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省发改委的办公楼在省城中心,十二层的灰色建筑,看起来有些年头了。陆沉远到的那天是周一,人事处的人领着他熟悉环境。
“陆主任,您的办公室在八楼。”人事处长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说话客气但疏离,“发改委的工作和地方上不太一样,您需要时间适应。”
陆沉远点点头。他知道这话里的意思——你是空降来的,这里的人未必服你。
办公室不大,二十平米左右,一张办公桌,一个书柜,靠窗放着一套沙发。窗外能看到省城的街景,车流不息。
陆沉远坐在椅子上,看着空荡荡的办公桌,突然觉得很不习惯。在东江市的时候,他的办公桌上永远堆满了文件,每天都有开不完的会,处理不完的事。现在突然闲下来,反而有些无所适应。
省发改委主任姓徐,五十五岁,是个老资历的官员。陆沉远去拜访他时,徐主任正在看文件。
“小陆来了,坐。”徐主任抬起头,脸上挂着客套的笑容,“听说你在东江市干得不错。”
“徐主任过奖了。”
“不过在发改委,工作性质和地方上不一样。”徐主任说,“这里主要是制定政策,做规划,不像地方上那么具体。你要转变思路。”
陆沉远明白他的意思。这是在提醒自己,不要把地方上那套东西搬到这里来。
接下来的几个月,陆沉远开始熟悉发改委的工作。他主要负责工业和信息化这一块,审核各地上报的项目,参与政策制定,参加各种会议。
工作不算忙,但很琐碎。每天要看大量的报告,开很多协调会,但很少能真正做出决策。大部分时候都是在走流程,盖章,签字。
陆沉远不太习惯这种节奏。在东江市的时候,他习惯了快速决策,立刻执行。但在发改委,一个项目从上报到批复,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
这天下午,陆沉远在办公室里看一份项目报告。是南方某市申报的新能源项目,投资规模三十亿。他仔细看了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觉得有问题。
项目的市场预测过于乐观,资金来源也不够明确。如果按照这个方案执行,很可能会烂尾。
陆沉远把意见写在报告上,送到了徐主任那里。
两天后,徐主任把他叫过去。
“小陆,你对这个项目的意见我看了。”徐主任说,“你说的有道理,但这个项目是省里的重点项目,上面很重视。”
陆沉远明白了。这是在暗示他,别管那么多,该批的还是要批。
“可是这个项目确实有风险。”
“风险是有,但不是我们能管的。”徐主任说,“我们只负责审核材料是否齐全,至于项目能不能成功,那是地方上的事。”
陆沉远沉默了。他想起在东江市的时候,每个项目他都要亲自把关,确保万无一失。但在这里,似乎没人在意项目的最终结果。
那天晚上,孔胜打来电话。
“怎么样,适应了吗?”
“还行。”陆沉远说,“就是有点闲。”
“闲点好,之前太累了。”孔胜说,“对了,我下周去省城开会,到时候一起吃个饭。”
一周后,孔胜来了。两人在省城一家餐厅见面,点了几个菜,要了一瓶酒。
“听说你在发改委混得不错。”孔胜给陆沉远倒了杯酒。
“混什么混,就是混日子。”陆沉远喝了一口,“一天到晚看报告,开会,没意思。”
“那总比在东江市被人盯着强。”孔胜说,“你知道吗,你走了之后,东江市那些项目都停了。”
陆沉远愣住。“为什么?”
“新书记是省委副书记兼任的,人家根本不在东江市待,一个月去一两次就不错了。”孔胜说,“市长是从外地调来的,对东江市的情况不熟悉,也不敢大刀阔斧地干。你那些项目,现在都搁置着。”
陆沉远放下酒杯,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在东江市规划的那些项目,每一个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产业园三期、新城区建设、教育改革,这些项目一旦停下来,之前的投入就浪费了。
“我能回去吗?”陆沉远问。
孔胜摇摇头。“短时间内不可能。你现在的位置是京城那边安排的,除非他们点头,否则谁都动不了你。”
“那我就只能在这里耗着?”
“耗着也没什么不好。”孔胜说,“你才二十九岁,有的是时间。等风头过去了,自然会有机会。”
陆沉远没再说话。他知道孔胜说得对,但心里就是不甘心。
半年过去了。陆沉远在发改委的工作越来越熟练,但也越来越觉得无聊。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看报告,开会,签字。偶尔去地方上调研,也只是走马观花,看不到实质性的东西。
南婉每个月都会来省城看他一次。她的公司在东江市还有业务,老城区改造项目虽然慢下来了,但没有完全停止。
这天,南婉又来了。她给陆沉远带了一些东江市的特产,还有一沓照片。
“这是上个月拍的,产业园现在的样子。”
陆沉远翻看着照片。产业园的建筑还在,但很多厂房都空着,停车场上没几辆车。曾经热闹的工业区,现在冷冷清清。
“工人都走了吗?”陆沉远问。
“走了大半。”南婉说,“新领导不重视这个项目,配套政策跟不上,企业觉得没希望,就撤了。”
陆沉远看着照片,心里像堵了一块石头。他花了那么多心血建起来的产业园,现在变成了这个样子。
“还有老城区改造。”南婉翻到另一沓照片,“你看,这里原本规划的是学校和医院,现在都停工了。居民们意见很大,说当初承诺的配套设施都没了。”
陆沉远握紧了拳头。这些配套设施是他当初亲自规划的,为了说服居民搬迁,他一家一家去做工作,承诺一定会把学校和医院建起来。现在项目停了,他的承诺也落空了。
“我得回去。”陆沉远说。
“你现在回不去。”南婉握住他的手,“沉远,我知道你心里难受,但现在形势不允许。”
陆沉远知道她说得对。他现在的身份是省发改委副主任,调动需要中央批准。而京城那边不会让他回东江市。
又过了几个月。陆沉远三十岁生日那天,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加班。窗外的省城灯火通明,但他心里却很冷清。
三十岁,正是干事业的年纪。可他现在却被困在这个位置上,每天做着无关紧要的工作。
这时,陆知心打来电话。
“沉远,生日快乐。”
“谢谢陆书记。”
陆沉远还是想习惯喊陆知心书记。
“在省城还好吗?”
“挺好的。”陆沉远说得很平淡。
陆知心听出了他的情绪。“我知道你不甘心,但现在局势复杂,你需要再等等。”
“等到什么时候?”陆沉远问。
“等京城那边的格局稳定下来。”陆知心说,“现在几大家族斗得厉害,你太显眼了,容易成为靶子。等风平浪静了,你的机会自然会来。”
陆沉远挂断电话,坐在椅子上发呆。他突然想起刚当区长的时候,那时候虽然困难重重,但每天都很充实。现在位置高了,反而失去了当初的那种干劲。
这时,秘书敲门进来。
“陆主任,有个东江市的代表团来了,想见您。”
陆沉远愣了一下。“什么代表团?”
“是产业园的工人代表,还有一些老城区的居民。”秘书说,“他们说有事要反映。”
陆沉远立刻站起来。“在哪里?”
“在一楼会议室。”
陆沉远快步下楼。推开会议室的门,看到十几个人坐在那里。有些面孔他认识,是产业园的工人,还有几个是老城区搬迁时见过的居民。
“陆市长!”一个老工人站起来,眼眶红了,“我们终于找到您了。”
陆沉远走过去。“大家坐,有什么事慢慢说。”
老工人哽咽着说:“陆市长,产业园现在不行了。企业都走了,我们没活干了。您能不能想想办法?”
另一个居民也站起来。“还有老城区的学校和医院,说好要建的,现在都停工了。孩子们上学要跑很远,老人看病也不方便。”
陆沉远听着他们的诉说,心里很难受。他知道这些问题,但现在他已经不在东江市了,无能为力。
“我知道大家的困难。”陆沉远说,“但我现在不在东江市工作了,这些事我管不了。”
“可是这些项目都是您弄起来的。”老工人说,“现在出了问题,我们不找您找谁?”
陆沉远沉默了。他想起当初在东江市的时候,为了说服企业入驻产业园,他跑了多少趟。为了让居民相信改造项目,他做了多少工作。现在项目出了问题,这些人第一个想到的还是他。
“这样吧。”陆沉远说,“我给东江市的领导打个电话,反映一下情况。”
“打电话有什么用?”老工人激动起来,“陆市长,您能不能回去?东江市需要您。”
陆沉远摇摇头。“我回不去。”
代表团的人都低下了头。他们知道,陆沉远说的是实话。
送走代表团后,陆沉远回到办公室,给东江市的新市长打了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才接通。
“陆主任,有什么事吗?”新市长的语气很客气,但明显有些疏离。
“我想问一下产业园和老城区改造的情况。”
“这两个项目现在进展不太顺利。”新市长说,“产业园的企业走了一些,老城区改造因为资金问题暂停了。”
“为什么会这样?”
“情况复杂。”新市长说得很含糊,“主要是省里的政策有调整,我们也在想办法。”
陆沉远听出了对方的敷衍。他知道再问也问不出什么,只能挂断电话。
那天晚上,陆沉远又失眠了。他躺在床上,脑子里反复想着白天的事。那些工人和居民的脸,他们期待的眼神,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突然想起当初为什么要当官。不是为了权力,不是为了地位,而是为了能帮老百姓做点实事。但现在,他却什么都做不了。
但就在这时,京城那边又有动静了。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6593/43250365.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