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特别的葬礼
贝玛不做不休地念着经文,桌子下面那一壶开水很快就喝完了,林逸凡赶紧把水壶加满,守夜的人还在吃饭喝酒。向阳郑重地对林逸凡说:“小凡,你早一点睡,今天夜里要安排你做事。”
“夜里需要我做什么事情呢?几点起来啊?你也睡一会儿吧。”林逸凡好奇地问道。
“你赶紧去睡就是了,到时候我会来叫你起床的,我还不能睡,等会儿有很多事要做。”说完向阳接连不断地打了几个哈欠。
“好吧,那你有时间就眯一会儿,这都熬了好几天了。”林逸凡说完就带着孩子去睡了。
午夜一点钟,林逸凡被向阳喊醒,说是要蒸糯米饭,她不明白为什么要在半夜三更的时候做那件事,但还是揉揉眼睛起床了。
贝玛和他的学徒一直都没有休息,跟他们打过招呼后,林逸凡就去大灶上把柴火烧着了。
“三婶已经把糯米洗好泡着了,现在直接上锅蒸熟就可以,你要是勤快的话顺便把几个碗也洗一下。”向阳指着暗处的一堆碗说。
贝玛突然停下来不念了,叫学徒到旁边坐着休息一会儿。学徒姓李,在家排名老三,年龄稍微大点的都喊他老三,林逸凡看着李老三问道:“三哥,为什么这糯米饭一定要由我来蒸呢?并且还是这个时候。”
“辛苦了!半夜三更的,还让你起来做这些。”李老三误以为林逸凡在抱怨。
“你别误会,这点小事情不算辛苦的,倒是你们辛苦了,我只是对彝族的风俗习惯好奇而已,所以想从你这儿了解一些。”林逸凡不好意思地说。
“哦!原来是这样啊,那我就跟你简单地说一说,第一,因为你是逝者的大儿媳妇,现在也是你们家里唯一的媳妇,第二,天快亮时要用到这个糯米饭,等会儿还要让你儿子也起来抓糯米饭,到时候看了你就知道了。”李老三耐心地讲解着。
“小凡,你快去把儿子抱起来了,等会儿有事情要他们做。”向阳喊道。
“孩子们睡得正香呢,真不忍心把他们抱醒。”林逸凡迟迟没有动作。
“快去,要跟他爷爷道别呢,你看向靖把向银杏她们都带来了。”
林逸凡只好去把睡梦中的孩子唤醒,当人都到齐以后,贝玛开始在灵堂里大声地念着经书,李老三对林逸凡招手:“你过来,带着孩子背对着棺椁站好,其他的人跟在后面。”
林逸凡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定定地看着李老三。
只见他背对着棺椁站好,然后抓了三把糯米饭反手丢向逝者,示范完后,林逸凡也跟着抓了三把糯米饭,虔诚地丢向棺椁,孩子也告别过以后,向阳又把他们抱回床上去睡了。
老银匠的侄子侄女,哥哥嫂嫂们都告别过以后,剩下的糯米饭就可以吃了。
以那样的方式和逝者告别,林逸凡还是第一次经历,吃着香甜的糯米饭,大家又想起老银匠生前也最爱吃糯米饭。
众人又开始忙碌,十二点以后,老银匠就要被送上山安葬了,贝玛把向阳叫到身旁跪下,听他念送魂经和指路经。
李老三又走到林逸凡身旁说:“打个电话把你弟弟找来,现在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必须由他来做。”
“要我弟弟做什么呀?我马上告诉他。”林逸凡好奇地问道。
“你还是把他叫到这儿来吧,到时候再教你,电话里说不清楚的。”
大概十分钟,林逸凡领着林逸轩到了贝玛跟前。
“你弟弟来了呀!让他到灵堂来取一个东西。”专门裁剪孝布的向二婶喊道。
他们一起走进灵堂,看到向二婶手里拿着一截两三米长的白布边说边比划着,然后她把白布折叠成了一朵花的样子固定好递给林逸凡,林逸凡没明白她的意思,半天没挪动脚步。
“给你姐姐戴在头上,这朵白花必须由你来亲自为她戴上的,所以才把你给找来了。”向阳看着一脸蒙圈的姐弟俩翻译道。
杨玉英听到他们的对话后喊道:“先别急,闺女你还没戴帽子呢,头发盘了没有啊?”
“昨天盘的头发已经散了,帽子也散了。”林逸凡有些焦急地说。
“没事没事,别着急,她小姨你快去帮汉族姑娘盘一下头发啊,别耽搁,后面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的。”杨玉英叮嘱道。
裹上厚厚的黑帽子,又戴上那朵重重的白花,大家捕捉到了林逸凡脸上有些不舒服的表情,心疼地笑着说:“这就是彝家儿媳妇的待遇了,其实是看重你呢,忍一下啊,一辈子顶多也只能戴两次,可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戴的。”
林逸凡尽量把头抬起,摆摆手说:“没事没事,我能坚持的。”
“我看时间差不多了,他们应该开始摘芭蕉丢去灵堂里了,你快去看看。”杨玉英催促道。
林逸凡才发现院子里躺着一棵芭蕉树,上面零零散散地挂着几串芭蕉,向灵芳和向阳带头从芭蕉树上扯了几根芭蕉,然后用衣襟兜着放到灵堂里的供桌上。林逸凡学着他们的样子,也去扯几根芭蕉放到供桌上,她想那大概也是在和逝者告别吧。
芭蕉丢得差不多时,主持丧事的叔叔催促道:“大家赶紧摆桌子吃饭了啊,吃完饭后去请毕摩,吹唢呐和跳舞的先吃,吃完准备一下,马上就要跳开丧舞了。”
“你们当儿子儿媳妇的就不要乱跑了啊,准备一下马上跟着去请毕摩。” 他又强调一遍。
吃完饭后,向阳走到林逸凡身边说:“等会儿你要和我一起进去一个堂哥家里给毕摩倒茶敬酒,坐在那桌上吃饭的有八个人,两个是毕摩,其他的都是本家的叔叔和大伯,你一定要非常尊敬他们,知道了吗?”
林逸凡点头如捣蒜,乖乖地跟着他。
两个人进去倒好茶敬完酒后,老银匠的侄子侄女和儿媳妇们,都齐刷刷地跪在外面,林逸凡和向阳也跟着跪下。
出去外面以后,林逸凡又和几个嫂子去路上跪着,低头俯首等着毕摩。跳开丧舞的人戴着面具,拿着扇子正绕着八字,吹唢呐的鼓着腮帮使劲地吹,敲锣打鼓的配合着舞步打着节拍。
林逸凡抬头站起来的时候,刚好看到林逸轩他们三个人正在用手机拍视频。
三个人看着林逸凡说:“姐,我们从来没见过这么热闹的葬礼呢!感觉彝族的姑娘就是用来展示的,儿媳妇是用来干活的,不过看得出来很受重视。”
“姐,我们拍视频不会被他们骂吧?”林逸轩小声地问道。
“应该不会的,刚才我也看到其他人拍视频了。”
他们观察得还真仔细,老银匠的姑娘和儿媳妇分别站成两排,穿着打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姑娘们穿着华丽鲜艳的彝族衣服,佩戴着量身定制的银饰品,儿媳妇那一排则是一身素色的麻土布丧服,没有戴任何饰品。
向灵芳戴的那套银饰品,原本是老银匠送给她做嫁妆的,没想到离婚后,她却要在父亲的葬礼上戴出来。
请第三次的时候,毕摩终于站起身准备出门了,大家都快速地回到灵堂里和老银匠做最后的告别。林逸凡刚进大门,就听见灵堂里悲凄的哭声,向阳和向灵芳趴在棺椁上,哭得肝肠寸断,向靖和老银匠的几个侄儿子站在旁边默默地流泪,几个侄媳妇扶着哭得撕心裂肺的杨玉英,看到那个场景,林逸凡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瞬间泪流满面。
主持丧事的叔叔走进灵堂,肯定地说:“行了,都起来了啊,还是要让逝者入土为安的,大家都节哀吧。”
向灵芳悲痛欲绝地喊着:“阿爸!阿爸!我舍不得你啊!我都没来得及好好孝敬过你,你怎么就要丢下我们走了……”
向阳去拉开她,带着哭腔说:“小妹快别哭了,准备准备该出门了,你得走在最前面,半路上停下来给阿爸洗脸。”
李林萍和戴绿果手里各拿着一根木棍,跟在人群后面。
林逸凡站在外面等着他们把棺椁抬走,她是唯一的儿媳妇,需要留下来打扫完灵堂再走。小姨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背箩,把垃圾倒进去,并在上面放了一壶开水,叮嘱道:“姑娘辛苦啦!这水和垃圾都得由你背到墓地去。”
说着把背箩挎到林逸凡的头上,催她赶紧跟上大家。
跳舞的几个人继续舞着扇子,贝玛大声地念着指路经。老银匠的儿子,侄儿和孙子一起顶着长长的白布等着,林逸凡看到林逸轩也在白布下面,送葬队伍走的时候,他们也跟着一起走,刚走到寨子外面,贝玛叫他们顶着白布快速地跑回家,不要回头。林逸凡才发现顶白布的都是男人,没有女人。
回到家后,一起顶白布的人又重新出发跟上送葬的队伍。送葬队伍里,老银匠的侄女有三十多个,她们都佩戴着银饰品,整齐地走在森林里,成了送葬队伍中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林逸凡低着头挎着背箩走得很慢,头上的黑帽子和白布花快散了,她从来没有用头挎过背箩,所以很不习惯。
终于到了墓地,老银匠的棺椁被缓缓放入墓穴,几个女人关切地对林逸凡说:“妹子,现在可以把白布花和帽子都拿下来了,真是难为你了,没戴惯不舒服。”
林逸凡笑着说:“没事,路程不是很远。”然后跟着她们用衣襟捧了三捧土,跪着倒在老银匠的墓穴里。
事情弄完后, 大家都围着向灵芳欣赏她的银饰品,有几个姑娘自豪地把她们的银饰品拿下来给大家看,那都是老银匠的手艺。坐在另一边的几个姑娘也凑到向灵芳身边,把她们的银饰品拿下来比较,然后得出一个结论,银饰品还是老银匠做得最好。
林逸凡心里突然觉得很惋惜: “老银匠已经不在了,虽然以后还会出现很多银匠,前赴后继地为彝乡的女人们制作银饰品,但是再也不会出现第二个老银匠,老银匠连同他精湛的手艺,一起被埋葬了。”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3797/2505159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