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大秦:我,六岁,给祖龙喂药造反 > 第24章 降维打击

第24章 降维打击


麒麟殿的风波过去三天后,咸阳城内的紧张气氛渐渐平复。

被清洗的官员府邸已经贴上了封条,新的官员正在陆续补上空缺。整个官场,在经历了短暂的混乱后,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效率开始重新运转。

所有人都明白,经过这次洗牌,始皇帝的权威达到了顶峰,再也无人敢于质疑。

而两件大事,成了咸阳城里,乃至整个大秦官场议论的焦点。

第一,是太子扶苏开始正式监国,每日随侍嬴政左右,批阅奏章,学习处理政务。他表现出的沉稳、干练和务实的作风,让许多原本对他存有偏见的老臣都刮目相看。

第二,就是一件更具体,也更让所有人都好奇的事情——筹建农部,推广神物。

这天一早,一处刚刚挂上“农部”牌匾的官署门前,聚集了不少人。

这里原本是少府下属的一个不起眼的机构,如今被嬴政大笔一挥,直接划了出来,升级成了与六部平行的独立部门——农部。

扶苏一身太子常服,亲自坐镇。他的身边,站着同样穿着一身特制小官服,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的“国师”嬴衍。

下面站着的,则是从各处抽调来的官员和吏员。为首的,是一位名叫郑国的白发老者。

这位郑国,可不是一般人。他便是当年主持修建郑国渠,让关中平原变成天府之国的大功臣。他一生都痴迷于水利和农学,只是因为年事已高,早已告老还乡。

这次嬴政为了筹建农部,特意派人快马加鞭,将他从乡下请了回来,任命为第一任农部尚书。

“诸位,”扶苏清了清嗓子,声音沉稳地开口,“父皇有旨,成立农部,乃是为天下万民谋福祉的千秋大业。我与国师大人奉命主理此事,还望诸位同心协力,为我大秦开万世之太平!”

“臣等遵命!”以郑国为首的官员们齐声应道。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像郑国一样,对农学、水利有着浓厚兴趣,却在重军功、重法度的秦国官场上郁郁不得志的技术型官员。如今被委以重任,一个个都摩拳擦掌,激动不已。

“好,”扶su点了点头,看向身边的嬴衍,“国师大人,您是神物的主人,这第一步该怎么走,还请您示下。”

他这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嬴衍身上。

虽然已经接受了这位小国师的存在,但真要听一个六岁孩子发号施令,大家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别扭。

尤其是新任农部尚书郑国,他看着眼前这个还没自己孙子高的小娃娃,眼神里充满了审视和一丝不易察察的怀疑。他一生务实,只信自己亲眼所见,对于什么“仙人弟子”、“祥瑞神物”,他始终是半信半疑。

嬴衍感受到了众人的目光,但他一点也不怯场。

他清了清嗓子,学着大人的样子,背着小手,在众人面前踱了两步。

“咳咳,这个嘛,我师父说了,凡事都要讲究科学……哦不,讲究方法。咱们推广神物,不能一上来就大张旗鼓,得先搞个试点。”

“试点?”郑国疑惑地问道,“何为试点?”

“试点嘛,就是先找一块地,咱们自己种。把神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都仔仔细细地记录下来。比如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除草,最后能收多少。等咱们自己把所有问题都搞明白了,再把这个方法教给老百姓,这样就不会出错了。”嬴衍解释道。

这个思路清晰明了,郑国听了,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这孩子虽然小,但说话条理清晰,不像是在胡闹。

“国师大人所言有理。”郑国抚了抚胡须,“那依大人之见,这试点,该设在何处?”

“就设在咸阳城外,渭水边上。”嬴衍毫不犹豫地说道,“那里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最重要的是,离咸阳近。到时候神物长出来了,是真是假,是好是坏,让全咸阳的文武百官、黎民百姓都亲眼来看看。眼见为实嘛!”

“好!”扶苏在一旁抚掌称赞,“此法甚好!公开透明,可以杜绝一切流言蜚语。”

郑国也点了点头,对这个安排很是满意。

“那……神物的种子呢?”郑国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老臣听闻,神物分为红薯与土豆两种,不知……我们有多少种子?”

这话一出,扶苏和嬴衍对视了一眼,都露出了一丝无奈。

嬴衍叹了口气,伸出两只小手,比划了一下:“土豆,就这么一小袋。红薯,就那么几根藤。”

这是他从系统那里兑换出来的全部家当了。虽然系统商城里还有,但那价格贵得离谱,他现在这点“熊孩子积分”,根本买不起多少。

“就……这么点?”郑国愣住了,其他官员也面面相觑。

就这么点种子,别说推广全国了,就是当试点,那一小袋土豆,能种满一亩地吗?

“国师大人,这……这点种子,怕是不够啊。”一个官员小声说道。

“是不够。”嬴衍点了点头,小脸一垮,“我师父说了,神物珍贵,不能浪费。所以,咱们的第一个任务,不是推广,是育种!”

“育种?”郑国眼前一亮,这个词他懂。

“对!”嬴衍的小脸上露出了与年龄不符的严肃表情,“土豆,需要切块,每一块都要带一个芽眼,这样一块就能长成一株。红薯,需要育苗,把藤蔓剪成一段一段的,插在土里,每一段都能生根发芽。”

他将后世的无性繁殖技术,用最简单的大白话讲了出来。

在场的都是些老农学专家,一听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妙啊!”郑国激动得一拍大腿,“以块繁衍,以藤育苗!如此一来,即便只有少量种源,假以时日,也能繁育出海量种苗!国师大人,您……您真是天才!”

他看向嬴衍的眼神,已经从审视和怀疑,变成了震惊和佩服。

这种育种方法,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但从道理上推断,却完全可行!这一下,就解决了眼下最大的难题。

其他官员也是一脸崇拜地看着嬴衍。

“国师大人真乃神人也!”

“此等育种之法,简直是闻所未闻!”

听着众人的吹捧,嬴衍心里美滋滋的,但脸上还得装出一副“这都是小意思”的淡定表情。

“好了好了,大家别拍马屁了。”他挥了挥小手,“理论说完了,接下来就是实干。郑尚书,选地、开荒、平整土地的事情,就交给你了。需要多少人,多少工具,直接跟太子大哥说,他会全力支持。”

“老臣遵命!”郑国领了任务,精神抖擞,仿佛年轻了二十岁,立刻带着人去忙活了。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扶苏笑着对嬴衍说:“小衍,你可真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我还一直在发愁,种子这么少,该如何是好。”

“小事一桩。”嬴衍得意地晃了晃脑袋。

就在这时,一个负责后勤的吏员苦着脸跑了过来。

“启禀太子殿下,国师大人,我们……我们遇到一个难题。”

“什么难题?”扶苏问道。

那吏员一脸为难地说道:“我们清点府库,发现……发现农具严重不足。尤其是犁,整个咸阳府库里,能用的加起来也不到一百张。而且……而且都是老旧的直辕犁,耕地效率太低了。如果要开垦上千亩的试验田,光靠这点农具,恐怕……恐怕要忙到明年开春了。”

这话一出,扶苏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大秦重军功,府库里堆满了兵器铠甲,但对于农具这种东西,向来不怎么重视。全国各地的农具,大多是百姓自己制作的木制工具,官府储备的铁制农具少之又少。

没有足够的工具,就无法按时完成土地开垦。无法按时开垦,就会错过最佳的播种时节。

这一下,刚刚解决了一个难题,一个更现实、更棘手的问题又摆在了面前。

“农具不够?”嬴衍摸了摸下巴,眼珠子转了转。

他记得,历史上的农业革命,除了良种,最重要的就是工具的革新。

秦朝的犁,还是那种直辕犁,需要两头牛,三个人配合才能操作,又笨重,效率又低。

要是能把后世的曲辕犁搞出来……

那玩意儿,一个人,一头牛就能轻松耕地,效率能提高好几倍!

想到这里,嬴衍的眼睛亮了。

他跑到扶苏面前,拉了拉他的袖子,神秘兮兮地说道:“大哥,别愁了。农具不够,咱们自己造!我这儿,有新式神器的图纸!”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100/4432920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