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为了抄古诗词,我把历史写成小说 > 第367章 李清照漂流记

第367章 李清照漂流记


第三百六十七章,李清照漂流记

李清照现在的经历,有些略显悲惨。

但这,只是悲惨的开始。

韩复来有时候也很好奇,她一个女人,到底是怎么样在乱世中漂泊的,还带着不少收藏文物。

深入考虑一下,其实就能明白。

李清照,就算再是个弱女子,那也是名门之后,士族之女。

就算她再没钱,她的那些仆人车夫丫鬟,也还是会忠心耿耿地跟着她,保护她的。

毕竟,李清照家族还在,亲戚还在。

不管是赵明诚这边的,还是她李家的,都依旧是宋朝有名望的大家族。

并且,那个时候的仆人的忠诚,和现代人理解的打工人是不一样的,不是说老板没钱了就可以离开,重新找工作。

宋朝的时候,其实奴仆的制度是比较仁慈的,基本都是雇佣关系,签合同,发工资,到期可以离职。

但也有不少签了卖身契的,或者说,这些奴仆从小就被家族养着,他们生下来就是奴仆,这不单单是身体上的行动上的,更是心理上思想上的。

还有就是,不少人非常愿意去做个仆人,一辈子跟着主家生活。

虽然种地的辛苦和伺候人的辛苦程度差不多,付出差不多,但两者的收获却是天差地别的。

种地的结果是吃不饱穿不暖,生个病没钱看,还要服劳役什么的。

伺候人的结果就好多了,吃的好穿的好,甚至出了门还能狐假虎威装装上等人,病了看病甚至还能报销一部分,啥都不愁,只不过需要细心点伺候人就行了,偶尔挨挨打、挨挨骂,这都是小意思。

只不过,仆人的户籍不好罢了。

换做现代的年轻人,必须当奴仆,傻子才做良民呢!

所以说,虽然跟着李清照吃苦,但这些仆人车夫丫鬟,应该是没人会抱怨的,他们只会心疼哥哥……不对,会心疼清照姐姐。

小姐从小娇生惯养,什么时候吃过这种奔波的苦啊,老奴看的那叫一个心疼,恨不得能替小姐受了。

书友们对李清照的遭遇也是深表同情。

“李清照真是太惨了啊……”

“死了老公,自己大病,刚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地找了个大官亲戚投奔,结果还没几天呢,这个大官亲戚也弃城而逃了。”

“赵明诚家弃城而逃这是家族传统吧……”

“这是什么侍郎姓李,是妹夫,不是赵家人……应该说,宋朝的文官们,都有这个传统!”

“绝对了绝对了,辛弃疾苏轼怎么说?”

“相比之下,这个李擢弃城而逃竟然觉得能够理解了,毕竟,这次是真的金人打过来了。赵明诚那个,纯粹就是个简单的叛乱,他自己吓自己……”

“战乱真的是残酷啊,李清照和赵明诚大半辈子省吃俭用买回来的收藏文物,现在估计没多少了,这都是他们的心血啊。”

“青州烧掉了十几屋子,拉的那十五车,估计也遗失了不少,到洪州这次,大部分都被毁掉了……”

“之后呢?李清照之后该怎么办?”

“金军打死追杀赵构,宋朝这段时间是最乱的,哪里才是安身之所啊?”

“李清照一个女人,带着文物古董,该怎么生活啊,还没什么钱了……”

“按理说,赵明诚的两个哥哥都还在当官呢,还是大官,应该能收留吧。”

“那个李擢不就是吏部侍郎吗,这个官还不够大吗,结果只安稳了一个月,又要开始流亡了,哎!”

写吧,继续写吧。

接下来李清照流亡的这段经历,韩复来打算简单写写。

毕竟,就是个受苦,没必要太过渲染。

【建炎三年的冬天,赣水的呜咽声里,李清照离开了洪州。】

【洪州之后,她已无家可归。】

【天下之大,似乎再无容身之处。】

【仆人打听到了消息,自己的堂兄李迥,正在台州为官。】

【这也是李清照此刻唯一能想到的投奔之处了。】

【建炎四年,春。】

【李清照终于赶到了台州,可当她拖着几乎麻木的双腿踏入州衙,得到的消息却是——守臣已遁,李迥亦随驾南去温州了。】

【希望,像一盏被风吹灭的孤灯。】

【她靠在冰凉的墙壁上,连叹息的力气都已没有。】

【官员们四处逃散,无城可守。】

【金人的铁骑,似乎无时无刻随处出现,整个南方,都再也没有一个安全之所了。】

【李清照有些绝望……但她不能绝望。】

【总有个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这个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在哪呢?】

【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圣人所在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接下来,李清照成了一个奇特的“流人”,一介女流,却被迫追随着朝廷飘摇的旌旗,追随着那位同样四处逃亡的皇帝。】

【听闻御舟已入海,奔赴温州,她便又出陆,弃衣被走黄岩。】

【逃难路上,体面是最无用的累赘,她抛弃了仅存的华服与锦被,只为轻装快行。在黄岩,她倾尽钗环,雇得一叶扁舟,闯入茫茫大海。】

【直到,这一年冬天,皇帝的车驾终于返回越州,并将那里升为绍兴府,寓意“绍祚中兴”。】

【局势似乎暂时安稳下来。李清照也随着人流,抵达了这座暂时喘息的城市。】

【这段流亡的经历,也被她详细的记载在了《金石录后序中》:“到台,台守已遁。之剡,出陆,又弃衣被走黄岩,雇舟入海,奔行朝,时驻跸章安。从御舟海道之温,又之越。”】

【第二年,改元绍兴。】

【绍兴元年,春。】

【绍兴的垂柳抽了新绿。】

【李清照暂栖在一处赁来的小院,这日午后,她正将一方汉印拓片与明诚当年的批注比对,窗外却隐隐传来市井嘈杂。】

【忽然,院门被急促叩响,来者是昔日赵家一位旧仆,满面风尘,神色惊惶。】

【“夫人!”老仆不及行礼,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如锤,“外面……外面传得不成话了!”】

【李清照心头一凛,放下手中墨拓:“何事惊慌?”】

【“他们说……说老爷在时,有张飞卿学士携玉壶来访,那玉壶……那玉壶被您与老爷……送给金人了!”老仆说到最后二字,几乎气声,脸上是屈辱与恐惧交织的神情。】

【一瞬间,李清照只觉得周身血液冻结。】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3613/43855417.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