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磐石坞的呼应》
黑风口的血腥味还没散,晨露打湿了谷口的尖木刺,泛着冷光。韩成功蹲在崖边,手里攥着刘三遗留的短戟,戟尖还沾着鲜卑兵的血,木柄被攥得发亮,是刘三生前磨的。
“校尉,苏安兄弟要走了。”陈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手里拿着个布包,里面是花如月连夜赶制的伤药,“磐石坞那边还得守着,他说等咱们联络好其他坞堡,他再带更多人来。”
韩成功站起身,把短戟递给陈玉:“把这个给苏安,就说这是咱们太平坞的心意,让他带着,以后跟胡兵打仗,用得上。”他往谷口望,苏安正和陈武说着什么,手里的长戟斜扛在肩上,磐石坞的兵已经收拾好行装,马鞍上挂着刚缴获的鲜卑箭囊。
“苏安!”韩成功喊了一声,快步走过去,从怀里掏出块竹简,是昨晚花如月整理的鲜卑动向,上面记着慕容骨逃往东北、段部斥候频繁出没的消息,“把这个带给苏谦,告诉他,慕容骨和段部勾结,肯定还会来犯,让他多派斥候盯着东北方向。”
苏安接过竹简,揣进怀里,拍了拍胸口:“校尉放心,我一定带到!我爹说了,要是慕容骨再敢来,咱们磐石坞第一个出兵!”他顿了顿,又道,“对了,我爹还让我带了些种子,是咱们那边种的速生麦,能赶在秋收前收一茬,你们种在坞外的坡地上,能添点粮。”
韩成功接过种子袋,里面的麦种颗粒饱满,带着点泥土的气息。“替我谢过苏谦。”他往苏安身后望,磐石坞的兵正互相道别,有的还把自己的水囊递给太平坞的弟兄,“路上小心,段部的斥候可能还在附近晃。”
“知道!”苏安翻身上马,长戟往肩上一扛,“走了!等我消息!”
磐石坞的人马渐渐远去,陈武还站在谷口,望着他们的背影,嘴里嘟囔着:“这苏安兄弟倒是个爽快人,比苏勇那小子强多了,上次还跟我抢着守西墙,这次又跟我一起戳胡骑,够意思。”
韩成功拍了拍他的肩:“以后有的是机会一起打仗。”他往坞里走,林岳正带着边军清理战场,把鲜卑兵的尸体拖到谷外埋了,伤马则牵回坞里,有的能治,有的实在不行,就只能杀了给弟兄们补身子。
苏平拄着拐杖迎上来,脸上带着点倦意,却很精神:“韩校尉,昨晚清点了一下,咱们缴获了二十多把弯刀,十五副皮甲,还有五匹战马,虽然有两匹伤得重,剩下的三匹能当坐骑。”他顿了顿,又道,“花夫人说,今天要教妇女们做箭杆,用咱们坞里的竹子,再让周铁打箭尖,争取多做些箭。”
“好。”韩成功往晒谷场走,流民们正忙着晒粟米,有的在修补被滚石砸坏的土屋,苏老栓也在其中,正帮着扛木头,胳膊上的鞭痕还隐约可见,见了韩成功,他愣了愣,赶紧低下头,手里的木头却握得更紧了。
“三叔,”韩成功走过去,递给他一块麦饼,“歇会儿,吃点东西。”
苏老栓接过麦饼,手都在抖,声音含糊:“谢……谢谢校尉……昨天是我糊涂,不该说那些浑话……”
“过去的事就别提了。”韩成功拍了拍他的肩,“以后好好守着坞堡,就是对弟兄们最好的补偿。”
苏老栓点点头,咬了口麦饼,眼泪差点掉下来——他活了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被汉人校尉这样对待,以前羯兵和鲜卑兵见了他,只会喊“汉人牲畜”,哪会给过他一口热饭。
赵大牛带着苏明从谷外回来,背上的弓箭还没卸,手里拿着几根羽毛:“校尉,刚才在谷外的草丛里捡的,是段部斥候的箭羽,跟咱们上次见的一样,他们肯定还在附近探消息。”
韩成功接过羽毛,是雕翎的,比鲜卑人的箭羽更粗,边缘还染着点红色,像是故意做的记号。“赵大牛,你带猎户去谷外的山林里搜搜,要是遇见段部的斥候,别硬拼,摸清他们的落脚点就行。”他转向苏明,“你跟林岳去哨塔,盯着东北方向,一有动静就摇铃。”
两人应着,转身就去忙活。韩成功往铁匠铺走,周铁正光着膀子打箭尖,炉火“呼呼”地烧,铁砧上的火星溅得老高。见韩成功进来,周铁停下手里的锤子:“校尉,昨晚打了十把箭尖,今天再打二十把,应该够咱们用一阵了。”
“再打些长柄刀。”韩成功指着地上的鲜卑弯刀,“把这些弯刀熔了,打成长柄刀,比环首刀长半尺,砍马腿更管用。”他顿了顿,又道,“对了,给苏明打把短刀,那小子上次跟赵大牛去探路,用的还是木矛,不安全。”
周铁点头:“好嘞!保证打得结实!”
花如月带着妇女们来了,手里抱着捆竹子,正往晒谷场走,见了韩成功,笑着招手:“你来得正好,帮我们把竹子劈成段,要粗细均匀的,才能做箭杆。”
韩成功走过去,接过斧头,“咚”的一声劈在竹子上,竹片应声裂开。“昨晚刘三和王二的后事办好了?”他问,声音压得很低。
花如月的动作顿了顿,点了点头:“埋在张老栓的墓旁,立了木牌,写着他们的名字。李嫂还给他们烧了些纸,说让他们在下面也能有口热饭吃。”她叹了口气,“都是好弟兄,昨天还跟着咱们练短戟,今天就……”
“别难过。”韩成功拍了拍她的肩,“他们是为了守太平坞死的,咱们得好好活着,守住这片地,才对得起他们。”
正说着,哨塔上的铜铃突然响了——“当!当!当!”三声,是有胡兵来的信号!
韩成功扔下斧头,往哨塔跑,苏明正举着望筒,指着西北方向:“校尉!是小股胡兵!大概十几人,骑着马,往咱们坞堡这边来!”
韩成功接过望筒,往西北望,远处的尘烟不大,只有十几匹战马,马背上的人穿着皮甲,手里拿着弯刀,像是段部的斥候。“林岳,带二十人去西墙守着,陈武,你带十人去北墙,别让他们靠近。”他顿了顿,又道,“赵大牛还没回来,苏明,你去谷口,让弟兄们把滚石摆好,以防万一。”
“得嘞!”林岳和陈武赶紧去召集人手,苏明也往谷口跑,手里还拿着陶哨。
韩成功站在哨塔上,盯着那十几名胡兵,他们走得很慢,时不时往坞堡这边望,像是在探虚实,并没有要进攻的意思。走了约莫半里地,他们突然停了下来,其中一个人往坞堡这边喊,声音粗哑,像是在说什么。
“他在说啥?”陈武跑上哨塔,皱着眉问。
韩成功摇了摇头,他听不懂鲜卑话,只能猜:“大概是在叫阵,想激怒咱们出去。”他往谷口望,苏明已经把滚石摆好了,弟兄们都握着兵器,严阵以待。
那十几名胡兵喊了一会儿,见太平坞没动静,就调转马头,往东北方向走了。苏明跑上哨塔,喘着气道:“校尉,他们走了!要不要追?”
“别追。”韩成功摆摆手,“他们就是来探路的,想看看咱们的防备,追上去反而会中圈套。”他往东北方向望,胡兵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树林里,心里却沉了下来,段部的斥候接二连三地来,肯定是慕容骨让他们来的,看样子,慕容骨很快就会再组织进攻。
林岳走过来,手里拿着根箭杆:“校尉,刚才胡兵往咱们这边射了支箭,上面绑着块布。”
韩成功接过箭杆,布上用鲜卑文写着些字,歪歪扭扭的。他递给苏明:“你认识鲜卑文,看看写的啥。”
苏明接过布,看了一会儿,脸色沉了下来:“上面写着,慕容骨已经联络了段部的首领段烈,要带两百骑兵来攻咱们,三天后就到,让咱们献粮献路,不然就屠坞。”
“两百骑兵?”陈武的眼睛瞪得溜圆,“妈的!这慕容骨倒是能搬救兵!不过咱们有滚石,有火油罐,还有联防的计划,怕他个鸟!”
韩成功没说话,往坞外的坡地望,苏安带来的速生麦种子还在怀里,要是种下去,三天后正好发芽,可要是慕容骨真带两百骑兵来,这片坡地怕是要被战火毁了。他攥紧了种子袋,心里有了主意:“苏平,你组织流民把种子种在坞内的晒谷场边缘,用竹篱笆围起来,就算胡兵来了,也毁不了;花夫人,让周铁加快打兵器的速度,争取三天内多做三十把长柄刀,五十支箭;林岳,你带边军再加固谷口的工事,多埋些尖木刺,浇上桐油,让胡骑不敢靠近。”
“得嘞!”众人齐声应道,转身就去忙活。
晒谷场很快热闹起来,流民们忙着翻土,苏老栓也在其中,手里的锄头抡得很欢,苏平则在一旁指导,教他们怎么间距播种,花如月带着妇女们往土里撒种子,苏明则帮着围竹篱笆,嘴里还哼着歌,是磐石坞那边的童谣,调子很轻快。
韩成功站在土坡上,望着眼前的景象,心里踏实了些。他摸了摸腰间的环首刀,又摸了摸苏平给的玉佩,想起昨晚的梦——梦里那个古将又出现了,银盔亮甲,手里拿着兵书,指着“联防”两个字,说“众志方能成城,单靠一坞之力,难敌胡骑,若能联合周边坞堡,共御外敌,方能长久”。
“没错。”韩成功轻声道,“光靠咱们太平坞和磐石坞还不够,得联络更多的汉人坞堡,组成联防,才能彻底打退慕容骨,守住这片土地。”
他转身往坞外走,陈玉正带着斥候往周边的小坞堡送信,见了韩成功,停下脚步:“校尉,我这就去东边的李家坞和王家坞,他们都是汉人坞堡,应该会答应联防。”
“路上小心。”韩成功拍了拍他的肩,“告诉他们,慕容骨带两百骑兵来攻,要是他们不答应联防,太平坞一破,下一个就是他们。”
陈玉点头,转身就往东边走。韩成功望着他的背影,又往东北方向望,风刮得树摇,像是有无数骑兵在奔来,可他却不再害怕,只要人心齐,只要联防能成,就算慕容骨带再多的胡骑来,他们也能守住太平坞,守住汉人的根。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7905/50406368.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