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常遇春罕逢敌手
周昶献城后的第四日,大军休整完毕,粮秣齐备,石山为大军践行,他的目光扫过城外列队完毕的擎日卫和骁骑卫二营将士,最终落在常遇春刚毅的面庞上。
“伯仁!庐江一战,你有勇有谋,已深谙夺地争人心要义。此番西进舒城,有赵伯仲为内应,破城不难,正可多思量战后如何安抚人心,稳固我军根基。”
赵伯仲是舒城人,两年前遭官司躲入巢湖中,徐达击败左君美后,此人带着十余艘渔船和数十名渔户来投,凭着这份“投名状”,得了个队率的职位。
本次西征,赵伯仲也在运兵船队中,得知元帅要攻打舒城,主动请求潜入城中做内应。
舒城兵微将寡,城墙低矮,又有赵伯仲这个地头蛇相助,以常遇春之勇,破城自然不在话下,难的是战后如何稳定此地,石山才会在出征前特别强调。
常遇春如今眼界渐开,知道元帅这番话,分明是将自己视作独当一面的帅才在培养,一股豪情与压力同时涌上心头,当即挺直脊梁,抱拳沉声应道:
“元帅教诲,遇春铭记于心!定不负元帅所托!”
石山亲自为常遇春斟满酒,道:
“来,满饮此杯,祝伯仁旗开得胜!”
常遇春接过酒碗,一饮而尽,随即翻身上马:
“元帅,等俺捷报!”
旌旗猎猎,鼓角争鸣。目送大军消失在官道尽头扬起的烟尘中,石山转身,目光再次投向庐江城。他之所以选择在此地多作盘桓,并非为贪图安逸,实因此城干系重大。
庐江不仅是扼守庐州路西线粮仓的门户,更是连接安庆路的关键咽喉。庐江西南,便是安庆路铜城县。两县之间,地势开阔,又有杭埠河相通,水陆皆宜。
元军若想由安庆路北上反扑庐州路,庐江将是必经之路。
当然,眼下安庆路元军肯定是没精力北上的——彭莹玉攻陷池州路治所贵池后,又率“彭祖家”返回江北,又裹挟大批新附流民和降兵,正围攻安庆路治所怀宁。
红旗营与“彭祖家”的关系比较复杂,双方同为抗元义军,既有默契,也相互提防,“彭祖家”最初就在庐州路起家,一旦全取安庆路,未必不会生出再打回庐州路的想法。
当然,徐宋大军眼下的战略重点在江南,不宜招惹友军破坏抗元大局,彭莹玉多半不会如此不智。
但石山从来都不会把希望寄托到别人身上,更不看好根基不稳的徐宋政权。
红旗营每攻下一县,石山都要亲自谋划消化此地的措施,以打牢根基。
“彭祖家”才攻下池州路治所,其余州县都没来得及扫清,便又扑入安庆路,扩张如此急切,根基定然不稳。
而数日破一路,一月攻取十余路州的徐宋政权,就更不必说,完全谈不上什么根基。
徐宋现在看起来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实际埋下了重大隐患,其主力大军一旦在江南遭受大败,后方未来得及消化的领地,必然会在当地地主武装的反扑下,尽数丢光。
即便“彭祖家”想在安庆路好生经营,也孤掌难鸣,必将亡于元军的联合绞杀。
届时,溃败的彭部残兵败将,以及追击而来的元军,很可能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倒灌入庐州路,首当其冲的便是庐江。
石山辛苦打下的基业,绝不能毁于徐宋大军溃败后的连锁反应。
他驻留庐江,就是希望将此城打造成能挡住元军倾力一击的桥头堡,这种缺乏山川险要的小城,除了加高城墙、深挖壕堑、广储粮秣军械这些“硬”功夫,更重要的是凝聚民心士气。
周昶之前能守住庐江,是因为庐江“人心向元”(至少不向义军),要想变为人心向红旗营,仅靠安抚怀柔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清算依附元廷盘剥百姓贪官污吏和劣绅豪强。
此事却不能假手于周昶——他本就是旧体系中的一员。
所幸,周昶此人确实识时务,甚至近乎冷酷无情。
他深知自己在红旗营的处境和价值,石山以雷霆手段清算旧势力时,周昶不仅没有为任何故旧同僚求情,反而表现得异常积极,主动提供名单罪证,配合查抄,甚至亲自监刑。
这份“大义灭亲”的姿态,虽然令城中某些人齿冷,却实实在在地为石山省却了无数麻烦和可能的反弹,也为周昶赢得了一个“顾全大局”的评价。
石山心中明镜一般:这是周昶的投名状,也是他立足庐江的资本。
如此又过了六天,常遇春飞马入庐江,传回了先锋部队已克舒城的捷报,庐江军政要务也初步理顺,城中守旧势力遭遇重大打击,余者再想翻身也难。
时机已至,石山决定挥师西进,亲临舒城坐镇。临行前,他特意召见了周昶。
“营方公(周昶表字),舒城捷报已至,我军大胜。明日一早,我便率捧月卫主力西进舒城。这庐江重地,就托付给你了。望你与韩镇抚同心协力,确保此地无虞。”
石山越是尊重,周昶的姿态便越是谦卑。他深深一揖,声音沉稳:
“元帅放心。下官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韩镇抚,守好庐江,静候元帅凯旋!”
周昶话语中韩镇抚,就是韩成。
当初在灵璧,石山只是付出了一担粮食,便让韩成带着众多乡党,跋涉数百里前来投效。
此后,韩成虽然没能像傅友德、胡大海、常遇春、徐达等人那般光芒四射,却也一步一个脚印,在历次战斗中展现了足够的勇毅和忠诚,能力和可靠早已得到袍泽认可。
由这样一位与庐江本地毫无瓜葛,只忠于石山本人的将领来担任镇抚,统管城防军务,是最合适不过的安排,无人敢有异议。
石山对周昶,则是用其才而防其势。
他虽对周昶在庐江的声望和人脉抱有戒心,但此人有能力、有手腕,更难得的是投降后能迅速调整心态,积极配合。只要将其置于韩成的制衡之下,并适时调离其根基之地,便是可用之才。
“营方公。”
石山话锋一转,带着几分嘉许。
“你在庐江抚军民,促生产,平动乱,政绩阖城军民有目共睹。以你之才,长期屈就于一县之地,实非善待贤良之道。待庐江城防体系初步稳固,我便调你入元帅府担任要职。”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周昶已经断了割据一方的念想,却又不甘心告别仕途,自然渴望能在红旗营中攀得更高位置。
石山这个明确的承诺,无疑为他打开了一条通往权力核心的坦途。
周昶感激涕零,再次深深作揖,言辞恳切道:
“元帅厚爱,下官感激不尽!元帅挥师征战,正是用人之际。下官长子周耽,虽性情顽劣,不堪大用,却也略通文墨,若元帅不弃,或可为一抄写吏,略尽绵薄之力。”
周昶推荐长子入幕元帅府只是委婉的说法,实则是主动遣送质子。
乱世之中,信义如纸薄。
无论是仇成、夏君祥等半路投靠的义军头领,还是执掌一方军政的红旗营要员,都心照不宣地遵循着这条潜规则。
区别只在于,有人心思玲珑,早早将家眷留在濠州大本营;有的比较迟钝,或者暗藏私心,须得“有人”点拨,方才如此做。
唯一的例外,是红旗营内部最大的“杂牌”——合肥军的头领左君弼,不算战败被俘的兄长左君美,其家眷仍都在合肥城中。
石山深知扣押质子绝非万全之策,也不可能因此而杜绝属下背叛。
但若连这点防备的姿态都放弃,那无异于纵容某些人在面临抉择时,毫无负担地选择背叛或骑墙。
石山起兵时别无乡党亲族相助,又遭田昌才、柳丰等人背弃,深知自己任何一丝心慈手软,都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刻,导致成千上万追随他的将士和百姓付出鲜血的代价。
红旗营的家底还薄,石山不敢赌人性,也赌不起。
“好!”
周昶识时务,主动送质子,石山也没必要虚伪推辞,当即爽快应下,道:
“明日大军开拔前,我便亲自考校令郎才学。营方公放心,石某用人,唯才是举。若令郎确有真才实学,我必量才而用,绝不枉费你一片苦心。”
石山愿意亲自考校,并承诺“量才使用”,周昶心中石头落地,甚至涌起一丝欣慰。
他早年奔波,疏于照顾家庭,导致发妻早亡,对不成器的长子周耽,一直怀有深深的愧疚。送子为质,本是被迫之举,心中难免不舍。
但此刻,石山的态度却让他看到了一线希望:也许,让儿子离开自己的羽翼,接受石元帅这等人杰的亲自点拨,反而是一条更好的出路?总比在自己身边继续浑浑噩噩要强。
想到这里,那份不舍便被一种复杂的期待取代,周昶声音微颤,带着前所未有的真诚,道:
“元帅以诚相待,信重至此,下官父子,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元帅知遇之恩!”
次日,石山留下韩成主持庐江军务,叮嘱他与周昶需“军政相济,遇事共商”,又带上一千经过整编的庐江守军,由陈通统领,随捧月卫主力一同开拔,西进舒城。
入城后,常遇春汇报了舒城之战详细经过:
抵达舒城后,他命本部人马分成小股,昼夜不停地轮番佯攻袭扰,舒城墙矮兵少,守军本就人心惶惶,被常遇春疲兵之计折磨得精神几近崩溃,疲惫不堪。
提前潜入城中的赵伯仲等人半夜,袭杀守门兵,打开城门放大军入城,待到城中守军惊醒,常遇春已经突入军营,一箭射杀守将,群龙无首,守城当即就降了。
此战,红旗营仅伤亡十余人,赵伯仲功不可没。
赵伯仲之前做了两年水匪,投靠红旗营水师的时间也有些晚,虽然凭借“带船队投军”混了一个队率,排序却相对靠后,都指挥使徐达又有意整治军中恶习,他这种前水匪想出头其实很难。
此人倒是有决断,趁着常遇春进军舒城,果断放弃水师队率身份,请求石元帅派他潜入城中作内应,也算是赌对了。
石山正需要一个来自底层、弃暗投明且立下大功的本地典型,来凝聚舒城人心,自不吝功赏,当众就宣布了擢升赵伯仲为甲等营指挥使。
舒城背倚大别山余脉,又地处庐江、六安、合肥三城与巢湖环抱的核心,不仅是庐州路西线重要的产粮区,更可利用山中草场牧养军马,战略价值不言而喻,须得善加经营。
石山任命随军文士黄俊升为舒城县令,此人乃石山小妾黄姝瑶的二哥,这层关系自然是黄俊升能得此要职的重要因素,但石山用人,并非全然徇私。
黄俊能力虽非顶尖,但做事勤勉踏实,为人谨慎,懂得分寸,从不逾越。
舒城作为新附的产粮重地,眼下最需要的不是锐意改革的干吏,而正是黄俊升这种能萧规曹随、不生事端、让百姓休养生息的“守成之官”。
当然,石山也深知这位二舅哥的斤两,想要彻底消化舒城,少不得要他自己先在此地好生整顿一番——扶黄俊升上马只是顺带,清除元廷余毒,收获本地人心才是关键。
两日后,石山为黄俊升整理出“安民、清匪、理赋、劝农”八字治理方针,便再次点将命常遇春率部出征,攻打六安州。
这一次,除了常遇春本部擎日卫两千人,还有陈通所部庐江军一千人,金朝兴所部巢县乡勇五百人,总兵力近三千五百人,以常遇春之能,本以为攻取六安州十拿九稳。
却不料五日后,六安州方向,先锋快马急报:大军攻城受挫,擎日卫都指挥使常遇春在与敌将正面战斗中负伤。
……
Ps:才码完就发,完全没时间检查,这一章估计有不少错别字。容我先忙完手中的事调整一下,再来检查。
另外,明天能否请假一天?
这两天肩周炎,状态不好,码出来的剧情总感觉少点东西,有些对不起书友的订阅。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0678/11110947.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