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这个藩镇过于凶猛 > 第264章 等的就是他!

第264章 等的就是他!


当苏哲浑浑噩噩地走出刺史府时,天色已经擦黑。

他怀里揣着那方沉甸甸的官印,脚步虚浮,仿佛踩在云端。

他甚至不记得自己是怎么走回坊市,走回那条熟悉又破败的巷子。

坊市巷子很静,静得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几声压抑的咳嗽和婴儿夜啼,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尚未散尽的烧焦气息,提醒着他这场灾难留下的伤痕。

当那扇布满裂纹的院门出现在眼前时,他才一个激灵,彻底清醒过来。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

妻子正焦急地在院中踱步,一看到他,便像受惊的兔子般冲了过来,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声音都在发颤。

“夫君,你……你可算回来了!他们……他们没为难你吧?”

苏哲看着妻子那张写满惊恐的脸,一时间百感交集,竟说不出话来。

他只是摇了摇头,拉着她走进了那间昏暗破旧的屋子。

他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了那方青铜官印。

“铛。”

官印被轻轻放在那张缺了一条腿、用砖头垫着的破木桌上,发出了一声清脆又厚重的声响。

妇人愣住了。

她不识篆文,但她见过,见过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腰间佩戴的印信。

她颤抖着伸出手,指尖轻轻地碰了一下那方官印。

是冰的,硬的。

是真的。

“这……这是……”

苏哲看着她,喉结滚动了一下,用一种近乎梦呓般的声音,沙哑地说道。

“夫人……”

“以后……你不用再给别人浆洗衣物了。”

“我们也能吃饱饭了……”

妇人猛地抬起头,死死地盯着自己的丈夫,仿佛要从他脸上看出这是不是一个残酷的玩笑。

当她看到丈夫眼中那混杂着狂喜、疲惫与泪光的复杂神情时,她终于明白了。

这不是梦。

压抑了多年的委屈、苦楚、辛酸与绝望,在这一刻轰然决堤。

她没有尖叫,也没有追问。

只是用手死死捂住自己的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滚烫的泪水却像断了线的珠子,疯狂地从指缝间涌出。

那不成声的呜咽,比任何嚎啕大哭都更令人心碎。

苏哲伸出颤抖的手,轻轻将妻子揽入怀中。

他透过破败的窗户,望向外面沉沉的夜色。

天,要亮了。

……

次日,天还未亮。

苏哲已经起身。

他没有穿上那件象征着身份的崭新官袍,而是依旧穿着那件满是补丁的旧儒衫,只是这一次,他将它洗得干干净净,每一个褶皱都抚得平平整整。

他束起发髻,整个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仿佛一夜之间,那压弯了他半辈子的无形重担,被一股更沉重的责任所取代。

妻子也早早起来,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将家里仅剩的一点米,捏成了两个扎实的饭团,用干净的布包好,递到他手中。

她的眼睛还有些红肿,但眼神里不再是昨日的惊恐与茫然,而是一种带着骄傲的期盼。

苏哲接过饭团,点了点头。

“我去县衙上差了。”

他没有说豪言壮语,只是简简单单几个字,却比任何誓言都更加坚定。

推开院门,清晨微凉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挺直了腰杆,一步步向着县衙的方向走去。

从今日起,他不再是那个在街头为人代笔的落魄秀才苏哲。

他是鄱阳县令!

苏哲!

……

卢绾确实帮了刘靖一个天大的忙,她举荐的人才在随后几日陆续抵达鄱阳。

人不多,总共只有七八位。

但这七八人,却无一不是才学出众、品性高洁的贤能。

刘靖将他们悉数安排在郡城与各县的要职上,又效仿在歙州时的做法,招募了一大批家境贫寒的读书人,充作胥吏,构成了新的执政班底,引入考核淘汰制,并打通胥吏上升通道。

经过歙州的检验,这一套制度已经相对成熟,刘靖操控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一套组合拳下来,饶州重新开始运转起来。

然而,政令的通达,并不意味着人心的归附。

刺史府的书房内,新任鄱阳县令苏哲面带忧色,将几本册子呈到了刘靖的案前。

“刺史,下官……遇到了难题。”

刘靖放下手中的军报,看向苏哲。

苏哲的声音里透着一股无力感:“下官在城外设点,招募流民垦荒,按理说,分田的政令一出,他们该欣喜若狂才对。可如今,应者寥寥。”

“为何?”

刘靖的语气依旧平静,但眼神已经冷了下来。

“因为……他们有更好的去处。”

苏哲叹了口气。

“那些豪族,竟联合起来,在我们的招募点旁边,也搭起了粥棚,美其名曰‘行善’。”

“他们不要求流民去垦荒,不要求他们做任何事,只要去领,就给一碗稠粥。

“他们的人还四处宣扬,说刺史是让他们去送死,而他们这些本地乡贤,才是真正心疼百姓,不忍大家受苦。”

“一碗唾手可得的稠粥,与一个需要拼死拼活才能换来的未来……百姓们,选择了前者。”

软刀子杀人,诛心!

他们不直接对抗,反而模仿你,用你的方式来瓦解你的根基。

刘靖的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声响,整个书房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入内禀报。

“启禀刺史,府外有一儒生,自称魏英,说是奉刺史之召前来。”

魏英?

刘靖眉头一挑,算算日子,这个狂生也该到了。

他正愁手里的“刀”不够快,这块“磨刀石”就自己送上门了。

“让他进来。”

片刻后,一个身着半旧儒衫的年轻人,施施然走入书房。

他先是看了一眼愁眉不展的苏哲,又瞥了一眼刘靖,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的讥诮。

“看来我来的不是时候,打扰刘刺史……为这些蠢货的把戏头疼了?”

苏哲闻言,脸色一涨,正要反驳。

刘靖却抬手制止了他,饶有兴致地看着魏英。

“哦?在你看来,何为蠢货?”

魏英嗤笑一声,毫不客气地在客座上坐下,自顾自地倒了杯茶。

“为了一碗粥就放弃土地的,是蠢货。”

“那依你高见,该当如何?”

魏英放下茶杯,眼神陡然变得锐利。

“对付蠢货,你得让他看到血!”

“他们不是喜欢施粥行善,收买人心吗?”

魏英的嘴角咧开一个残酷的弧度。

“我们便可下令,全城戒严,禁止任何私人开设粥棚!凡有聚众施粥者,以‘意图收买流民,图谋不轨’论处!”

“再把那个带头的豪族抓来,当着所有流民的面,问他一句!”

“刺史府的田不种,你们是想吃他家的米,吃到天荒地老吗?!”

“我保证,只要第一颗人头落地,那些蠢货也会瞬间变得比谁都聪明!”

刘靖看着魏英,眼神中欣赏之色愈发浓郁。

他缺的不是道理,而是屠刀!

“说得好。”

刘靖缓缓开口。

“本官给你一道手令,再给你一百精锐。”

“浮梁县的豪族最为顽固,便由你去做这第一把刀。”

“十日之内,本官要亲眼看到,浮梁县的田野上,处处是扶犁的农人!”

“你,敢不敢接?”

魏英咧嘴一笑,那笑容狂傲而自信。

“有何不敢?”

他拿起手令,转身便大步流星地离去。

看着他那狂放不羁的背影,苏哲忧心忡忡地说道:“刺史,此人太过狂悖,将浮梁一县交于他手,万一……”

“无妨。”

刘靖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本官的刀,也该见见血了。”

……

豫章郡城外,危氏大营。

帅帐之内,空气压抑得能拧出水来。

危仔倡终于率领着他那支一万余人的残部,狼狈不堪地赶到了这里。

他坐在帐中,甲胄歪斜,满脸尘土与汗水黏在一起,狼狈不堪。语气惊惶,仿佛要将鄱阳城下所见的地狱景象,全都倾泻出来:“大哥!是真的!那刘靖真的会妖法!”

“十几道天雷炸响,城门连着后面的千斤闸,一下子就没了,比纸糊的还快!”

“麾下士卒的胆子都被吓破了,丢盔卸甲,四散奔逃。”

帅案之后,危全讽的脸庞笼罩在阴影里,看不出表情。

他只是静静地听着,一言不发。

他不信。

一个字都不信。

妖法?天雷?

危全讽在心底发出一声冷笑。

打了败仗的懦夫,才会寻这种荒唐的借口!

他征战半生,什么场面没见过?

这世上若真有此等呼风唤雨的手段,还要他们这些领兵打仗的人何用?

天下早就归那些装神弄鬼的方士所有了!

古人受限于眼界,无法想象自己从未见过、且超出认知的东西。

在危全讽看来,这所谓的“天雷”,不过是弟弟打了败仗,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与怯懦,编造出来的鬼话罢了!

许久,危全讽终于开了口,声音听不出半点波澜,只有一种令人心悸的平静。

“二弟,你一路奔波,辛苦了。”

“起来吧,先下去好生歇息。”

“大哥,你……”

危仔倡还想分辩,却被危全讽投来的一道冰冷视线死死钉住,剩下的话全都堵在了喉咙里。

他只能满心不甘,被人搀扶了下去。

直到危仔倡的身影消失在帐外,危全讽才猛地抬手,一拳狠狠砸在案几上!

“砰!”

一声闷响。

“废物!”

他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额角青筋暴起。

“损兵折将,失我城池,竟敢寻出这等荒唐的借口来搪塞我!”

一旁的谋士李奇低声劝道:“主公息怒。二公子之言,虽不可尽信,但也并非完全胡言乱语,属下方才已问过那些逃来的士卒,这些人皆异口同声提到天雷。所以,那刘靖必是动用了某种手段,才能在短短一日攻破鄱阳郡。”

“手段?”

危全讽发出一声冷哼,眼中的杀意几乎化为实质。

“我不管他刘靖用的是妖法还是鬼计,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他兵力空虚,根基未稳!”

他站起身,踱到帐口,望着远处豫章城的轮廓,脸上露出了残忍而贪婪的笑容。

“本将就要让彭玕那头老狗,去跟刘靖那只幼虎斗个你死我活!”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充满了不容置喙的决断。

“传令下去,全军休整三日!三日后,不惜代价,给我拿下豫章!”

“另外,再派人去催彭玕那老匹夫!告诉他,再敢坐山观虎斗,等我腾出手来,第一个就灭了他!”

他要的,从来不止是洪州。

等彭玕和刘靖斗得两败俱伤,他便可挥师南下,坐收渔翁之利!

届时,饶州、歙州,乃至整个江西,都将是他危全讽的囊中之物!

对于钟传,他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服气的。

同为江左五虎,在钟传手下,算不得丢人。

可如今钟传已死,这江西,再无人能入他危全讽的眼,所以这节度使的宝座,自该他来当。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

待谋士李奇领命而去,危全讽独自一人坐在帐中,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

他嘴上说着不信,但那“一日破城”的战绩,以及李奇方才的一席话,终究如一根刺,扎在他心底。

只是危全讽实在无法想象,到底是何等手段,能在一日之内,攻破鄱阳那般坚城。

思索良久,他唤来一名亲卫,声音压得极低:“派出去的人,有消息了吗?”

亲卫小声答道:“回刺史,三日前已传回消息,他们扮作流民,混入了鄱阳郡城。”

危全讽的眼中闪过一丝幽光。

“告诉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给本将查清楚,那所谓的‘天雷’,究竟是什么东西!”

……

袁州,刺史府。

彭玕摩挲着那封来自危全讽的催促信,信纸上潦草的字迹仿佛还带着危氏使者的焦急。

他的脸上,写满了犹豫。

危全讽想拿他当枪使,这一点他心知肚明。

可刘靖那块肥肉,又实在诱人。

更让他心神不宁的,是那个从鄱阳传来的、荒诞不经的传闻——天雷破城。

就在他举棋不定之际,心腹谋士陈愈,捋着他那三缕山羊须,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上前一步。

“刺史,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彭玕抬眼看向他,将心中的疑虑和盘托出:“先生,危全讽之心,路人皆知。况且,那刘靖一夜破城,手段诡异,若是贸然出兵,恐遭不测。”

陈愈闻言,非但没有半分凝重,反而露出了智珠在握的笑容。

“主公所虑,皆是旁枝末节。”

他先是微微一躬,随即声音变得高亢起来。

“危全讽欲以我等为刀,此乃阳谋!可主公想过没有,一把绝世宝刀,岂会为持刀人所控?它只会斩向自己想斩的目标!”

“至于那‘天雷’之说……”

陈愈发出一声不屑的嗤笑,仿佛听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话。

“主公,您信天雷,还是信兵法?”

他不等彭玕回答,便自顾自地继续说道。

“兵者,诡道也!那刘靖不过是侥幸得手,便故布疑阵,虚张声势,想吓住我等,以求苟延残喘的时间罢了!此乃兵法中最浅显的‘惑敌之计’!”

陈愈的目光变得灼热,他死死盯着彭玕,仿佛要将自己的信念灌输进去。

“主公,请您忘掉那些鬼神之说,回归兵法本身!”

“攻城,乃是用人命去填!刘靖有多少兵马?一万?还是一万五?打下鄱阳这等坚城,他还能剩下多少能战之兵?五千?还是三千?”

“他现在,就是一只流干了血的猛虎,看似凶恶,实则连站都站不稳了!”

陈愈向前一步,声音充满了蛊惑。

“主公!您才是这江西真正的雄主!您麾下兵精粮足,猛将如云!区区一个刘靖,一个刚刚打完一场血战的残兵败将,何足惧哉?!”

“此时不出兵,难道要等他舔舐完伤口,收编降卒,在饶州站稳脚跟,再来与我等争锋吗?!”

“届时,悔之晚矣!”

这一番话,如同一记记重锤,狠狠砸在彭玕的心坎上。

是啊!

什么天雷妖法,不过是懦夫的借口!是刘靖的疑兵之计!

自己征战多年,难道还不如一个黄口小儿?

陈愈描绘的宏伟蓝图与刘靖那“外强中干”的形象,彻底点燃了他心中的野心与自信!

所有的犹豫和恐惧,在这一刻,都被贪婪和自负所取代!

他猛地一拍桌案!

“好!”

“就依先生之言!”

他对着帐下大将厉声喝令。

“传我将令!尽起庐陵、吉安二郡兵马,合计两万!另征发民夫五万,即刻出发,兵进饶州!”

……

解决了内政的烦心事,刘靖移驻城外大营。

此刻,帅帐之内,刘靖正与季仲对着舆图商议水军之事。

“刺史,江西水网密集,这水军,乃重中之重。”

季仲面露难色:“只是……能统领水军的将才,千金难求啊。”

刘靖也为此事发愁。

他对水战,是正儿八经的一窍不通。

麾下庄三儿这批魏博牙兵,是标准的北方旱鸭子,别说通晓水战了,坐个船都能吐一路。

而季仲虽是南方人,可作为崔家家臣,自幼学的是弓马骑射。

战船好造,水军士兵也好招,可水军将领……

就在这时,季仲沉吟片刻,忽然开口:“末将早年闯荡时,曾结识过一伙丹阳湖上的好汉,为首的头领人称‘覆江龙’甘宁,于水战一道,颇有韬略,杨行密在世时,曾数次命周本清剿丹阳湖水匪,双方互有胜负,可见一斑。”

“而且,此人早年间,曾受过崔家的大恩。”

刘靖瞬间明白了。

又是崔家!

世家到底是世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哪怕到了如今,都还留有不少后手。

而且……

刘靖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

“甘宁……好名字。”

季仲一怔,随即也反应过来,脸上露出一丝讶异的笑容:“是啊,末将初闻其名时,也觉得巧合。”

“后来听闻,此人腰悬铜铃,行事豪迈,颇有古时那位锦帆贼之风,江湖上都说他是‘锦帆贼’再世,真乃名实相符!”

一句话,点明了此甘宁,非彼甘宁,却又有彼甘宁之风。

刘靖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这乱世,当真是有趣。

“好!”

刘靖当即拍板:“季兄你去信一封,务必将这位‘覆江龙’,给我请来!”

就在他话音刚落的瞬间,帐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到变了调的脚步声,伴随着一声几乎撕裂夜空的嘶喊。

“报——!”

帐帘被猛地掀开,一股寒风倒灌而入,将舆图吹得猎猎作响。

一名传令兵小跑着冲了进来,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唱喏:“启禀刺史,袁州急报!”

“彭玕尽起大军,合计七万,正途径丰城,直奔我饶州杀来!”

季仲神色微变,他下意识地伸出布满老茧的手,死死按住被风吹起的舆图一角。

目光却已经死死钉在了从袁州到余干县的那条路线上,嘴唇翕动,仿佛在无声地计算着敌我双方的兵力与抵达时间。

整个帅帐,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烛火在寒风中疯狂摇曳,将众人脸上惊骇的表情映照得忽明忽暗。

唯有刘靖。

他依旧面色平静,甚至连眼皮都没有多眨一下。

七万大军?

骗鬼呢。

小小的袁、吉二州才多少百姓,能供应的起七万大军。

若真如此,还有危全讽什么事?

彭玕叔侄早就一通江西了。

刨除随军民夫等,撑死了三万。

季仲也想到了这一层,出声道:“七万大军虽是夸大之词,可两三万总是有的,彭玕这是想浑水摸鱼。”

“等的就是他!”

刘靖嘴角扬起一抹笑意,语气中充满自信。

若是小打小闹,他又如何能一战定乾坤?

若是彭氏叔侄迟迟不下场,他又如何能放心攻取信州、抚州?

又怎么让整个江西都知道,谁才是这里未来的主人?

他缓缓走到舆图前,目光在那条鲜红的行军路线上缓缓扫过。

在满帐几乎凝固的目光注视下,他沉默了足足十息。

终于,他抬起头,嘴角勾起一抹森然的弧度。

“传我军令!”

刘靖的声音不大,却如惊雷般在死寂的大帐中炸响,瞬间驱散了所有的紧张与惶恐。

“命庄三儿,坚壁清野,固守余干,严阵以待!”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7023/44159907.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