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治理符真
李德裕说:“卑职以为,朝廷华襄分权的核心就是抓大放小,华人抓住一些核心岗位,普通的岗位让给襄人就好。卑职建议,在首府科以上人员由华人担任,普通公职让给襄人,首府下面还要设区,区一级的五人政务会官员给华人,区以下的公职人员都给襄人。在郡城,郡城的五人政务会官员用华人,下面各台及普通公职人员用襄人。”
元稹说:“你这个提法可以,在朝廷给的大原则下华襄两族利益均沾,首府和郡城有那么多襄人,普通公职的位置比较多,这样估计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意见。我补充一条,区级以下的公职,原则上以襄人为主,但是汉人占多数的地方用汉人。”
李德裕说:“大人考虑的更完善,臣建议不如趁此机会将区一级先建立起来,西贡那边可以称为西贡区,这边的同奈新城不如就叫同奈区。”
元稹说:“参照国内的设置,区下面再设坊,这样府、区、坊三级机构就能同步建立起来,后面就按照刚才定的原则招人。”
符真路定好原则以后张榜公布,各个群体按照规定的方向去求职。华襄退役老兵首先安置,襄人团都在各郡,由郡里安置,符真师主要是由路一级安置。
这样一来,大部分老兵们基本上都选到了合适的岗位,当然,也有一些汉人老兵思念故土,选择了拿退役金回老家。
老兵们安置完以后,各级机构就开始补录其他公职人员,最后基本上做到了华襄兼顾,郡、领两级招的以襄人为主,路一级所有公职招华人,府一级重要岗位用华人,普通公职人员全部招襄人。
元稹认为,目前办公场所有限,不能一下子将菜都端出来,决定保留一些公职岗位,等后面各级机构逐步步入正轨,再逐步扩招。
这边招公职人员的问题刚刚解决,那边商界又出了问题。原来,符真路、隆安府、符真师都先驻在西贡城,自然也就吸引华襄两族的人来经商做生意,由于华襄两族在经商的税率上一样,汉人来的不多,来的襄人比较多。
襄人做生意的税率只有夷人的一半,自然是更加顺风顺水,夷族商人则感觉非常吃亏,襄夷两族商人开始闹起了矛盾。夷族商人认为襄族商人税率低,形成不公平竞争,襄族商人则认为,夷人地区是华襄两族打下来的,襄族商人就应该被优待。
元稹听到这个情况也很诧异,这个是朝廷定的政策,没想到遇到了新问题,双方似乎都有理,但又存在矛盾。没办法,元稹只能又召来他的智囊李德裕,一起商议如何处理这个事。
元稹说:“陛下在临行前曾召见我们几个要赴任的官员,要求我们要对华、襄、夷三族的利益兼顾,今天出了这个问题,你看怎么一个兼顾法?”
李德裕说:“卑职认为,按照朝廷的政策,襄夷之间的矛盾无法彻底消除,但是可以想办法减少这种矛盾。”
元稹说:“我觉得也是,襄人税率减半,肯定是襄人占优,夷人有意见是正常的,如果能够把矛盾减少到可控的范围内也是可以,说说你的思路。”
李德裕说:“我们华襄两族来之前,夷人就在西贡城经商,如果襄人靠税收优势抢他们的生意,自然就是不合理,但是如果襄人只是和华襄两族及官府做生意,就不能算抢夷人的生意,这样可以减少夷人的敌意。”
元稹说:“你说的对,对襄人的经商范围必须予以控制,不能毫无节制的随意开店,否则把夷人的生意全抢光了,夷人肯定没法生存,就会生乱。”
李德裕说:“卑职建议,目前襄人只能在符真路、隆安府的官衙附近,符真师驻地,还有其他华襄两族聚居的地方开店做生意,划定一个范围,禁止出这个范围做生意,这样大部分夷人的店铺就不会受到影响。”
元稹说:“你说的倒是一个办法,但是这么一个狭小的区域内,商机有限,很快就要饱和,跟我们要大量吸引襄人来发展的政策相抵触。”
李德裕说:“大人忘了,我们正在修建同奈新城,以后在同奈新城内,襄人全部可以做生意,不仅开店,还要办厂,办学校,办医院,这和当年的夏原新都建设的历程不是一样吗?”
元稹说:“你小子考虑的倒是挺远,不过夏原城这些年的发展变化确实快,不到十年的功夫,就成为国内最大城市,以后你和隆安府尹史松梁一起想点办法,如果能将隆安府快速发展起来,也是大功一件。”
符真路很快就出台措施,将在西贡城做生意的襄人,限制在一片以华襄两族占多数的区域内,不得到这个区域外做生意,但是鼓励襄人到同奈新城发展。这样,夷人看到官府对襄人还是有些限制措施,算是给大多数夷人留下做生意的机会,矛盾自然也就淡化了。
李德裕的主要精力还是在同奈新城的建设上,李德裕参照夏原建城的经验,也是将城墙按照郡城的标准建设,花费不多,但是在道路建设和官衙建设上比较舍得投入。
李德裕认为,符真路境内部队众多,又有符真师坐镇首府,城墙修的高大没用,但是符真路将是夷人第一路,府衙和城内道路自然要修的标准高一些。
同奈新城按照二十万人的规模修建,计划前期先引进十万人。李德裕在城内修建了符真路和隆安府的官衙,高大气派,在城东的同奈河边修建深水码头,可以容纳国内大型蒸汽轮船靠岸,以后作为符真路的水上航运中心。
李德裕还帮助符真师在城南修建新营区,同步修建战船专用的码头,给当地驻军一个较好的条件。
李德裕规划,以后西贡城作为夷人的居住区,同奈新城则作为华襄两族的居住区,仅同奈新城西北留了一片区域,作为夷人征地拆迁户的安置区。
为了鼓励华襄两族到同奈新城置业,李德裕以较低的价格卖地给华襄居民,把城内最好的位置留给第一波迁来的人。在西贡的几个公共机构也不愿在西贡跟夷人挤在一起,以后所有机构都要迁到同奈新城,华襄两族的居民自然也是积极到新城选地建房。
在设计上,城西北一带为夷人区,仅提供给拆迁户,拒绝城外其他夷人进城买地建房,城东北靠近同奈河的地方设为临港工业区,城东南一带是客货码头和商业区,城西一带是工业区,中部是行政和华人居住区,城南是襄人居住区。
同奈新城基本的道路修通,城市框架搭起来后,李德裕就放开华襄两族到城内买地建房。这样城墙、府衙、商业区、居民区等地同时开建,吸引了大量的人员前来务工。李德裕按照之前定下的规则,优先录用襄人和夷人拆迁户,人数不够时,再从其他夷人地区招人。
为了吸引襄人来符真路,李德裕开出了较高的薪资,襄人的工钱是本地夷人的两倍。李德裕为了防止襄夷两族攀比闹矛盾,将襄族分在城东、城南建设,将夷族分在城西、城北建设。
岳林辉接任符真路都统以后,开始带领部队扫平残余的散兵游勇,整治全路的治安,岳林辉留下五千人守卫隆安府,自己和臧荣恩带上一万精兵向西扫荡过去。
当时,在符真路主要还有三股残余势力,分别是原来骠国的残余兵力,堕罗钵底的几个小属国,吴哥王国的残余势力。
岳林辉首先联合驻守在金边、吴哥、乌汶的三个襄人团,采取拉网式的操作,搜寻当地的反抗势力。
原来,这些残存的势力都是以前吴哥王国的死忠,其国王自杀以后,他们仍不死心,形成几股较大的兵力,在吴哥北部祸乱一方。
岳林辉仍然沿用张舟的老办法,寻找一些吴哥奸细,许以重利,扣押家属,让他们摸清这些吴哥残余势力的位置,然后带兵逐个消灭。
这几股吴哥残余武装在唐军的打击下,犹如鸡蛋碰石头一般,纷纷被砸碎,迅速崩溃投降。
解决吴哥一带后,岳林辉留下三个团继续扫残,自己率军向西进入湄南郡一带,寻找这里的反叛势力。
以前,湄南河流域有多个国家,但是下游以堕罗钵地最强,有几个小国臣服于他,自从堕罗钵地被消灭后,唐军没顾上他们,这些小国趁机独立,游离在唐朝的统治之外。
岳林辉找出剩余的三个仍保持独立的小国,逐个摧毁,把他们归入到湄南郡,然后翻越道纳山,经过直通郡,来到卑谬一带。
原来,当初高霞寓撤出卑谬以后,虽然遣散了当地的骠国士兵,但是这么多人骤然失去管理,有些返乡务农,有的则拉帮结派,割据一方,形成了好几股较大的土匪。
这些骠国的残兵败将知道唐军的厉害,不敢硬碰,唐军来了就逃跑。岳林辉在马圭、瓦城两个襄人团的协助下,先后清除了伊洛瓦底江一带的匪帮,但是有些土匪逃到掸邦高原一带,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头人勾结,利用那里多山的特点,与唐军持续周旋。
岳林辉经过一两个月才将掸邦一带的土匪基本清除,岳林辉认为掸邦一带面积广大,应该在东枝一带增设一个郡,并驻守一个襄人团,这样才能保证当地长治久安。
岳林辉返回隆安府,跟元稹报告后,元稹深以为然。元稹认为当初设立的11个郡有点少,有些地方没兼顾到。
掸邦高原一带自然是应该增设一个掸邦郡,林邑狭长,可以将吴哥东部的一些地方划过去,在林邑南部增设一个占城郡,马来半岛狭长,马六甲难以兼顾北方,可以在其北部增设洛坤郡。
这样,全路应当有14个郡才更合理,相应的也要增加三个襄人团,这样才能确保全路都能覆盖到。
元稹考虑好以后,就在五人政务会上提出来,得到一致赞成,然后直接上报朝廷,朝廷很快就批复下来。
增加三个郡,就要增人扩军,目前战事都结束了,招人非常容易,特别是前面退役的老兵都得到很好的安置,襄人参军的积极性非常高。
其他方面进展都还算顺利,元稹对宗教事务的进展却不满意。按察使元寿铭素来谨慎,认为居民向来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不愿采取较为激烈的方式,主要就是采取了两个动作,一是出资修建了几个较大的佛寺,二是从国内引进一些僧人宣扬佛法。
这两个措施也起到一些作用,但是由于缺乏强制性,很多居民不愿改宗,所以依然有很多人信仰婆罗门教。
元稹认为,自己在总督任上估计五年左右,要急于出政绩,像元寿铭这样慢条斯理,要搞到猴年马月才能见大的成效?
作为当年抑佛活动的强硬派之一,元稹觉得当年李吉甫那样的大刀阔斧才过瘾,佛教都搞定了,还搞不过婆罗门教?元稹准备亲自出马,搞一场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大力推广佛道两教。
元稹主持召开五人政务会,大力抨击元寿铭宗教改革进度太慢,与朝廷的意图不符,力主采取铁腕手段,强推宗教改革。会上,元寿铭据理力争,认为当地居民信仰婆罗门教已久,贸然强推,极有可能激起民变,认为只能下慢功夫,急不得。
李德裕则支持元稹,李德裕认为,符真一带原有很多人信仰佛教,后来是一些国王贵族强推,才会有很多人改信婆罗门教,佛教在当地还有一些基础,完全可以强力扭转。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8350/50304740.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