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砍竹做饭盒!我带爹爹赚万千金银 > 第262章 皇帝的动作

第262章 皇帝的动作


唐知县的折子,转日就被皇帝拿到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

“陛下,臣以为,此举不妥!”

这个一听就是保守派。

“陛下,臣以为,此举可行!”

这个一听就是改革派。

“不妥的地方在哪里?”皇帝镇定地问,“可行的地方又在哪里?”

唐知县的意思,其实可用三点来概括。

第一,让上等户以钱代役。

你不是有钱吗?

你不是不想出徭役吗?

没问题!你出钱,官府帮你找人代役!

第二,中等户出力。

你不想出那个钱,那就出力吧!官府还给你发伙食!

第三,下等户出人。

你不是没钱吗?来出劳役吧,官府给钱!

如此,下等户的负担可以得到有效改善,上等户出的钱剩余部分可用于备灾。可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听着很美好。

实际上里面也只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

上等户不愿意。

这些上等户里面包含权贵、土豪、官户,牵连甚广,是个庞大的既得利益群体。

“陛下,三思啊!”

两方人都这样说。

一方想保住自己,一方想把对方拉下来。

“你们说得没错,朕也不能平白就听你们谁的。”皇帝道,“这样吧,限你们十日之内,各自把辩章送上来。”

于是,两方人就各自去写己方的辩章,务必力求打倒对方。

皇帝的时限给得宽松,两方人都在集思广益,顺便吃茶走马约起来。

如此也可以说是在忙公务。

皇帝也没有催促他们,只暗中调集禁军,看住朝中七品以上官员。

谁什么时候去了谁家,什么时候进的门,又是什么时候出的门……

谁约了谁见面,约在哪儿,都干了些什么事,什么时候散的场子……

谁下值之后没有回家,而是去了某某巷子,偷偷见了什么人……

诸如此类,记录得清清楚楚。

这波出任务的禁军,个个都是皇帝精挑细选出来的。

首先,他们都是从地方上来的,在京中无根无据。

最大的倚仗就是立功。

然后,他们全都是下等户出身。

连一个中等户都没有。

这就很有意思了。

同时,皇帝又让户部加班加点,用两天时间整理出朝中七品以上官员的所有户籍名册。

然后一道道密旨发出去。

皇帝这些动作做得十分隐秘,朝中老臣虽隐约感觉到暗处好像有目光注视着自己,但到底没能找到证据。

又见皇帝行事跟往昔一样,好像丝毫没有受到那封折子影响的样子,吊了几日的心便放了下来。

十日后,两方辩章上来,一同摆在皇帝面前。

皇帝粗略翻了翻,放下,拿出另一道折子,轻轻开口。

“有人举报朝中官员大量藏匿隐户,包庇诡名户,隐匿田产,逃避赋役。

责令户部三日之内,彻查京中五品以上官员家中情况,以肃清朝纲。”

所谓隐户,就是逃户、客户。

形成隐户的原因有几个,其一是战乱。

前朝末年战乱纷飞,导致许多百姓流离失所,沦为隐户,四处流浪。

本朝立国后,先帝为安抚流民难民,曾下旨,凡主动找官府上报身份者,愿意回原籍者由官府遣送回原籍。

不愿回原籍者,可在现居住地落籍,由官府分给田地,从此转为良民。

像宋家台,就属于这种情况。

形成隐户的原因其二,是赋税。

有些良民由于承担不起繁重的赋税,自愿将自家的田屋献给官户,以逃避赋税跟徭役。

然后再以租住、租种的方式,来住自家的屋,种自家的田。

由此成为最下等的客户,或者是佃户。

还有一些人,是由于在户籍地犯了事,为了躲避追捕跟牢狱,逃出本籍。

这些人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依附豪门士族,成为其私奴。

——以上这些人都可以称之为隐户。

与隐户相对的,是诡名户。

由于本朝对单丁户、女户免除赋税和部分徭役,因此,那些上等户就想到了办法。

他们把父、母、妻、儿分出来,假报户籍,虚立名户,把一户拆成多户,以此来躲避赋役。

这种就叫做诡名户。

还有一些官户,也这么干。

比方说有个官儿,他姓什名么,任礼部侍郎、学士院大学士、枢密副使。

其中,“什么”是他的名字,“礼部侍郎”是阶官,“学士院大学士”是职官,“枢密副使”是皇帝临时给的差遣。

他就可以把人名、阶官和职官各立户名。

他的胆子要是再大一点,给差遣也立个户名,也不是不行。

于是,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户比人多的情况。

还有一些人,通过给士族豪绅当门客,充当客户。坐拥良田美宅,却不用缴纳赋税和徭役。

就这么大大咧咧地戳在皇帝的肺叶子上。

综上所述,隐户的特征是没有户籍。

而诡名户的特征是多户籍。

哪个更可恶呢?

皇帝心中自有定论。

“责令户部三日之内,彻查京中五品以上官员家中情况,以肃清朝纲。”

这话犹如重锤一样落在朝堂上,所有明白人都知道,朝廷要地震了!

“朝中凡有牵涉其中者,朕许你们三日之内主动上报。”

这意思是,你们主动报过来,我就不动你们。

但……谁会没事自投罗网呢?

皇帝撂下话就散朝了。

接下来的三天里,平常严防死守、严禁外人闯入的户部,这会儿门户大开。不管来的什么品级,户部都表示热烈欢迎。

但最终来的人,也不过十个手指之数。

三天后,户部大小官员敛了笑脸,重新关上大门。

而后,一道圣旨出来。

“令五城兵马司协同户部,彻查京中隐户、诡名户。”

直到这时,原先那些抱着侥幸心理的人才知道,皇帝这是要动真刀子了。

他们赶紧行动起来,或抱团结队,继续跟皇帝打擂台;或主动示软,去寻皇帝求情。

但都为时已晚。

因为圣旨里还说了,“即日起全城戒严,禁止官员私会,实施宵禁”。

于是,京中的百姓就能看到这样一幕——

五城兵马司的人陪同户部官吏,去敲那些大户人家的门。

“请拿出你的户籍……”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2074/2568500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