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策论
这般内容,寻常世家公子也未必能接触到,更遑论她一个内宅女子。
苏明漪已在对面坐定,自顾自讲了起来。
从南北漕运的沿革讲到河道疏浚的难处,又论及如何平衡官商利益。
她讲得深入浅出,可那些钱粮调度、民生利弊,于姜绾臻而言,终究是陌生的。
她垂眸听着,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案边的木纹。
上辈子困在深宅,听的是家长里短,学的是女红针黹。
便是连《论语》也是偷摸着看的。
这辈子虽有幸跟着苏先生读书,原也只当是学些琴棋书画、四书五经,能在这女子难行的世道多几分底气便够了。
何曾想过,竟有机会触碰这些“男子之事”?
心思流转间,难免分神。
直到苏明漪的声音停下,她才猛地回神。
“在想什么?”
苏明漪问道,语气里并无责备。
姜绾臻有些尴尬,轻声解释。
“学生……学生只是觉得,这些内容,似乎不该是女儿家该学的。”
话一出口,又觉不妥,忙补充道。
“我并非不愿学,只是……受宠若惊。”
苏明漪闻言,目光落在她身上,缓缓道。
“为何女儿家就不该学?”
她转过头,看向窗外,眼神清亮。
“天地生万物,原就不分男女。”
“男子能读的书,女子为何不能读?男子能论的事,女子为何不能论?不过是世人被‘内宅’二字框住了手脚,觉得女子就该困于后宅,相夫教子。”
“可你看这天地,日月照临,从不因性别而偏私。”
姜绾臻呆呆看着她,被这一番言论震得有些缓不过神来。
“何况……”
苏明漪拿起那卷策论,指尖轻叩。
“学问本就无界限,懂些经世之道,未必是要你入朝堂,而是让你看清这世间运行的道理,知道民生疾苦不在柴米油盐之间,更在沟渠漕运之内。”
“往后便是身处内宅,也能多几分通透,少几分狭隘。”
姜绾臻怔怔地听着,心头像是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又酸又胀。
是啊,她竟也这般迂腐。
上辈子困于深宅,总觉得是命数,是女子的本分。
重活一世,以为能复仇已是幸事,却从未想过,原来女子的天地,竟能这般广阔。
不必只盯着胭脂水粉、嫡庶尊卑,还能去看漕运如何通南北,去懂政令如何安万民。
她深吸一口气,起身对着苏明漪深深一拜。
“先生教诲,学生……受教了。”
苏明漪点点头,示意她坐下。
“再看看这篇,有不懂的便问。”
“学问如登山,不分男女,只看肯不肯迈步罢了。”
姜绾臻重新坐下,再看那竹简上的字,只觉得墨香里都多了几分力量。
窗外的海棠开得正好,花瓣上的晨露折射着光,像是映照着一条,她从未想过的路。
读完竹简,苏明漪又拿出《九域策》。
她让姜绾臻翻到“任贤”篇目,娓娓道来。
“当年太宗初定天下,朝堂上派系林立,他却能虚己纳谏,见魏征犯颜直谏不怒反喜,见房玄龄运筹帷幄便倾心相托,终成‘拱手而治’的盛世。”
“可见君主之道,不在独断,而在识人、在容人。”
她抬眼,目光似不经意扫过姜绾臻。
“如今朝堂虽无当年动荡,几位殿下各有锋芒,倒也颇有可观之处。”
姜绾臻握着笔的手微顿,垂下眼帘道。
“先生,朝堂之事,非闺阁女子所敢妄议。”
苏明漪却不以为然,慢悠悠续道。
“倒也不必讳言。”
“就说处事吧,有人如松柏,看似沉静,根却深扎土中,经冬不凋。”
“有人似桃李,春日里开得热闹,一场风雨便落英缤纷。”
她端起茶盏,氤氲的水汽模糊了眼底神色。
“二殿下近年在户部推行的漕粮折纳之法,虽初时引得些非议,却实实在在解了江北灾年的粮荒。”
“这便是沉潜做事的好处,根基稳了,方能经得住考验。”
话落时,她轻轻撇去茶沫,语气平淡。
“至于五殿下,听闻皇帝曾有意,要派他去江南整顿盐法,偏生他说京中事忙。”
“这阵子瞧着,也不过是在坊里听曲儿、斗蛐蛐。”
她顿了顿,似是无奈地摇了摇茶盏。
“年轻人,总觉得日子还长,却不知有些机会错过了,再想稳稳当当立住脚,可就难了。”
姜绾臻垂眸看着砚台里的墨,默不作声。
她自然听得出苏明漪的弦外之音,却只淡淡一笑。
“先生见微知著,学生愚钝,只知无论何种行事,能惠及百姓便是好的。”
“至于其中深浅,非学生所能评判。”
苏明漪深深看了她一眼。
这丫头,年纪轻轻,心思却这般活络,难怪殿下说她不简单。
她端起茶盏饮了一口,不再追问,重新将话题拉回策论。
日头渐渐斜过窗棂,将案上的竹简投下狭长的影子。
苏明漪讲完最后一段河道治理的旧事,合上《九域策》。
“今日便到这里吧。”
她将一卷新抄的《归去来兮辞》推过去。
“这篇你带回临摹,明日我考你字句。”
姜绾臻应声收好。
走出书房时,暮色已漫上回廊。
穿过两道月洞门,朝华院的灯火已亮起来。
老夫人正坐在窗边的软榻上,手里捏着串菩提子,见她进来便笑了。
“今日回来得正好,刚让小厨房炖了莲子羹。”
“孙女给祖母请安。”
姜绾臻屈膝行礼,将书箧放在一旁的小几上。
老夫人拍了拍身边的空位。
“坐,今日苏先生教了些什么?《论语》读到哪章了?”
“回祖母,先生今日讲了《论语》‘学而时习之’篇,还教了半阕《梅花三弄》的指法。”
姜绾臻垂眸回话。
老夫人捻着菩提子,慢悠悠问道。
“那‘学而不思则罔’,先生是怎么解的?”
“先生说,读书须用心琢磨,若只记字句不晓其意,便如盲人摸象,终是糊涂。”
姜绾臻答得流畅。
老夫人点点头,又问。
“前日让你练的《兰亭集序》临摹,笔锋稳住了吗?”
“先生说学生的捺画还欠些力道,让每日多练二十遍。”
老夫人看着她沉静的模样,眼底的笑意深了几分。
“听你这般说,倒是真用了心。”
“你自己觉得,这阵子进益如何?”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5230/1111102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