禄寺一同拟定女官文才筛选项目
初步拟定内容:
笔试内容包括:诗文、算术、史书……
面试内容包含:礼乐典制……
第三……】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189662/25634839.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